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在開發路東延跨京杭運河大橋施工現場獲悉,大橋鑽孔樁施工已接近尾聲,預計下月底完工,工程進入承臺、墩身施工。同時,大橋以西的下穿運河南路工程也於今天封閉施工。整個大橋明年建成通車,大橋建好後將分擔揚州大橋的車流,暢通該區域的通行。
記者昨在開發路東延跨京杭運河大橋施工現場獲悉,大橋鑽孔樁施工已接近尾聲,預計下月底完工,工程進入承臺、墩身施工。同時,大橋以西的下穿運河南路工程也於今天封閉施工。整個大橋明年建成通車,大橋建好後將分擔揚州大橋的車流,暢通該區域的通行。
下穿通道計劃年底完工
記者從開發路東延跨京杭運河大橋的施工單位中鐵四局了解到,大橋西岸的下穿運河南路工程已完成前期準備,今天開始封閉施工。
記者在運河南路與開發路交叉口看到,緊鄰大橋西岸路口已豎起圍擋。
中鐵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下穿工程工期約半年,計劃在年底全部完工。運河南路與開發東路交叉口採用運河南路下穿開發東路的形式。「下穿通道保證抗澇、不漏水,設計標準為30年一遇。」
據悉,開發路東延起點位於運河南路,終點至沙灣南路,開發路東延(運河南路—沙灣南路)工程西起運河南路交叉口,東至寶林南路,全長2150米(不含運河南路下穿),線路橫跨京杭大運河。道路工程方面,雙向六車道設計,設計車速50km/h。
大橋樁基已完成近八成
記者在京杭運河西岸開發路大橋施工現場看到,在河的兩岸都搭建了籃球場大小的施工平臺,施工人員在平臺上操縱鑽孔樁機械。
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樁基工程共需打200多根鑽孔樁,樁的深度最深到88米(連施工平臺),直徑1.8米。西岸陸上、水上共計101根樁,目前75根已經打完,完成了整個工程量的近八成,預計樁基在6月底、7月初全部完工。之後,工程將轉入承臺和墩身的澆築工作,再就進入橋面系施工。
整個主橋採用獨塔單索麵不對稱斜拉橋,橋寬39米。主橋梁體及索塔均為鋼結構。按照工程時序安排,整個開發路東延跨京杭運河大橋計劃在明年6月左右全部完工。
首次採用氣舉反循環鑽機
在現場施工棧橋的施工平臺上,記者看到兩臺湖藍色施工機械,鑽杆都在不停轉動。專家告訴記者,這就是攻克河底巖層的「利器」——氣舉反循環鑽機。
現場一位負責人介紹,大橋共涉及25根主墩鑽孔樁,特別是5號主墩,在鑽孔中遇到厚度達10米的巖層,普通鑽機無法開鑽。在1臺引孔鑽機施工後,氣舉反循環鑽機通過氣壓把地下巖石擊碎,由氣壓再將不規則的顆粒、碎雜頂上來,泥漿留在鑽孔中。目前工地上有2臺氣舉反循環鑽機、2臺對循環鑽機、1臺通機鑽機,可謂熱鬧非凡。據悉,這兩臺大傢伙共重約100噸,最深可打100多米,樁孔最大直徑可達2.8米。氣舉反循環鑽機首次在揚橋梁樁基工程中使用。
樁孔為何要打到80多米深的地下?該負責人解釋,每根樁都有單核承載力,以保證橋梁的穩固安全,能夠承載橋身、車輛的重量,也就是滿足橋身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