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高大神用5萬零件還原名畫,打造浮世繪3D立體版

2021-01-0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ID:kuangwanpl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最近,發生了一件令日本樂高粉絲集體沸騰的事——他們國寶級名畫「神奈川沖浪裏」被製作成了3D樂高版。

這部樂高作品的作者是三井淳平,他是日本第一位樂高認證師。全球至今只有21個人通過了認證,可以說,他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職業高玩」之一。

原作「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著名木版畫,於1832年出版,是「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樂高版本還原了富士山、浪花、漁船,並成功將這片洶湧的大海升級為立體空間。

還原這幅畫,是三井多年來的心願。這一次,他總耗時400小時,用了5萬個部件,完全靜心於拼接搭建的「裡世界」之中。

為了可以精準還原浪花形態,他在網上認真觀看海浪視頻,並繪製了素描手稿,力求不會破壞作品中精妙的平衡感。

在浪花顏色的選取上,他也非常謹慎地進行了各種比對,只希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還原視覺效果上的層次感。

經過反覆打磨與推敲之後,3D版的「神奈川沖浪裏」終於問世了。它的成品從宏觀角度去看,和原作幾乎沒什麼差別。

鏡頭拉近觀察細微之處,就連每艘小船上的漁民也擺放得毫不敷衍。

這部作品現在已經在大阪正式開放展覽。聞名前往的參觀者從各地奔赴展館,最後將千言萬語彙作一句話——

其實,三井淳平先生成為世界級樂高認證師已經10年了。於是,狂丸認真欣賞了這位認證師歷年的作品,發現他對於拼接名畫名作有著一種「執念」。

三井還原作品時,都力求「百分百再現」,不進行非必要的二改。在細節處可以看到他對藝術大師們的敬意。

在成田機場樂高商店旁的牆上,能看到三井淳平先生再現的「雷神風神圖屏風」:

如果不是局部特寫了這些凹凸不平的部件,否則真的很難相信這是用樂高拼成的作品。

還原「鳥獸花木圖屏風」時,三井帶著匠人精神反覆對比原畫。在這些動物之中,三井對畫面中間的白象最為滿意。

除了上述的和風作品,三井也對世界名畫領域有所涉獵。這幅馬奈的「吹笛子的男孩」,也以樂高的形式與眾人見面了。

還有這幅雷諾瓦大師的「珍妮 · 薩馬裡畫像」。

這幅是朱塞佩的「春季」。

世界名畫,必然也少不了梵谷的「向日葵」。

除去模仿畫作,三井淳平自己設計的作品大多圍繞著家鄉。他常以一處建築為背景,描摹居民的生活。

這裡,是每年夏天無數棒球少年的逐夢聖地——甲子園。

這是月色下的西宮神社,意境幽美。

這裡是大阪火車站,一樓二樓都是趕車的旅客。比起還原建築,這裡更像是生活中某一刻的定格。

在梅田電車站,可以看到擁擠的站口、拖著行李箱的人群、還有車廂內已經落座的乘客。

這是忙碌的涉谷,地上是高樓大廈,地下是著急趕路的上班族。樂高在三井的手中像是一部照相機,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棟樓是阪神賽馬場:

賽道上奔騰的駿馬栩栩如生,三井說,馬蹄的角度是與真馬進行過比對的。

這裡是深受日本民眾喜愛的寶塚劇院,雙層觀眾席上人滿為患:

舞臺上,演員們的服化道也都非常還原。

這處風景是觀賞紅葉的勝地:

