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們發布了一篇關於餵食的文章,告訴大家要根據海缸不同的階段狀態,適度進行餵食,但是沒想到,有新手魚友向我們詢問到:「養海缸要怎麼去餵食呢,為什麼我海缸裡的魚像是看不到顆粒一樣,或者只吃一兩口呢?」
面對這一個問題,我一開始是發懵的,但是仔細一想,我就理解他的意思了,這位新魚友肯定是沒有使用餵食圈!
為什麼我們會特意去為這個小物件寫一篇文章呢?難道這個小東西在我們的海缸裡面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很多老魚友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其實對於很多有豐富海缸飼養經驗的人,或者已經養定很久的海缸來說,餵食圈像是可有可無的物件,但是那是因為你海缸裡的海水魚,已經適應了人工投喂!
想知道餵食圈對於新開的魚缸有多重要,那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有餵食圈和沒有餵食圈的區別。
魚糧在水體表面漂浮,十分分散,並隨著水體循環不斷的向溢流槽漂浮,進入到底缸循環當中,魚類無明顯進食行為。
顆粒進入餵食圈後,進入到水體當中,關閉造浪後餵食,不會容易因為水體循環進入溢流槽,魚類會對顆粒哄搶。
從以上兩組實驗,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看出,有餵食圈和無餵食圈,海水魚對顆粒的反應,特別是在開缸初期,海水魚新進缸的時候,他們尚未熟悉環境,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就算看到了漂浮在水面的顆粒,也不敢主動去進食,魚類的狀態會越來越差。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甚至可以勾兌好顆粒之後,利用試管把魚糧送入到海水魚的面前,進行人工魚糧的訓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沒吃完的魚糧要及時清理出海缸之外。
除此之外,餵食圈的使用,多次投餵之後,還可以讓魚類有固定的進食地點,養成習慣,以後你走動到餵食圈附近,你就會發現海水魚已經湊過那裡等你了,大大增加了海缸的互動感,相信不少老魚友都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