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地面傷員搶運機器人集成研究與實現」完成...

2021-01-19 瀟湘晨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地面傷員搶運機器人系統集成研究與實現」,分別在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上海消防培訓基地完成應用示範試驗,這標誌著課題任務指標已基本完成。

「地面傷員搶運機器人系統集成研究與實現」是「十三五」「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專項「無人應急救援裝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中海、陸、空三個裝備研製課題之一,主要面向地震和消防救援中的傷員轉運需要,研製傷員搶運機器人化裝備,以解決傷員救援「最後一公裡」問題。課題研製出用於室外傷員轉運的無人搶運車和用於室內傷員轉運的救援機器人裝備,該成果是在「十二五」中科院部署項目基礎上,對仿人傷員抱運技術路線進行的創新探索。

受疫情影響,經前期多次協調,課題於2020年11月22日至12月18日實施了應用示範現場試驗,總計26天,課題參加人員共21人。地震救援應用示範地點在北京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應用示範單位是中國國際救援隊,消防救援應用示範地點在上海消防培訓基地,應用示範單位是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應用示範內容包括裝備介紹與演示、培訓與實操、聯合演練和交流研討。

按照應用示範大綱,課題組人員與應用示範單位參試人員,聯合開展了局部坍塌建築傷員轉運適應性、化工系統有毒有害物質洩漏事故中的傷員轉運適應性、震後救援物資運輸適應性、火災現場救援物資運送適應性等四個科目試驗,應用示範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在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試驗期間,項目負責人、瀋陽自動化所持股公司——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徐方,責任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黃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胡燕祝,用戶委員會專家、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研究員尚紅、胡衛建檢查指導工作。課題現場匯報了工作進展,演示了裝備成果,課題工作得到項目和專家肯定。