在這處小世界中,似乎能聽到瀑布的水流聲,也能聽到遊客們的吵嚷。令參觀者仿佛置身一場秋遊。

在三井的作品中,狂丸的最愛是這處「賽博朋克」風味濃厚的街景。我模仿作品的手躍躍欲試,準備先從還原夜空開始,反正都是黑色就對了。

相關焦點

  • 用5萬顆零件拼出國寶名畫,這個日本大叔在樂高圈火了!亮出身份後...
    最近,在日本的樂高粉絲圈裡,一位大叔火了!直接先來看一下讓樂高玩家們激動不已的這個作品應該很多人都熟悉或者至少在網上見到過這幅《神奈川沖浪裏》(《かながわおきなみうら》),它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中最為知名的木版畫。
  • 2800零件造流浪地球裝甲車,百元開「大G」
    答案自然是非樂高莫屬。只要入了「樂高的坑」,就會甘心在坑底躺平。因為男人的終極浪漫,是樂高!(日本樂高大神用5萬零件還原名畫《神奈川沖浪裏》,打造逆天浮世繪3D立體版)不管平時是多麼理智的大人,只要一碰樂高,瞬間化身滿心眼裡都是樂高。例如,人前是不苟言笑的大明星,私底下卻恨不得給樂高開個專屬微博。
  • CSGO:大神用樂高復原AWP二西莫夫,30多袋零件,細節太給力
    樂高相信是很多CSGO玩家的童年回憶,現如今樂高甚至能夠做出航空母艦以及蘭博基尼,在玩家DIY之後能也夠成為一種藝術品。在創意工坊中也有著樂高元素的地圖,並且樂高也製作了關於CSGO的小短片,可以說樂高與CSGO一直保持著不錯的互動關係。
  • 日本大佬用樂高玩具拼出《神奈川沖浪裏》
    更多實時分享盡在 微博:IceCream創意設計 三井淳平 樂高是一種塑膠積木,它的一頭有凸粒,另一頭有可嵌入凸粒的孔。不僅是許多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有很多成年人對它著迷。
  • 日本浮世繪與妖怪
    說起浮世繪,很多人並不陌生,去吃日料的時候,隨處可見浮世繪掛畫。甚至西方的許多藝術家,如莫奈、凡高、高更、畢卡索等,都從浮世繪中汲取過靈感。比如凡高的名作《星夜》中的旋渦圖案就被認為是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 浮世繪大師展在滬開幕 日本浮世繪席捲魔都
    上海熱線訊 9月21日,由上海天協文化有限公司主辦的 「浮世繪大師展」在上海新華中心揭開了序幕,展覽將持續至明年1月6日。 此次展出的166件浮世繪作品,均來自國內學術機構李可染畫院的收藏,由院長李庚先生歷經三十餘年在日本搜集所成,是上千張收藏中的精選部分。
  • 時尚大牌鍾愛的浮世繪,是日本「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它就是日本浮世繪寫實派畫師葛飾北齋(1760~1849年)於 1831 年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02  江戶時代的時尚教材  別看浮世繪如今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繪畫,梵谷、莫奈等人都是浮世繪的忠實粉絲,甚至直接影響了歐洲繪畫藝術的印象派變革
  • 日本浮世繪不就是「春畫」嗎……
    提到日本的浮世繪,有人想到神奈川沖浪裏的那朵浪花,也有人想到一些畫面生動的「春畫」,內容跨度之大,之廣,令人嘆為觀止。有人覺得浮世繪高雅,有人覺得市井低俗,為什麼同樣是浮世繪卻會有如此大相逕庭的評價呢?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一種西方顏料拯救了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藝術的瑰寶,它細膩的畫風,豐富的題材,以及對於顏色選擇的考究,不僅增加了日本美術史的「厚度」,對西方美術史也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描繪風景,顏料必須具有大氣、雋永和深邃的特點,以往浮世繪著重於色彩的明快,對於厚重的顏料需求不大,然而在亟需轉型的關口,顏料種類的單調製約了浮世繪的「蛻變」。天無絕人之路,就在葛飾北齋因創作浮世繪風景畫缺少顏料的時候,一種西方的化學顏料傳入了日本,這就是「普魯士藍」。