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萬獸之王,但雌獅一生需要多次經歷雄獅更替和喪子之痛

2020-12-08 騰訊網

在《獅子王》這部電影中,辛巴克服萬難終於成長為獅子王,當電影都聚焦在雄性獅子身上時,很少有人知道,雌性獅子才是中堅力量,是整個獅群的支撐和靈魂。然而,對於雌獅來說,雖然有著「萬獸之王」的稱號,但它們的生活卻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獅群中雄獅的更替

一群獅子由2~9隻成年雌獅、外來的2~6隻成年雄獅以及它們的幼仔組成。獅群有一片固定領地,在母女之間代代相傳,女兒可以直接繼承領地,兒子長大了必須離開母親的獅群,兄弟幾個結盟一起出去流浪,只有趕走別的獅群的當家雄獅,搶到新地盤,才能獲得繁殖機會。

雄獅從兩三歲離家出走開始,終身都在咆哮、追逐和打鬥中度過。所有當家雄獅最終都會被年輕體壯的雄獅趕走,沒有雄獅能坐一輩子莊。我們看一組數據,東非塞倫蓋蒂的雄獅佔有獅群的平均時長為26個月;在納米比亞的艾託沙公園,雄獅佔有獅群的時長為2.5~4年,平均3.2年;而在印度吉爾公園,單雄獅只能佔有獅群14個月,多獅聯盟為30個月。可見,獅群中雄獅更替是很頻繁的,通常兩三年就換一撥雄獅。

有的雄獅能佔有獅群很長時間,如壞男孩、保衛者聯盟都統治長達7年,這是因為它們的聯盟規模很大,有四隻以上雄獅,而且它們所在的薩比森保護區面積比較小,競爭不那麼激烈。對多數雄獅來說,其生命的前兩年生活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之下,一生有兩到三年在別的獅群做高高在上的獅王,大多數時間都在流浪,最終在孤獨中死去。

經歷喪子之痛

雌獅在臨產前最後幾周會離開獅群,找個茂密的灌木叢分娩。生產後,雌獅將與幼獅獨處四到六周,期間幼獅一步也不會踏出巢穴,雌獅只有在覓食的時候會離開一下。幼獅是很脆弱的,如果母親不在的時候被豹、鬣狗或其他獅子發現,就是死路一條。安全起見,雌獅經常叼著幼獅頸背給它們換窩。總的來說,這段時間幼獅的存活率是很高的,較少出現意外。

幼獅六到八周大的時候,雌獅帶著它們返回獅群。同一獅群的雌獅基本同步繁殖,幼仔年紀也差不多大。雌獅們把幼仔放到一起撫養,形成一個「幼獅園」,幼獅園直到幼仔一歲半左右才解散。幼獅園階段是雌獅經歷「喪子之痛」最多的一段時期,主要死因首推飢餓,其次為殺幼行為。

殺幼是指外來獅子對幼獅的殺戮,每個獅群都想殺死別的獅群的幼仔,以使自己的後代獲得競爭優勢。而當外來雄獅進佔獅群,由於幼獅活著雌獅就不會發情,為了促使雌獅儘快發情,新獅王只好把先前的幼仔全都咬死。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死因是遺棄。在塞倫蓋蒂,由於獵物稀少,雌獅經常需要遷徙以追上獵物。有些幼仔太虛弱無法跟上獅群,雌獅就只能將其遺棄。

飢餓、殺幼、遺棄和其他捕食者的捕殺,是一歲以內幼獅的四大死因,每隻雌獅都要經歷很多次喪子之痛。當幼獅長到一歲,特別是一歲半以後,草原上就沒有什麼能威脅到它們了,這時的雌獅已經開始準備懷下一胎了,與幼獅的感情也漸漸淡了。

雌獅一生經歷要多少次雄獅更替和喪子之痛?

