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孩子已經過度餵養了,你還在擔心他沒吃飽?

2021-01-08 網易

  
大家好,我是快樂育兒的王榮輝Grace。

  常聽媽媽們說,想要知道寶寶餓不餓很簡單:只要用手指輕輕碰一下他的臉頰或嘴角,如果寶寶會張嘴尋找並銜住手指,那麼就是餓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真相又是什麼?

  

  寶寶砸嘴了,家裡的月嫂或老人一直告訴寶寶的媽媽:你看寶寶都砸嘴了,趕快給寶寶餵奶!久而久之,不管是寶寶咂嘴,還是嚶嚶哭,媽媽就餵奶,寶寶銜著乳頭就能安靜一會兒。但是,寶寶砸嘴的時候,就一定是餓了嗎?

  當然不一定,嬰兒砸嘴可能僅僅是受到刺激的原始反射、也可能是自我安撫,還有可能他們只是在玩遊戲。同樣的道理,吃手也是,寶寶吃手不一定就是餓了。

  

  掌握孩子的飢餓信號,需要根據孩子需求時間段各個方面來考慮衡量判斷。一咂嘴就餵奶,一吃手就餵奶,容易造成過度餵養。

  新生兒剛出生後,由於環境的改變以及無法放鬆和控制身體,較容易出現不安全感和不適感。

  所以寶寶是在用哭聲向媽媽表達需求,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保護和安撫。

  準確判斷寶寶是否餓了

  隨著對嬰兒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的深入研究,心理學家和嬰幼兒發展專家推崇按嬰兒的需要餵養進行餵養,即寶寶餓了就喂。而不是按時餵養,很多父母也意識到按時餵養的危害極大。

  因為當嬰兒需要進食時既不能獲得需要的食物,也不能得到母親的情感回應。而且王榮輝老師還特別提醒:定時餵養也極易造成過度餵養和幹擾嬰兒感知覺的發展(如飢餓和飽脹的感知往往與進食和停止進食不符)。

  

  但新手媽媽要做到按需餵養並不容易,因為在最初的幾個月裡,很多媽媽其實並不知道嬰兒到底需要吃多少?對於如何分辨嬰兒的飢餓信號更是一無所知。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那麼多嬰幼兒會養成按時餵養的習慣了。

  咂嘴背後的「嬰語」

  按需餵養有個前提:就是餵養人能準確地判斷寶寶是否真的餓了,是否真的需要哺乳,否則按需餵養就會被濫用。而且隨著寶寶進食能力的發展、作息規律的形成、媽媽泌乳的供需平衡,按需餵養會呈現出更加穩定的規律,向規律餵養發展。

  1.無意識的吮吸反射動作

  不知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出生頭三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咂嘴:吃飽了也咂;沒吃飽也咂。這其實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吸吮反射。

  吸吮反射:是寶寶不用教就會吃奶的「天生本領」。吸吮反射不受大腦控制,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反射,該反射幫助新生兒吮吸母乳或奶粉,確保他們得以生存下來。

  

  0-3個月內,吸吮反射常常在睡前或寶寶無聊時出現,這時候的寶寶們會不停地咂嘴,一些會把手指或其他玩具等伸進嘴裡吮吸。隨著寶寶大腦的發育,主動吮吸越來越多,2-3個月的寶寶主要依靠主動吮吸的方式進食了。

  2.可能想用嘴去探索世界

  吃飽睡好後,寶寶們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世界。你可別以為他們和大人們一樣用眼看世界、用耳聽世界、用腳丈量世界。新生兒能夠使用的探索器官除了耳朵就只剩小嘴巴了。

  

2-3個月的寶寶才能看清媽媽的輪廓4-6個月的寶寶眼中的世界才慢慢從二維世界升級為畫面變形、鏡頭髒兮兮的三維世界。

  因此嬰兒繼續用他們的小嘴巴進行探索,他們把自己的手和腳放進嘴裡吮吸。「呵呵,這是什麼呀?軟軟的,肉肉的!」這樣的吮吸過程會讓小寶寶非常愉悅。

  