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中國美術館本次「異域同繪」展覽甄選了館藏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畫作共計129套(138件),從淵源、風格、技術及發行等方面多維度展示了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異與同,進而探究兩者在審美趣味、心理訴求與民族精神上的差異。導覽開場時,劉德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先為大家概括了日本浮世繪的定義——「浮世繪是使用線描寫意的繪畫語言來描繪日本江戶時代市民生活百態的木刻版畫」。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日本美術界有個說法,「不看枕繪,浮世繪便無從談起」——此話道出了春畫在浮世繪中的地位。枕繪,顧名思義,是赤裸裸描繪男女性行為的人物畫。多少懂點繪畫常識的人知道,與靜物和風景相比,畫人物難。而人物畫中的春宮畫,對技術,尤其是素描功力的要求之高,可謂難上加難。
  • 動畫《百日紅》曝預告 聚焦江戶浮世繪師杏獻聲
    講述了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女兒阿榮與江戶百姓們的生活和交流。    預告從站在欄杆邊眺望百日紅花的阿榮場景開始,阿榮嘴裡嘟囔著:「漫長的祭祀節要開始了。」緊接著伴隨厚重的背景吉他音色,一卷奇妙的江戶市井畫面緩緩展開,妖怪、鬼神等杉浦作品中主要角色悉數登場。
  • 視頻/可以開的樂高1比1布加迪 用了2304個馬達零件 4032個齒輪零件...
    那自己組一輛樂高版的吧!布加迪Chiron這輛夢幻之車,我等家裡沒礦的,就只能流流口水了。不過買不起大的可以來個樂高小號玩具,過過眼癮,驗一下組裝的樂趣也不錯。樂高也是個牛逼的玩具廠家,近期人家打造了一輛1:1的版本,而且還可以開!
  •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有多愛寵物?看看浮世繪中的「動物繪」
    》特集點擊「閱讀原文」直達入手鍊接說起浮世繪,一般為人所熟知的作品大多是美人繪、役者繪或是風景繪。事實上,各種動物也常出現在浮世繪中,不光是被人們寵愛的貓、狗,還有魚類,甚至被擬人化的章魚、狐狸、龍與河童等。與美人繪、役者繪等作品的主題不盡相同, 動物繪大都十分可愛、充滿歡快的氣氛;擬人化的動物更是給作品帶來了故事性,使浮世繪的整體基調都變得輕鬆有趣。
  • 浮世繪風格的神奇寶貝,瞬間有了「神獸」感!
    作為日本「土特產」,《神奇寶貝》動畫片本身已經很有日漫風格了,但最近幾年,浮世繪風格越來越成為大家喜愛的藝術,雖然原本只是花街柳巷的塗鴉,但浮世繪的圖確實有自己的味道。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神奇寶貝都成了浮世繪風格呢?
  • 浮世繪如何以俗世美重新定義了日本藝術
    浮世繪、歌舞伎、人情本、黃表紙、任俠小說、好色物語……我們今日印象中的「日本藝術」,主要說的就是江戶藝術。 肉筆繪是親筆手繪,只有一件,價格昂貴,一般很難在展覽中看到真跡。版畫則是在木板上,以左右相反的順序進行雕刻,塗上顏色後,再複製到紙上,因此可以將同一幅畫進行大量複製,庶民也買得起。一般尺寸的大型錦繪(長39cm寬26.5cm),價格為20文,約為現在的400日元(當時一碗蕎麥麵為16文,約320日元)。今日被視為高級藝術的浮世繪,在當時掛滿了尋常百姓家。
  • 日本畫師繪製「浮世繪」畫風迪士尼公主
    大家應該都見過「浮世繪」,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這一副《神奈川沖浪裏》了,浮世繪是日本早期尤其在江戶時代頗為盛行的繪畫風格,因多為木版畫,顏料的採集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一看畫風或色調一看就能識別出來是浮世繪的畫風。
  • 浮世繪與小說創作
    不過我看的覺得非常乏味,如果不是對浮世繪很感興趣且有相當知識量儲備的人來看,會覺得雲山霧繞。但也可以了解很多浮世繪相關的知識和圈內的生態。畢竟在中國大陸有關浮世繪的書除了潘豐老師的之外,簡直絕跡。 最後一本幾乎沒看,因為喜多川哥磨是僅次於寫樂我最不喜歡的浮世繪畫家,但他的作品集《歌撰戀之部》中的「深忍之戀」在2016年6月22日又是在巴黎的拍賣會上, 拍出74.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