在野外,雌獅壽命可達18歲,甚至22歲,而且在15歲以前都能保持繁殖活力。雌獅出生後面對的第一組雄獅是它的父親和叔伯們,一段時間以後,父親會被繼父趕走。當父親被繼父取代的時候,小雌獅如果還不到一歲,就會遭繼父毒手;如果在兩歲以上,就可以留在獅群中做繼父的妻妾。

獅群平均兩三年換一次雄獅,如果一隻雌獅能活到15~16歲的正常年齡,平均就要經歷6次雄獅更替,也就是說一生換6次丈夫(確切說是換6群丈夫)。趕上雄獅更替比較勤的地區,換8次以上丈夫也完全有可能。雌獅通常三四歲開始參與繁殖,5歲時產下第一胎幼仔。雌獅妊娠期三個半月,幼獅成長到一歲半以後,雌獅才能再次繁殖,因此正常情況下生殖間隔是兩年左右。但如果一胎幼仔全部死亡,雌獅很快再度發情,生殖間隔將縮短。在塞倫蓋蒂草原,有隻雌獅在12年間生了7胎幼仔,但僅養活了兩胎,共6隻幼仔。這隻雌獅一生至少經歷了5次喪子之痛(5胎幼仔全軍覆沒);要論只算的話,它經歷喪子之痛的次數更多,可達15次,甚至二三十次(獅子每胎產1~7仔,平均3仔)。