  3.需要自我安撫或和媽媽說話

  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不久,寶寶總是有點小孤單、小害怕,這時候的吮吸能夠幫助他們安撫自己,度過入睡前的恐怖時間或媽媽不在身邊的艱難時刻。

  終於,寶寶們發現吮吸自己的小嘴巴似乎可以克服恐懼和孤單,聰明的商家甚至發明了安撫奶嘴來幫助寶寶們通過吮吸獲得安撫。

  另外,在小嬰兒還沒有掌握髮音技能之前,他們可能也會咂巴小嘴和媽媽說話聊天。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發現原來寶寶咂嘴都這麼多學問!解密了寶寶咂嘴的「嬰語」後,媽媽就不會再把所有咂嘴都當成「我餓了」,而是在這基礎上掌握寶寶的聲音、表情和肢體傳遞的信息,結合日常數據再進行判斷。

  摸清寶寶的飢餓信息

  很多爸爸媽媽都以為,甚至老人都會跟我們說「嬰幼兒的進食是沒有規律可言的,她們餓了就要吃,說不準的。」那麼,嬰幼兒進食有規律嗎?

  一些嬰兒一出生就遵循2-3個小時進食一次的規律,但是也有一些嬰兒需要到3-4個月時進食變得規律起來。

  進食的規律往往和活動規律、睡眠規律緊密相關。如果嬰兒沒有銜乳問題或進食困難、媽媽沒有泌乳困難等,一般2個月時嬰兒的吃奶量和媽媽的泌乳量達到供需平衡。此時,媽媽便可以開始探尋寶寶的飲食規律了。

  1.記錄進食時間,向「按規律餵養」進化

  當嬰兒度過了最初的那6周,是他們的日夜節律開始形成時間,此時建議媽媽們花點時間記錄下寶寶每次吃奶的時間、時長和間隔,大約3-7天後看看是否已出現一些規律。

  

  如果寶寶總是早上6:00-6:30之間醒來吃奶,那麼恭喜你,這種相對固定的進食時間就表明寶寶已盡呈現一些進食規律了。

  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從按需餵養逐步向按規律餵養發展,並根據這些規律安排你和寶寶的時間了。

  2.尋找吃睡規律,解放24小時媽媽

  當你掌握了孩子的吃睡規律,你會發現育兒可以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比如她們固定睡覺的時間,那麼你可以稍微給自己放鬆一下,而不再像第一月那樣時刻待命:寶寶似乎時刻都可能需要吃奶、睡覺或鬧情緒,大部分媽媽在這個階段簡直就是24小時待命的電子狗。

