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思寵物不一定非用高價墓地來表達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4月4日電(王瑩)在傳統語境裡,清明是祭奠已逝親故、表達思念的節令。然而這一兩年,一些人哀思的除了親故,還有他們已逝的寵物們。

  據媒體報導,清明節不少人為逝去的寵物貓狗選擇了墓地,以寄哀思。除此,各種新奇的寵物善後服務也越來越多。在杭州,貓狗墓穴最高要價1.6萬元。一些網友調侃,「寵物都比人金貴」,「本來墓地就緊張,還得跟狗爭」。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給寵物們死後找一個「家」,既是表達主人的哀思,也傳遞出尊重生命的意義。西方不少國家也擁有完備的寵物殯葬服務體系,原本無可厚非。

  但與當前每到清明即成為熱點的殯葬、墓地亂象一樣,我國的寵物殯葬還處在起步階段,各個方面管理的缺位讓寵物的殯葬也問題多多。

  比如我國《動物防疫法》規定: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不得隨意處置。給動物們安置一個固定去處,情理之中,但如遇到類似問題,如何處理?再比如,寵物的墓穴價格有的高得離奇,更不如說一些形形色色的寵物善後服務……

  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勢必影響寵物殯葬市場的健康發展。

  前不久,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指出,要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同時,《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四項主要任務。其中一項是著力推行節地生態葬式葬法改革。在火葬區,推廣骨灰植樹、植花、植草和骨灰立體安葬等方式,倡導選擇節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區,倡導選擇節地型遺體墓位以及遺體深埋、不留墳頭或以樹代碑。

