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鑽石的魚,頭魚被拍到100萬元,這是什麼魚為什麼那麼值錢
文/蜜汁
2018年的末尾在吉林查幹湖的一次冬捕文化活動中,第一條被釣起來的魚現場競拍的最後價格竟然是999999元的天價,差一元錢就到100萬。要說這一頓吃完就沒有了的食物竟然這麼昂貴,小編也是驚呆了,據當天數據顯示,這個頭魚的重量在30斤左右,也就是一斤的價錢夠買一件30000元的貂皮大衣了。那麼吉林查幹湖的魚為什麼就這麼獨樹一幟的值錢呢?
作為一種傳統的漁業習俗,吉林查幹湖的冬捕文化活動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史料顯示在遼金時代就已經興起,而現在它已經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年年的冬捕活動進行時都會在央視播出,要是沒有兩把刷子這個文化活動節日又怎麼會這麼受歡迎呢,據資料顯示,吉林湖冬捕的單網產量曾經可是創下了最高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而且那裡的生態還一年比一年的好,說明漁產之豐盛,實在不容小覷。
冬捕活動開始前要先祭湖,祭完湖開始捕頭魚,頭魚的價值為什麼那麼高,首先就是來自於它本身的寓意,也就是能開個好頭,期盼來年能更好,能年年有餘。先人的智慧是值得後輩敬佩與讚嘆的,從冰面上打出下網口,到打出導網孔、穿杆、絞盤,到最後的拉線收魚無不體現著文化延續的精華與價值。而且冬捕還是一門家傳手藝,是先輩們經驗與智慧的精華,而每年的冬捕吸引的前來旅遊觀賞的遊客還會為當地的漁民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
冬捕這樣的文化風俗能流傳下來與其本身所傳達的文化價值觀有很大關係,從冬捕的場面來說,在現場的人員有冬捕人員、準備競拍的各大商家、遊客、電視臺等等,冬捕的時候整個畫面揮發著蓬勃大氣,熱鬧非凡的感染力,還有冬捕過程中的小心翼翼、釣住魚時的欣喜非凡、以及最後競拍時的歡聲笑語,其實整個冬捕所展現的就是一種相信智慧與力量,相信正能量,相信事在人為的積極正向的文化習俗價值觀。
但是曾經的吉林查幹湖可不是這樣的,曾經這裡漁產並不豐盛,甚至可以說是很是荒涼,後來改革開放,當地政府拿出治理之決心與用心,逐漸改善了查幹湖的生態。如今的查幹湖早就盛名遠揚,不僅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股有力支柱,更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現世瑰寶,是人類體力與智慧的巔峰體現。
結合種種而言,文化民俗的精華延續、好彩頭的吉利寓意、保護生態與經濟發展的推動、人文氣息的感染影響皆是這一條魚差一元100萬的價值體現,總而言之,文化之瑰寶與生命之昂揚俊美是齊頭並進,一起產生發展的。這共襄盛舉的場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不過今年吉林查幹湖冬捕的文化祭祀開頭已經過去了,想親臨現場看看頭魚的價錢只得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