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園慧預賽第一無緣決賽」的話題登頂微博熱搜,引發網絡爭議。
除了傅園慧外,在此次2020年全國遊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達標賽中,有類似遭遇的還有:
以21秒79打破男子50米自由式預賽打破寧澤濤保持的全國記錄的餘賀新;
餘賀新
以15份45秒59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式亞洲記錄的王簡嘉禾;
王簡嘉禾
以及在預賽中都拿下第一名的於靜瑤和方喆。
他們均因為體能測試成績不達標而無緣決賽。
此次比賽規定,預賽成績前16名選手中,取體能成績前八名選手進入決賽。體能成績相同,再按照遊泳成績排名進入決賽。
面對此項規定引發的網絡質疑,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在接受《中國體育報》採訪時力挺國家體育總局要求的體能測試。
中國遊泳協會主席周繼紅
周繼紅表示,增加基礎體能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運動員在基礎身體能力和專業運動表現上,都能對標世界頂尖水平。
周繼紅說:「傅園慧等運動員雖然預賽成績都達到了奧運會A標,但和世界水平相比都有較大距離。」
今年2月27日,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要求包括足協、籃協和各級各類國家隊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
截圖自國家體育總局官網
該通知明確表示:「長期『欠債』所造成的基礎體能薄弱、專項體能不強的問題,制約著我們決戰東京、決勝賽場的能力提升和實力發揮。」
截圖自國家體育總局官網
該通知的第二條明確提出:堅持「體能是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選拔標準。並且在附件裡列出了各項目基礎體能的達標標準,三項測試個一百分,單項不低於75分,總分不低於240份視為體能達標。
圖源:國家體育總局官網
國家隊基礎體能測試包括深蹲、臥推、引體向上、3000米長跑等10個項目。
以3000米項目為例,若要達到滿分,男運動員必須在在11分鐘內完成,女運動員必須在11分30秒內完成完成,這意味著若要拿到滿分,平均配速至少要達到3分40秒。
體育總局的這項以體能為奧運參賽資格選拔標準的舉措,引發網友質疑。
「專業項目運動員為什麼要統一做不是本職的體側?」
「下象棋也要體能達標嗎?」
事實上,在今年的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中,也的確引入了基礎體能測試。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編印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工作指導手冊》,全國象棋男子甲級聯賽選取了耐力、力量及柔韌三個類別進行測試,具體有100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項目。
有相關專業背景的網友表示,體育測試不能一刀切,每種運動都有獨特的體能需求,從來沒有一種體能測試能滿足所有運動項目。
「短跑運動員重要的就是爆發力和肌肉強度,讓他跑體測甚至可能會傷害他的特點。」
還有網友則拿奧運鏈球冠軍謝迪赫舉例,他把基礎體能降低後,專項成績反而提高了。
對於體育總局以體能為「奧運會入場券」選拔標準的舉措,各位觀友有何看法?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