  對人類自己的殯葬,國家已在推行生態節地安葬,如果此時寵物殯葬再「豪奢多佔」,實屬不該。不論是人類,還是寵物,都應該用更加環保生態的方式安葬。

  清明正當期,對於各類寵物殯葬亂象,不得不提示:尊重、哀思寵物,不一定非用高價墓地來傳遞。

相關焦點

  • 北京興起「寵物墓地」 墳地價格直逼「人墓」(圖)
    港媒稱,內地近年愈來愈多人在清明節為死去寵物掃墓,令寵物公墓的生意興起。  英國媒體稱,北京寵物墓地「百福寵物天堂」一塊墓地的價格為二千元(人民幣下同)至五千元不等,價格與先人墓地並駕齊驅。另上海墓地價格已超越高昂的樓價,貼近豪宅,不少民眾笑言「死不起!」
  • 寵物火化安葬墓地陵園還能做骨灰鑽石
    出於對寵物的喜愛,近十年出現了許多的寵物殯葬人,他們一直想用最理想的方式給予寵物最合適的歸宿。寵物火化寵物火化是指將寵物遺體單獨放入火化爐中進行高溫焚燒火化,是一種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方式。死亡動物的遺體本身就存在著有害病菌和病毒,對土地和水源都有不同程度的汙染,對生活環境造成迫害。因此我們必須妥善處理動物屍體,對其進行高溫焚燒,即火化處理。
  • 為寵物買墓地,你認為荒唐嗎?
    寵物死後,身體和靈魂該如何安放?寵物墓地,隱秘而尷尬,在遮遮掩掩中,已成了公開的秘密。近來崇明100多個藏身於農家樂或花鳥市場的寵物墓地被曝光:根據墓地形式、大小不同,價格不等,墓地的價格普遍在8800到13000左右,還分為普通型,豪華型等。
  • 北京專門墓地厚葬寵物?
    北京專門墓地厚葬寵物《北京晨報》供圖  北京專門墓地厚葬寵物?  城市如何處理死貓死狗逐漸成為公共問題  本報訊 據《北京晨報》報導 北京劉女士的寵物狗「非非」陪伴了她十幾年,而「非非」死後怎樣處理一直讓劉女士十分為難,直到這兩天她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原來,她發現北京有一塊可以安葬寵物的墓地。劉女士告訴記者,墓地位於昌平區南口附近,原本是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的寵物樹林。
  • 寵物公墓日益激增:寄託哀思為賣點,奢華墓位喊價過萬
    畢竟,在外奔波打拼忙碌了一天後,回到家推開門看到家裡頭等候你回來的乖巧可愛的它,瞬間一天中所有的煩心與不愉快全都拋之腦後,那樣的暢快愉悅感真的是非愛寵一族所體會不到的。而隨著愛寵一族人數的劇增,寵物死後的處理就成了一個必要解決的問題,於是乎寵物公墓就這麼悄然興起。
  • 寵物殯葬業生意猛增 葬一隻狗墓地花費6800元
    近十年來,各種寵物墓地出現在昌平、大興等一些遠郊區縣。這些墓地位置偏僻、佔地面積不大、環境荒蕪,但寵物安葬生意卻越來越多。  記者探訪了多家郊區的寵物墓地發現,清明期間,有不少祭掃者帶著零食為已故寵物祭奠。  「寶寶,奶奶來看你了,給你和周圍小夥伴帶了吃的!」昨天下午,在大興區的一處寵物墓地內,記者看到了一位老人來為陪伴了她14年的小狗掃墓。
  • 關注寵物「身後事」:寵物墓地興起 經營舉步維艱
    多數人願掏錢安葬寵物  對於是否願意出錢安葬寵物一事,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位家中有寵物的寵物主,他們中一半的人對於寵物墓地的概念還很模糊。經過記者講解,其中16位均表示在價錢合理的情況下願意有專門的地方來安葬寵物,3位寵物主則表示要看情況而定,如果寵物是自然死亡則不會專門找機構來處理屍體,1名寵物主稱不會花錢來處理寵物屍體。
  • 寵物殯葬悄然興起 四合院墓地要價19800元
    以北京為例,據統計,北京寵物數量大概有300多萬,按照每年10%的死亡率計算,一年就會有30多萬隻寵物遺體待處理。  如此龐大的市場,催生出一門獨特的生意——寵物殯葬業;而且,為寵物購買殯葬服務,正在逐漸被寵物主人們接受,寵物殯葬業的生意也在猛增。目前,北京大約有15家做寵物殯葬服務的公司。此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小公司、小團隊提供類似服務。
  • 濟南寵物墓地三四千 存在合理性受質疑
    濟南首家寵物墓園建立半年來,已經有十多位主人為寵物選擇了墓地。 濟南首家寵物墓園取名為「白雲寵物天堂」,位於濟南市章丘曹範鎮白雲寺景區內。寵物墓地有四種規格,價格也因佔地面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以0.8×1.2㎡佔地面積最小的標準墓地來算,若選擇埋葬寵物活體,一整套基本的服務下來需要花費三四千元;若選擇安葬寵物骨灰的話,價格上則會相應有所提高,「埋骨灰的話需要有骨灰盒,骨灰盒的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都有。」白雲寵物天堂的負責人童先生說,從今年年初營業開始,他們已入葬了10多隻以狗為主的寵物,其中多數人為愛寵選擇標準墓地的活體埋葬。
  • 龍泉驛寵物墓地被責令整改數千寵物主人交錢後直呼上當
    3000多隻寵物的墓碑不知去向設墓碑、圍柵欄、插上狗狗名字的標籤,2016年,在位於龍泉驛區萬家村的成都雲霄寵物公墓,王璐用這樣的方式,來寄託對陪伴了自己15年的狗狗最後的眷戀。「這塊地是我自己的,把寵物葬在這裡,永遠都不會動。」公墓負責人的承諾,讓王璐很感激。