災害環境下機器人自主傷員搜索

救援機器人抱人通過坍塌建築樓梯

搶運車越過災害現場垂直障礙地形

通過遙操作對傷員進行遠程應急處置

【來源: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海大學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獲績效評價優秀
    1月10日,河海大學陳星鶯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市場競爭機制下城區用戶與電網供需互動機理及模型研究」順利通過績效評價,評價為優秀。本課題面向電力需求側驅動建立了基礎理論模型、攻克了關鍵技術,為我國電力需求側市場化改革探索提供了理論支撐,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區用戶與電網供需友好互動系統」的理論基礎,與其他研究成果打包,形成了以陳星鶯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項目理論成果,已於2020年12月30日通過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的「城區用戶與電網供需友好互動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鑑定,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青海鹽湖化工產業區大宗廢棄物循環利用集成示範」項目自查會在寧召開
    2020年10月1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青海鹽湖化工產業區大宗廢棄物循環利用集成示範」項目自查會在西寧召開。相關技術諮詢專家、財務指導專家及項目及課題負責人出席會議,項目跟蹤專家中南大學柴立元院士、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研究員馮安生及清華大學翁端教授在線指導,廳社會發展科技處相關負責人參會。會上,各課題負責人圍繞項目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匯報。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高分子眼科功能性植入材料的研發和應用...
    2019年3月2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高分子眼科功能性植入材料的研發和應用」項目推進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會議室召開。參與人員匯集了項目的六家參與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和浙江大學)的眼科及材料學科專家。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啟動暨年度總結會舉行
    12月20日上午,由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立新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植物高光效迴路的設計與系統優化」項目啟動會暨年度總結會在開封順利召開。
  • 東部戰區總醫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啟動會成功召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基於內外暴露監測的環境和行為因素對胚胎發育與妊娠影響研究」項目啟動會成功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科技發展研究中心賀曉慧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孫青原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熊承良教授等指導專家、課題組成員等共30餘人參加會議。醫院蘇皖院長、齊曉林副院長、衛勤部徐曉莉部長等領導出席會議並和與會代表合影留念。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養殖智能裝備與信息化技術研發」項目啟動...
    本網訊 10月25日,由我校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李保明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疾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畜禽養殖智能裝備與信息化技術研發」項目啟動會在北京亞奧國際酒店召開。
  • 聚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農業領域——七大農作物育種 畜禽重大疫病...
    「重要神經嗜性人獸共患病免疫與致病機制研究」項目於2016年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專項」立項支持,我國在重要神經嗜性人獸共患病的免疫與致病機制研究領域將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本項目經費為4900萬元,執行期為2016—2020年。
  • 來看看西南大學這個機器人研發...
    7月2日,記者從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智慧機器人研發團隊獲悉,該團隊率先提出並試驗成功了一種全新攀爬機器人,爬牆穩不說還很高效,同時,還研發了一款適用於管道內作業的新型非磁性弧面攀附移動機器人。目前,相關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研發成果後續也將考慮應用於實際生產生活當中。
  • 港科大、南科大聯合研發項目!港科大電子計算機工程系誠招科研助理
    :外骨骼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控制;人機互動所屬學科:人工智慧、機器人、計算機、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自動化、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器人學、電子工程、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職位: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助理
  • 空天院系留氣球完成集成演示驗證飛行試驗
    空天院系留氣球完成集成演示驗證飛行試驗 2021-01-12 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長春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歷時14天,在西藏魯朗聯合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 中國「雲雀」首次實現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近日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 她,研發亞洲首臺「玻璃瓶罐」機器人,十幾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作為首位項目負責人研製成功的高新技術產品20多項,5項獲中國發明專利,11項獲實用新型專利,5項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30多項次獲省部廳市級科技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省級鑑定3項國際領先水平、6項國際先進水平,十幾項填補國內空白。
  • 四足機器人動力系統部件研發商宇樹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1月22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四足機器人動力系統部件研發商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宣布於2019年年底完成了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種子基金投資,原投資方德迅投資追加投資。
  • 「科研痴」傾心育「大國小匠」 帶高職學生研發機器人賣出1600萬
    這款具備5G通訊、雷射雷達測距、智能語音播報、智能導航避障等功能,擁有多項自主發明專利的消毒機器人,由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一群高職學生在疫情期間緊急研發而成,目前已經承接市場合作訂單金額達765萬元。在2020年的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賽和第十一屆湖北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上,「AI雷射雷達防疫消毒機器人」項目奪得職業院校賽道組金獎,引發場內外高度關注。指導這一研發的是該校船舶與航運學院副教授任晉宇。他高中時曾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一等獎,從重點高中火箭班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此後攻讀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研究生。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飛翔影院系統研究開發與應用」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016年8月18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文化科技領域項目「飛翔影院系統研究開發與應用」進行了驗收。驗收專家組按照《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對項目執行情況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觀看了項目成果演示,經質詢和討論,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完成了規定的主要任務和指標,同意通過驗收。
  • 醫療穿刺採血機器人研發助力醫院實現全自動化驗檢
    在疫情中,問診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成為醫院剛需產品。可見,對於醫院來說,未來要減少醫院人員日常工作中的感染風險,公共衛生體系將朝著信息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來自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的磅策機器人,從減少感染科護士採血感染風險的願景出發,研發了一款在超聲引導下的醫療穿刺採血機器人,實現血液標本自動收集、標本自動分揀整理,助力醫院實現全自動化驗檢。
  • 2021福建廈門大學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依託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建設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中心主持承擔了北鬥導航領域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導航及導航應用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相關課題,在多源融合自適應導航、導航抗欺騙、目標跟蹤與識別、工業網際網路軟體等關鍵技術上形成良好的研究基礎。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服務機器人: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置換成功北京積水潭醫院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了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據悉,該機器人由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團隊研發,適用於所有髖關節置換手術,此例手術是該設備在臨床試驗階段完成的第一例手術。
  • 瑞士ANYbotics公司研發輪足複合式移動機器人
    不過,裝有固定輪子的 ANYmal 並沒有喪失作為腿足機器人的步行能力,它依然能在 「穿著輪滑鞋」 的前提下步行完成一些移動、調整方向等任務。 據相關研究人員介紹,帶輪子的 ANYmal 與其他輪足式機器人相比,能實現更強大的動態運動,運輸成本上還可降低 83%,與其腿式機器人相比有明顯的優越性。
  • 東南大學宋愛國:運動康復機器人技術的研究與進展丨CCF-GAIR 2019
    7月13日,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院長、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愛國發表了主題為《肢體運動康復機器人技術研究與進展》的演講。宋愛國教授長期從事機器人傳感、控制與遙操作技術、空間機器人技術、助老助殘康復機器人技術的研究,他也編寫了5項特種機器人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