  你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而不會耽誤到孩子的進食與睡眠,想想是不是開心得不要不要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有這4個特徵,說明寶寶被過度餵養了!你注意到了嗎?
    春天是寶寶長高的黃金時期,為了讓孩子抓住這短短幾十天,家長們往往更關注寶寶飲食了,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過度餵養而不自知,給孩子帶來不適: 過度餵養有哪些表現?
  • 0-12個月寶寶喝奶量標準,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小神獸沒吃飽!
    寶寶出生後,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混合餵養,麻麻們常常都會擔心寶寶沒吃飽。上面給大家總結了0-12個月寶寶的參考喝奶量,以及判斷寶寶餓了、吃飽了的方法!數據來自美國兒科學會和中國營養學會,有需要的麻麻不妨收藏保存下來!
  • 母乳餵養,怎麼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從這裡看出來
    之前網上就傳出過一個很有趣的圖,圖畫上20%顯示的是,已經吃飽了,80%顯示的是,也不是不能吃。成年人可以自己感覺吃多少飯合適,那在我們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又怎麼把握孩子有沒有吃飽呢?
  • 你家狗狗吃飽了嗎?正確餵養狗狗,鏟屎官不得不知的養寵知識
    家裡迎來了新的毛孩子,為整個家增添了幾分歡笑,享受毛茸茸的擁抱,與毛孩子互動玩耍之餘,狗狗的吃喝鍛鍊也完全由你掌控,作為新手毛孩子家長,更多地了解狗狗的飲食健康,科學餵養知識,日常遛狗鍛鍊技巧,顯得尤為重要。
  • 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
    一旦發現自家寶寶「不達標」,一眾寶媽們就會懷疑是不是寶寶沒有吃飽,繼而拿出了勢必讓孩子吃飽喝足的勁頭,給孩子加餐。可這種盲目地餵孩子吃飯的行為,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如果再多頓大量餵養,勢必會造成過度餵養,不僅不利於健康,還可能帶來健康的隱患。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
  • 寶寶的「臭臭」呈這種狀態,說明平時並沒吃飽,要注意增加奶量
    很多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有時會不清楚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尤其是小月齡的寶寶,主要的飲食就是母乳或者奶粉,寶寶又不會說話,不能表達清楚。這個時候,寶媽其實就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臭臭」,或者其他的方面來判斷寶寶到底吃沒吃飽。
  • 狗狗吃飽沒?幾招教你來判斷
    每次開飯,狗子都像餓了幾天一樣,狼吞虎咽地吃起飯來,不一會就能吃個底朝天,看他吃的這麼著急的樣子,鏟屎官你是不是也懷疑狗狗沒吃飽呢?幼犬:幾個月的幼犬由於身體還在發育,所以可以稍微吃多一點,進食量可按照6%來估算。但小狗的腸胃還比較較弱,一次性不能吃太多,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所以可將進食頓數增加到4-5次。
  • 狗狗吃飽沒?幾招教你來判斷
    每次開飯,狗子都像餓了幾天一樣,狼吞虎咽地吃起飯來,不一會就能吃個底朝天,看他吃的這麼著急的樣子,鏟屎官你是不是也懷疑狗狗沒吃飽呢? 幼犬:幾個月的幼犬由於身體還在發育,所以可以稍微吃多一點,進食量可按照6%來估算。 但小狗的腸胃還比較弱,一次性不能吃太多,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所以可將進食頓數增加到4-5次。
  • 寶寶是否吃飽,「4個試探方法」父母要了解,別撐壞娃了!
    很多女性也許都會有相同的感受,自從當了媽媽,內心變得柔亂了許多,為了孩子,也更願意做出一些妥協和犧牲。寶寶尚小,餵養方式也有所不同,取決於母親的乳汁分泌情況,有些是純母乳餵養,有些是靠奶粉餵養,或者兩種餵養方式同時進行,相輔相成。但似乎總有一種心理:媽媽會擔心寶寶沒吃飽,影響身體發育。
  • 別撐破寶寶的小肚皮,孩子有沒有吃飽?或許通過這幾點也能看出來
    當閨蜜來到青青家後,看到她這種餵飯方式趕緊勸阻她,這樣餵孩子是會把寶寶危害到的。寶寶的本能就是喝奶,當她主動停下的時候說明已經吃飽了,若是再餵奶粉可能會把寶寶的胃給撐大,讓身體加重負擔,這才讓青青恍然大悟。寶寶一次性吃太多有什麼危害?
  • 寶寶出現這3種行為,說明已經吃飽了,寶媽再餵就是多此一舉了
