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肯亞合拍的《大象女王》,是一部自然紀錄片,它講述的是非洲大草原上大象女王和其家族的故事,由切瓦特·埃加福旁白。在閃電和暴雨中,故事這樣開始:「這一片被暴雨灌滿的水坑之畔,就是我們故事的起點,在這些成群結隊的動物當中,有一群世界上僅存的巨象,它們曾是非洲大陸的貴族後裔,它們的女王叫雅典娜,它是一位50多歲的雌性族長,掌管著它的大家族。」這個家族,由雌性親戚和它們的幼崽組成。還沒有哪一個雌性族長,有著比雅典娜更粗、更長的象牙,更為重要的是,雅典娜具有睿智、經驗和權威。
本片很大一部分,講述大象和鄰居——其他動物,在雨季舒緩的生活,對它們來說,這裡有充沛的水源,宛如天堂。我們可以看到新生兒米米,出生在暴風雨,它依靠象媽媽的奶水過活,它媽媽瑪拉每五年才生一個象寶寶,所以米米是象群中最受寵愛的對象;唯一的小公象、調皮的偉偉,追求著雅典娜最小的女兒「公主」,練習著大象最敏感的部位——鼻子和腿的運用技巧。我們還可以看到,生活在大象腳趾高的世界、依賴巨人朋友的那些鄰居:牛蛙產下小蝌蚪,水坑成了它們的家園;水底下的鱂魚交配產卵,而水枯將成為它們的末日;雌泡沫蛙有著不止一個雄性伴侶;埃及雁產下的蛋,兩個月後才會孵化展翅;幾隻蜣螂推著大象的糞球打架;變色龍隱在樹葉險些被大象美餐;烏龜躲避著大象的腳步;食蜂鳥捕食被大象趕出來的蚱蜢……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伴隨著諧趣、幽默和輕鬆。
強烈的震撼來自影片下半部分。旱季來臨,當太陽燒烤,大雨止息,水流漸漸枯竭,幾周後水坑就會消失,象群這時開始遷徙。儘管雅典娜因為米米虛弱的身體推遲了出發,但離開的這一天終將到來。它們要去160公裡之外的庇護地——一個水源來自地下的水坑,即使乾旱季節,也能保證生物所需。米米沒有斷奶,而它媽媽已沒有奶水,要是它一直沒有喝到奶水,意味著它沒有進食。米米對於飲水的渴望越強烈,說明它饑渴的程度越深,但它媽媽知道,陷進淤泥會很危險,媽媽不斷用鼻子和腿,企圖驅離米米離開水塘。最終,米米倒下了,小心臟停止了跳動。影片裡,媽媽嚎叫著,用鼻子和象腿擦著泥地,表示著痛苦。雅典娜和家族其他成員也趕來,女王用鼻子觸摸小象,表達著哀傷,然後離開,畫面僅剩下米米弱小的屍體。
去庇護地的路線,是雅典娜從它媽媽那裡學來的。穿過貧瘠、荒蕪之地,追尋水源,大象不是孤獨前行,大遠景裡,斑馬、長頸鹿等動物,齊齊向前,共同構成一個悲壯的場面。庇護地也不是一個可以久待的地方,隨著旱季的發展,這裡的食物變得越來越稀缺,能吃的都被吃掉了,乾旱變成了旱災,庇護地變成了一座監獄,地上到處都是倒斃的動物屍體,包括大象,可以用慘烈來形容。雅典娜活了50年,也從未見過如此景象,整個家族的性命危在旦夕,該何去何從?如果留下,就會餓死;如果離開,時機不對,就會渴死。女王最終做了決定:返回家園。
電影讓雅典娜率領象群回家的路途,兩次停下腳步,不是為了食物,一次是悼念:面對死去多時的大象殘骸,眾大象默默用鼻子觸摸,有那麼一刻,旱災被遺忘了,只留下時間的痕跡;另一次:一頭懷了兩年象寶寶的大象分娩了,這意味著新生命的開始。數千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大象可以喚雨,實際上,它可以感知雨的到來。當天上終於下起雨,大象看到一年多沒看到的河流,「這讓大家嚇了一跳」。還不止於此,俯瞰鏡頭裡,「大象之路會再一次引導雨水流進各個水坑」,水坑又一次成為大象的命脈。王國的欣欣向榮,將其他家族的大象也吸引過來,多達一千頭大象的聚集,成為影片最壯觀的場景之一。「雅典娜家族不會忘記這位帶它們逃出生天又重返家園的雌性族長。」它是名副其實的女王。(劉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