  • 北京興起「寵物墓」 墳地價格直逼「人墓」(圖)
    港媒稱,內地近年愈來愈多人在清明節為死去寵物掃墓,令寵物公墓的生意興起。  英國媒體稱,北京寵物墓地「百福寵物天堂」一塊墓地的價格為二千元(人民幣下同)至五千元不等,價格與先人墓地並駕齊驅。另上海墓地價格已超越高昂的樓價,貼近豪宅,不少民眾笑言「死不起!」
  • 對寵物墓地的監管重點是用地
    在「寵物天堂」,一塊「墓地」的價格從2000元~5000元不等。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飼養寵物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便是,死亡寵物屍體的處理、埋葬等服務需求。收費太過昂貴,寵物簡單看次病,動輒幾百塊錢,寵物死後買塊墓地,動輒要幾千塊錢,這的確讓很多寵物主人不太能接受。
  • 您的墓地已欠費——關於墓地那些事
    然後為逝者購買一套二維碼墓碑,後人只需用手機拍下二維碼即可訪問逝者網頁,了解逝者生前的詳細信息。最早使用二維碼墓碑的是一位英國女士,她採用這種方法來緬懷她的丈夫,讓他們的故事永遠地印在墓碑上。二維碼墓碑在2012年傳入中國,可以預見,在資訊時代的今天,這種墓碑會越來越流行。
  • 合肥寵物墓地興起:1000元至2000元之間
    其實不止趙阿姨,許多養寵物的人都認為小動物去世了,找一塊地埋掉就算結束了。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獨居人將寵物當成「親人」來對待,貓舍犬舍、寵物醫院、寵物殯葬等相關產業也隨即出現並發展。據悉,上海於2005年開始設立寵物無害化處理業務,由政府部門設立城區寵物接收點、添置寵物專用火化爐,專門用於單獨處理小型寵物屍體,並配備了專業人員負責接收和火化處理。寵物殯葬、墓地的發展的確從一定程度上切斷了傳染鏈,但是在這個人都「一墓難求」的社會,寵物墓地的「地」哪裡來?
  • 賭王何鴻燊喪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三位太太分別送輓聯表達哀思
    賭王何鴻燊喪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三位太太分別送輓聯表達哀思據港媒消息,一代賭王何鴻燊早前病逝,享年98歲,由7月8日開始將一連三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喪禮。8日當天喪禮只讓至親告別,翌日會讓政商好友及何氏家族好友弔唁。10日舉行大殮儀式。
  • 寵物墓地還是虛似化為好
    寵物安樂園裡大部分墳墓都配有太陽能蓄電池照明燈,白天蓄積電量,夜晚點亮。(4月6日《北京晨報》)  清明,墓地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城市,土地資源變得越來越金貴,墓地也便緊張起來,其價格與使用期限等是件令人憂心的事。另一方面,豪華墓地雖被輿論普遍否定,但現實中卻有人心嚮往之。我國的《殯葬管理條例》對墓地的管理已有明確規定。
  • 寵物公墓:「對那些沒養過的人,很難讓他們明白其中的意義」
    周一就是中國人傳統的清明節,滿懷哀思的人們會選擇在這一天或之前的一段時間去祭掃故去的親人、朋友,但近些年在此期間前去祭奠愛寵的,也逐漸多了起來。曾幾何時,養寵物會被看做一種身份和財富的象徵,現在隨著這一行為的普遍化,它們的生老病死讓「專門」的寵物墓地的出現成為一種新的「商機」。
  • 寵物,更應該推行節地生態葬
    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在冊寵物(多指貓、狗)數量已超過1億隻,而寵物「身後事」的處置成為主人們最看重的一種悼念方式——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寵物主人會選擇以掩埋的方式處理離世的寵物。「95%屬於土葬。」(3月30日《北京青年報》)   對寵物「身後事」採取掩埋方式,導致「寵物墓園」這一「灰色」產業鏈的出現。
  • 北京寵物墓地最貴五千 僅三成寵物屍體火化(圖)
    這位老太太每隔兩三個月就來掃墓,每次都要坐很久。 北京昌平一家寵物墓地,一隻寵物狗的墓碑。在北京,規模大小不一的寵物墓地一共有十餘家,經營狀況也優劣不一。  「到林中去,和小鳥一起玩耍。」斑駁的樹影灑在碑文上,仿佛和著老太太的悲泣。「這個老太太每隔兩三個月就來掃墓。」2008年3月1日,北京昌平一家寵物墓地工作人員介紹。  還有的犬主,將寵物下葬後仍擺脫不了牽掛,兩個月後返回墓地,掘開看上一眼後再將其埋葬。
  • 「寵物墓地」不能遊走在灰色地帶
    原標題:「寵物墓地」不能 遊走在灰色地帶 一家調研機構發布的《2014-2019中國寵物市場調查研究預測報告》稱,中國的寵物數量在2015年就已達到1億隻,一年就有100多萬隻寵物屍體需要處理。類似「寵物天堂」的墓地,在很多地區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