可見,獅子雖然是獸中之王,但雌獅的生活也是很不易的,獅群中的雄獅更替,以及隨之而來的喪子之痛,是每隻雌獅必須要面對的。

相關焦點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
    為何說母獅要經歷雄獅更替? 相對於獅子來說,這樣的大型貓科類動物肯定是需要一個「統籌」的關係。而獅子來說又是「群體類」物種,所以是成群結隊的模式出現是常見的,這也是為何獅子能夠在自然界稱霸的原因之一,用人類的一句話來說「人多力量大」,誰敢與其爭鋒?
  •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答案你很難想得到
    母獅一生中要經歷多少次雄獅更替與喪子之痛?答案你很難想得到世界上除了我們人類之外,還有很多生活形態多樣的生物。這其中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的動物就成為了人們娛樂、研究、喜愛的對象。應該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看過諸如動物世界一類的紀錄片。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有些母獅會為了保護後代,帶領後代離開種群,但也有的母獅會選擇妥協,在剛經歷完喪子之痛時,又被迫與咬死孩子的雄獅繁衍後代 母獅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野生環境下,老虎的平均壽命約10-15年,在人工養殖環境下獅子壽命可以達到20-30年。雌獅在2歲時可以達到性成熟,一般獅群中有小獅子出生的話,母獅會在2年內不繁殖下一代。所以野生環境下,一隻母獅一生會繁殖4-7次左右。
  • 老虎比獅子厲害,但老虎卻沒資格做萬獸之王
    說起萬獸之王,我們一般人會說是獅子,但是如果真的要較真起來,那老虎和獅子確實可以好好比上一比了,同樣都是數一數二的貓科動物,體型也差不多,咋獅子說是萬獸之王就是萬獸之王,老虎要默默退居第二呢?明明論身材強健,論技能全面老虎都要比獅子厲害!其實還是有原因的!
  • 老虎比獅子厲害,但老虎卻沒資格做萬獸之王
    說起萬獸之王,我們一般人會說是獅子,但是如果真的要較真起來,那老虎和獅子確實可以好好比上一比了,同樣都是數一數二的貓科動物,體型也差不多,咋獅子說是萬獸之王就是萬獸之王,老虎要默默退居第二呢?明明論身材強健,論技能全面老虎都要比獅子厲害!其實還是有原因的!
  • 壞男孩之王:史上最強的雄獅之一,它的一生比虎王查吉爾還要傳奇
    導讀:壞男孩之王:與虎王查吉爾齊名的雄獅,它的一生堪稱傳奇可能喜歡野生動物的朋友一定聽過這麼一個聯盟,那就是「壞男孩」,這是一個由一頭年長雄獅帶領5頭年輕雄獅組成的聯盟,統治了薩比森私人保護區數年,另當地所有野生動物聞風喪膽,即便是大象見到它們也要繞道走
  • 雄獅「長得帥」是有好處的,打架時,雌獅也會來幫忙
    不同物種之間的審美也是千差萬別的,就拿《獅子王》裡面的木法沙和刀疤來說,在我們人類的眼中,肯定是木法沙比較俊美,但是在雌獅的眼中,刀疤的魅力要遠高於木法沙,因為它有著顏色更深的鬃毛,這個特點對於雄獅來說十分重要。
  • 雄獅大戰爭奪「王位」,雌獅會幫助獅王嗎?
    因此雄獅面對這種情況往往很氣憤,但是又不能每次打獵都跟隨雌獅,因為有很大的領地需要去巡視。雄獅如果碰到斑鬣狗一般都會下狠手,尤其是認準斑鬣狗女王,會把它們咬死之後把屍體丟掉。那這樣看來,獅群成員就類似於獅王的「後宮」,算是一家人,按照常理來說,受到外來雄獅的挑釁本應該同仇敵愾共同抗敵,但實際上往往都是獅王單打獨鬥,雌獅圍觀。其實這種繁殖策略是符合生物進化的,野生動物中兩性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選擇關係,說得更直白一些更像是合作關係,只為了得到後代饑渴。那麼雌獅也自己的後代更加優質,因此要選擇看起來更強壯的雄獅,除了可以更好的保護獅群,還可以提供優良的基因。
  • 獅子和老虎,誰才是萬獸之王?
    獅子和老虎都是十分兇猛的動物。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沙漠、平原上,老虎主要生活在亞洲的叢林中。一個是草原之王,一個是森林之王。那麼,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才是萬獸之王呢?其實答案很明顯,獅子並不是老虎的對手!
  • 一頭雄獅的一生,從出生起就註定了此生不平凡
    另外,還有獅子的群居屬性、生存方式,對於野生動物迷們來說,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點,就拿雄獅來說,它所經歷的生活,放在整個貓科家族裡面來說都能被稱為「傳奇」,今天就來溯源雄獅的一生,它的不平凡,從出生時就註定了的。雄獅一生要經歷數段磨難,方能煉成百獸之王,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母獅懷孕開始講起。由於獅子生存模式的因素,所以整個獅群裡面的雌獅,大多數都在同一段時間內發情、懷孕甚至生產的。
  • 雄獅有「家庭暴力」?當著母獅的面咬幼崽,究竟是為什麼?
