樓乾貴。(資料圖片)
樓乾貴是我國著名歌唱家和歌劇藝術家,曾獲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終身榮譽獎。在收音機時代,他以真摯而清朗的歌喉,感染了幾代歌迷。日前,樓乾貴向樂壇推薦了其首席大弟子陳燕。
樓乾貴介紹說,陳燕從大學時期開始就隨他學習唱歌,是他最得意的門生。如今樓老爺子已經年過八旬,特別希望能夠將自己最中意的聲音推薦給眾多聲樂愛好者。汶川大地震後二位一起合作錄製的這張《尋找失落的悽美—陳燕專輯》,本是留念之作,但受到很多聽眾的喜愛,於是決定公開發行。
樓乾貴多年前曾擔任各種聲樂比賽的評委,後因不願向潛規則低頭,加上年高,不再出門擔任評委,也不鼓勵自己的弟子參加比賽。樓乾貴說,這次只是將陳燕的演唱作品推薦給大家,為歌壇百花園增添一朵獨特的小花。
陳燕演唱專輯—《尋找失落的悽美》。
陳燕,1970年代峨眉山腳下出生,樂山大佛旁度過了小學、中學時代。1990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1993年畢業分配到北京海澱區文化局,負責群眾文化工作,並任北京民族之星藝術團首席女高音。數年後辭職,在家中教授聲樂、鋼琴,同時繼續師從歌唱家樓乾貴,學歌、練歌、教歌至今。2008年底出版首張個人演唱專輯—《尋找失落的悽美》,以寄託對故園死難鄉親的哀思。2009年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舉辦「樂山聲琴」音樂會,為父老鄉親歌唱。作為聲樂工作者,她的人生目標只有一個:尋找到能代表時代中國形象的聲音。
樓乾貴簡介
樓乾貴,新中國第一代歌唱家。1953年隨中國青年藝術團赴羅馬尼亞首都舉辦的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並在美聲獨唱比賽中獲銀獎。同年11月隨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赴朝演出。1954年隨中國人民解放軍歌舞團赴蘇聯及東歐巡演,並被授予羅馬尼亞國家紅星勳章及波蘭國家騎士十字復興勳章。在蘇聯錄製了獨唱唱片。
1955年調入中國歌劇院。除了音樂會獨唱外,他還在歌劇《蝴蝶夫人》、《奧涅金》及其他中外歌劇中扮演角色。曾在天津、上海、北京、青島舉行個人獨唱音樂會,出版了獨唱專輯音帶,1979年他演唱的歌曲榮獲文化部國慶三十周年優秀歌曲一等獎。1980年、1990年兩次在美國舉行獨唱音樂會。他的演唱活動一直延續到2002年春。2004年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榮譽獎」。
樓乾貴除了從事獨唱事業外,在歌劇聲樂指導方面也頗有建樹。1982年與法國藝術家合作將歌劇《卡門》推上舞臺,又於1988年在芬蘭「薩沃林那歌劇藝術節」上演出了歌劇《蝴蝶夫人》、《卡門》及音樂會。他還曾被聘為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多次擔任文化部重大歌唱比賽評委。在《人民音樂》及京滬報紙上發表專題評論文章。為培養青年演員,倡導成立「首都歌劇培訓中心」。
代表作品有:《櫻桃時節》、《村莊,我的小村莊》、《周總理,你在哪裡》。
(責任編輯:文松輝)
1013|||11715701|||倡導歌唱藝術 「金鐘獎」得主樓乾貴力薦陳燕專輯|||2010年05月27日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