    無論是處於喝奶階段的小寶寶,還是已經開始吃大人飯的大寶寶,只要能吃那就是「福」,仿佛寶寶胖胖乎乎的,才能證明自己盡心帶娃了。可是讓寶寶多吃就會造成過度餵養,所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其實很多媽媽們不知道寶寶究竟什麼時候吃飽了,其實寶寶是懂吃飽了的,寶媽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表現來判斷。1、自己停下我們總以為小嬰兒需要全方位照顧,其實人家聰明著呢。
  • 安爸告訴您如何判斷狗狗到底吃飽了沒有
    剛開始養寵物狗的時候沒有經驗,每次給狗狗餵食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吃飽了還是沒吃飽。狗狗吃的少了,主人會擔心,狗狗吃多了,作為寵物主人仍舊是擔心會影響狗狗的健康。狗狗應該一頓吃多少?準確的說,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要通過主人的細心觀察來確定,那麼生活中,應該怎麼去判斷狗狗是否已經吃飽了呢?
  • 「孩子哭了是不是沒吃飽?」一哭就塞奶,新生寶寶被餵出腸梗阻
    對於家有嬰兒的家庭來說,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孩子哭了。特別是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一哭起來總是讓爸爸媽媽手足無措。很多時候,孩子一哭,家長首先考慮的是寶寶是不是沒吃飽餓了,趕緊給寶寶塞奶。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寶喝進去的數量並不直觀,如果寶寶出現哭鬧,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媽媽的奶不夠,沒有給寶寶吃飽。
  • 怕狗子沒吃飽就一直投食?你的行為說不定會害了它
    今天派派就來講講怎麼判斷你家狗子到底吃飽沒有趕緊拿出小本本記下來吧:我家狗子給啥吃啥,Ta到底吃飽了嗎?過度餵食會不會把Ta撐死?其實狗子在進食後會有一些細節上的小動作證明Ta已經飽了,看看心細的鏟屎官們都發現了嗎?
  • 母乳餵養的寶寶,吃多少奶才算飽?這4個信號,預示寶寶吃飽了
    對新手媽媽來說,餵養寶寶真是一件難事,因為一點經驗都沒有。尤其是給寶寶餵奶的時候,真的把握不好這個「尺度」,餵多了怕寶寶肚子不消化,餵少了怕寶寶吃不飽,影響發育。老話常說:「要想寶寶安,三分飢三分寒」,可婆婆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整天催著給寶寶吃奶。
  • 如何養狗 系列176 如何判斷狗狗吃飽沒?
    如何養狗系列176如何判斷狗狗吃飽沒?狗狗雖然不能陪伴我們一生,但是它會用一生陪伴我們!養寵物多個福剛開始餵養狗狗的時候,一般人們都沒有經驗,不知道到底吃飽沒有。狗狗吃的多了容易影響狗狗的健康,吃的少了也會擔心影響其發育。那狗狗一頓到底應該吃多少呢?這其實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 其實看這幾點,就能知道狗狗吃飽沒
    其實並不是的,只要主人學會看這幾點,就能知道狗狗是否吃飽了!狗狗吃太多有什麼危害?1、當狗狗飽腹感傳到大腦的時候,食物已經超出了它的正常食量,所以就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者嘔吐的現象。2、多加食物只會給狗狗增加腸胃負擔。
  • 寶寶吃母乳後,還要吸吮手指是沒吃飽?寶寶是否吃飽這樣判斷最好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聽的最莫名其妙的謠言,居然有人在說,寶寶吃母乳之後,如果吸吮手指舔嘴唇,這就代表他沒吃飽。最可笑的是,這樣的言論居然還真的會有人信。試想,當我們的寶寶覺得肚子餓的時候,他會怎麼樣?一般來說,寶寶會哭鬧。不知道有哪位寶寶會通過吸吮手指來告訴媽媽自己肚子餓呢?難道說寶寶剛出生就跟媽媽達成了某種協議?
  • 你還在給孩子餵「湯泡飯」嗎?它是兒童身體發育最大元兇,快停止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吃飯,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吸收營養,能給孩子吃「湯泡飯」,還能節省餵飯的時間。其實孩子在長期「湯泡飯」的飲食中默默停止了發育。你還在給孩子餵「湯泡飯」嗎?它是阻礙兒童身體發育最大元兇,快停止。湯泡飯的危害巨大,常吃的孩子和從不吃的孩子,發育差距明顯彬彬一歲了,平時都是由奶奶照顧的。
  • 母乳餵養時,這四個問題最能說明,寶寶是否吃飽了
    導語:母乳餵養時,這五個問題最能說明,寶寶是否吃飽了文/笑雪育兒思考母乳餵養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會讓媽媽掌握不清楚,那就是母乳到底夠不夠?寶寶到底吃飽沒?不同於喝奶粉的寶寶,每次衝泡多少毫升一清二楚,母乳喝了多少毫升那可是沒法測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