    動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在一些獅群中,一些成為領袖的雄獅會咬死獅群中不滿六個月的幼崽,而且都是當著母獅的面。都說「虎毒不食子」,為何雄獅要這麼做?讓母獅經歷這種喪子之痛呢?當然,這樣的獅群一般雄獅都是非常強悍的,具有極強的威懾力和領導能力。一般來說,普通的獅群都會擁有1-3隻的雄獅,之後會搭配著幾隻母獅和這些母獅生下來的小獅子。雄獅在整個獅群中,雖然擁有著領導地位,是獅群中的王者。不過,雄獅並不擔任捕獵的工作,反而是母獅需要外出為整個獅群尋找食物。但母獅和幼獅卻並沒有先食用的資格,需要等待雄獅飽餐後才有機會去進食。
  • 南非雄獅激戰雌獅:牙都被幹斷了
    在以往印象中,雖然獅群中捕獵大多數都靠雌獅,但碰上野牛等超大型動物的時候,還是需要雄獅來終結的。作為獅群領袖,雄獅的戰鬥力顯然要在雌獅之上。但最近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發生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幕,不知道是這隻雄獅久疏戰陣,還是牙口不太好,在和一隻雌獅爭鬥的時候,竟然犬牙都被幹斷了。
  • 獅子VS老虎實力大比拼:誰才是萬獸之王?
    獅子,草原之王。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大多生活在非洲大陸南北兩端。
  • 西街雄獅聯盟統治中期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繼續接昨天的說,時間到了1998年西街雄獅聯盟控制了斯巴達獅群(Sparta Pride)之後。5頭西街雄獅,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和新獅群的母獅蜜月中去。對於舊獅群卡斯爾頓獅群(Castleton Pride)的母獅和幼獅處於半放棄狀態。只是偶爾領地巡邏一下。而斯巴達獅群由於強大的西街雄獅的入駐,給它們帶來更廣大的領地和食物資源。
  • 同樣是獅子,為什麼落單的雌獅總是被鬣狗欺負?而雄獅卻不會?
    導讀:同樣是獅子,為什麼落單的雌獅總是被鬣狗欺負?而雄獅卻不會?我們在看紀錄片的時候經常發現,一群鬣狗在欺負落單的雌獅,而從沒見它們欺負過落單的雄獅,這是為何?獅群和鬣狗在非洲大草原上是一對宿敵來的,其實不止是它們,還有獵豹、花豹這麼食肉動物,都是宿敵,因為它們有著共同的食物,也就存在競爭關係。
  • 獅子王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動物當中最累的交配
    當雌獅捕食到獵物之後,雄獅總是第一個開始吃的,雄獅吃飽之後才會讓雌獅進食。平日裡的雄獅都是躺在草地上睡覺,偶爾會去自己的領地當中環視一圈。獅王明明每天都是這麼悠閒的生活,為什麼會這麼的勞累,每天都在睡覺呢?畢竟沒有耕壞的田,只有累死的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們以為的後宮佳麗三千是種幸福,就拿母獅來說吧。
  • 雄獅和雌獅相互合作能打得過一頭東北虎嗎?結局出乎人們的意料
    東北虎縱橫在遠東地區的平原和森林中,它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超級掠食者,被人們稱為森林之王。那麼,假如一頭雄獅和一頭雌獅合作能夠打的贏一頭東北虎嗎?獅子的體長能夠達到3.2米,體重能夠達到240千克,從數據上來看它們的體型是要比東北虎小一些的,而雌獅更不用說,它們的體型比雄獅還要小得多。
  • 萬獸之王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娃,瞬間可愛,獅子:不愧是我的崽
    事情是這樣子的,在丹佛動物園裡面,生活著一隻雄獅,最近在他的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他老婆懷孕了,並且近期就要生產。這隻小獅子剛出生的時候被隔離照顧,除了母獅子,身邊只有工作人員,直到長到了一定月份才可以讓其他獅子靠近。
  • 為何雌獅更喜歡鬃毛旺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
    對於獅子而言,通常雄獅都長著長長的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鬃毛。縱觀整個歷史,長有鬃毛的雄獅一直讓人類十分敬畏,那麼,雄獅為何長有鬃毛?鬃毛起著什麼作用?它和什麼因素有關?它的性狀會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嗎?……本文為你一一解答。圖:雄獅和雌獅外表有著顯著的差別為何雄獅會長有鬃毛?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所有貓科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叫古貓獸(小古貓)。
  • 闢謠:雌獅才是獅群的主導者,雄獅也很少單獨行動
    談起獅子,人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話題,但是普遍都有那麼一種印象,那就是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一頭雄獅領導著一大群雌獅跟幼獅,組成了獅群,獅群中雌獅去捕獵,而雄獅則坐享其成,只有當外敵入侵的時候,雄獅才會出來戰鬥,而雌獅則在一旁觀戰,這是人們對獅群的普遍認知,但是這些認知裡面,有許多是不正確的,比如獅群裡面的主導者不是雄獅而是雌獅,雄獅也不怎麼會單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