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出場人物:通號院 樊國林
他是出差天數讓年輕同事震驚的樊工;也是所長口中一年難得見到兩次的樊國林;更是處副總眼裡一般人比不上的老樊。
自2007年派至上海,樊國林已經堅守13年,58歲的他既是業主口中的「四院硬核」,也是為企業守住上海陣地的「霓虹燈下的哨兵」。
他總在角色轉換中尋找新的挑戰
2005年夏天,樊國林告別工程局熟悉的領導崗位,加入鐵四院成為通號院信號所一名「新兵」。
當時,他已經從蘭州鐵道學院鐵道信號專業畢業20年。面對旁人的不理解 ,他說:「鐵路四電工程,我全乾了一遍,我想尋找新的挑戰。」
2年後,城市軌道交通迎來快速發展,樊國林又主動請纓到城軌所工作。
鐵路信號設計和城軌信號設計工作有較大差異。回憶這次角色轉換時,他說:「我這個人,喜歡創新帶來的成就感。來到城軌所,讓我如魚得水,至於其他的變化,我確實沒有察覺。」
就這樣,樊國林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崗位中,7月轉戰城軌,9月就前往上海,參與上海6號線施工圖設計。從此,他和上海這座風雲變幻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總在發現問題中實現新的突破
熟悉樊國林的人都知道,他善於發現問題,一旦發現就會想盡辦法解決。
2008年,樊國林擔任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的副總體及信號專業設計負責人。建設調研中,他發現當時信號系統除了常用的電源屏監測系統外,其它子系統均缺少狀態監測及故障信息反饋的措施,這極大限制著運營維護作業的效率。
通過深入運營一線調研,他正式提出了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維護支持(MSS)子系統。
系統一經應用,立即得到業主認可,該系統迅速推廣至全國,2014年以後國內所有新線均完成配置。樊國林也因此獲得了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科學技術一等獎,作為主要完成人申請的「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監測維護支持系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2011年前後,為進一步降低系統採購,弱電(綜合監控、AFC、通信、信號)UPS整合方案被提出,多地紛紛效仿。
12號線採購在即時,樊國林卻在第一時間發出了不同聲音,提出整合方案並不符合信號專業設計原則。
他一邊說服業主,一邊思考更合適的替代方案。
根據以往豐富的工程設計實踐,樊國林很快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他提出了可靠性更高的設計方案,如今已經成為軌道交通信號的主流電源方案之一。
他總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
伴隨著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快速進入了全自動運行時代。
全自動運行技術,對各系統的可靠性有更高要求,但現場居高不下的系統故障問題,成為真正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攔路虎。
2014年,上海業主帶著降低信號系統故障對運營影響的需求,將上海已開通的9條CBTC(基於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線路全年的車輛、信號、站臺門設備故障信息全權交給了樊國林,希望尋求到提升系統RAMS(可靠性、可用性、維修性和安全性)指標的解決方案。
34000條車輛故障數據,3600條信號故障數據,以及上海10號線開通以來的所有站臺門故障數據,用A4紙列印出來,厚度超過十幾本書。
這常人眼裡稱得上可怕的工作量,卻激起了他「一定要把問題解決」的幹勁。
他把包括周末、節假日的全部的時間都投入這項工作,最終創新性提出「高可用性、多重子系統冗餘的移動閉塞信號系統」。新系統每公裡新增造價不到40萬,系統可靠性卻顯著提高。
在上海5號線及其延伸線上線運行1年半,影響運營的信號故障由原來每年每條線平均300~400起降低至個位數,杜絕了對運營影響超過5分鐘的信號故障。
上海的全自動運行技術自此有了更高保障。最新一輪建設的14、15、18號線均為全自動運行線路。
緊接著,全長39.6公裡,設站32座的國家示範線——上海14號線工程落在樊國林肩頭。
創新總是從實踐中來。他充滿想像地把飛機製造的安全設計理念,與全自動運行技術實現結合,將14號線打造成真正無司機駕駛室、且不配備多職能隨車人員的全自動運行線路。
盡職盡責,事必躬親,58歲的樊國林完成了14號線絕大多數信號施工圖設計工作,多項設計成果被上海吸收總結成為企業標準,有的還成為行業標準。
原來,36年前
他已做好了這一生的打算
樊國林家在鄭州,常年工作在外,少有陪伴家人的機會。採訪時我們問他:「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家人是否會有意見呢?」
「一輩子,也習慣了……」他仰了仰頭,笑著答道:「想做點兒事兒,是要時間的。」
幾十年如一日,他總是把全部的時間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上,作為主要發明人與同事共同申請了5項實用新型專利。
一項項榮譽是對樊國林付出的肯定,更為四院在上海贏得了通信、信號設計品牌美譽。他仿佛是這座魔都 「霓虹燈下的哨兵」,在自己的崗位上守護著城市軌道交通運行的安全,默默踐行著一個工程技術人員的堅守。
奮鬥的歲月裡,他甚至都沒來得及拍幾張照片留念。我們只在泛黃的檔案裡看見,1984年7月1日,大學畢業那天,他在畢業生登記表中寫道:「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貢獻,就是為了使我國鐵路運輸事業適應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
1984年7月1日,樊國林畢業生登記表內容
樊國林大學期間秉燭夜讀
原來,36年前
他已做好了這一生的打算
那句,我活著,就是為了貢獻
他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供稿:任龍飛 郭碧)
《大美四院人·最美的堅守》
原標題:《霓虹燈下的哨兵》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