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以款款爆款的節奏已經推出了很多產品,吸塵器、吹風機、風扇、捲髮棒等等。儘管形態不同,但這些產品的核心都是戴森最具競爭力的數碼馬達。等了許久,戴森終於把它的無線手持吸塵器自動化,帶來了戴森360 Heurist智能吸塵機器人。
實際上這不是戴森的第一款智能吸塵機器人,也不是這款產品的第一個版本。上一代戴森360 EYE年代久遠,目前已經下架,我們體驗的戴森360 Heurist智能吸塵機器人是基於2018年9月發布的同名產品進行軟體大幅升級之後的版本。對比可見,在外觀上戴森360 Heurist相比360 EYE變化不大。不過,此次在去年發布的基礎上進行了軟體升級,內裡的變化和體驗的差異值得深入了解。
外觀與硬體
戴森360 Heurist智能吸塵機器人和絕大多數競品有明顯不同。我們常見的掃地機器人很像是一個加高/加厚的披薩,或者傳統概念裡沒有水果點綴的生日蛋糕,戴森360 Heurist則像個小胖墩兒,直徑變小、身高變高。如果也把它比作一種食物,那它像是一個提拉米蘇千層蛋糕。
輔以戴森產品慣用的鮮亮配色,戴森360 Heuris以矮胖的身材達到鶴立雞群的辨識度,在設計上不存在對任何競品的致敬。甚至不少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乍一看想不到它是用來掃地的。
戴森360 Heuris之所以給人自動化版戴森V11的感覺,是因為它採用了人們熟知的多錐氣旋設計,也因此它的高度相比競品稍有些高。針對這一點我們與戴森高級設計工程師Tom Briscoe交流時,他還補充道,因為塞入很多傳感器,又收集到用戶反饋希望它能進入一些窄小空間進行清掃,所以造成了外觀上的妥協,讓它有些窄有些高。至於無法進入一些低矮家具底部清掃的問題,他表示會向公司反饋,在後續產品的設計中加以考慮。
換個角度來看,加入更多傳感器後,戴森360 Heuris還能維持與戴森360 EYE同等的尺寸,說明工程師們花了不少功夫。
雖然戴森360 Heuris沿用了和戴森360 EYE一樣的戴森專利第二代數碼馬達,但機器內部重新做了工程設計,所以以相同的硬體提升了20%的吸力。多半也是受益於從新設計的內部空間,戴森360 Heuris的傳感器得以豐富起來,有用於定位的飛行時間(ToF)傳感器、用於避障的路障傳感器、保證貼牆清掃的邊沿追蹤傳感器、防跌落傳感器等。
另外還有兩倍於上代硬度的刷毛,建圖時兩倍於上代的光敏感度和特徵抓取能力,20倍於上代的數據處理能力等等。但這些是戴森360 Heuris去年剛發布時就已經有的升級,近幾天的新版戴森360 Heuris體現在更智能的軟體升級上。
補齊智慧能力
新版戴森360 Heuris的軟體升級主要體現在增加分區清潔和限制區域清潔。這兩點我們在一些旗艦級的競品上也都見過,戴森的這次升級稍有些晚,算是對智慧能力的補齊。不過,在補齊的同時,戴森帶來的增量創新值得稱道。
分區清掃,原本指建立地圖後可以劃分房間,後續指定機器清掃某一個房間。不過戴森360 Heuris提供的分區清潔更進一步。用戶可以隨意設置分區的橫線,既可以是房間與房間之間劃分,也可以把某個較大的房間劃分成兩半或者三瓣兒。
同時,戴森360 Heuris根據不同吸力共有安靜、標準和強效三種清掃模式,所以還可以為每一個分區/房間單獨設定清掃模式,比如為有地毯的房間設置為強效,為沒地毯的房間設置為安靜模式。這或許是戴森官方並沒有急著把戴森V11上的地面材質自動識別功能加入戴森360 Heurist智能吸塵機器人的原因,不過這一功能Tom Briscoe也表示會根據用戶反饋考慮加入。
限制區域功能就是我們常說的虛擬牆,對應很細分的場景。既然機器人在建立地圖的時候能掃到,為什麼還要限制它不去掃呢?答案就在建圖過程中。為了不讓機器人進衛生間或廚房,建圖時我們可能會關門,避免它把衛生間和廚房算在地圖內,但後續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每次都能保證這兩個房間的門都為機器人關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戴森360 Heuris有一個增量建圖的功能。第一次建圖時忘記打開門的房間,在後續清掃中它會識別出這是新區域,把該房間清掃後加入原有的地圖。所以,在它建圖後,我們在Dyson Link APP裡設置一個細長條,擋在衛生間和廚房門口,就不用擔心戴森360 Heuris踏足,不用老想著關門。
如果家中新添了孩子或者領養的寵物,限制區域功能也可以為之留出玩耍空間。Dyson Link最多允許設置5個限制區域,而且每個區域都可以自定義名稱。
再有值得一提的亮點功能是防纏繞。
據Tom Briscoe介紹,新版的戴森360 Heuris可以在遇到疑似可能被其纏繞的物體時會停止吸塵,後退一段距離再工作,避免纏繞。實際體驗中我並沒有有意設置這種可能損壞機器的障礙,但是當它遇到體重秤,觸發了這一操作,說明該功能確有其用。並且,在清理刷條時我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它早已經卷進了一張棉柔巾,還有不少長發纏繞其中,但都沒有影響它的正常運行。可見,一般程度的纏繞它已經都無所畏懼。
另外它的坦克式履帶提供了很強的爬坡能力,在遇到地毯的時候能夠輕鬆翻越,機身前部可以非常明顯地抬高。
回歸吸力的真實表現
軟體上的補齊和增量創新是此次新版戴森360 Heuris的最大亮點,但戴森360 Heuris本身的核心競爭力是大吸力,這一點聯繫一下戴森在吸塵器領域的地位就能想到,是非常值得體驗的全新感覺。
以往我們在談論掃地機器人的時候關注的重點都是它是否足夠智能,當我們談論戴森360 Heuris智能吸塵機器人,終於可以找回我們選購一款產品的初心——希望它清掃得足夠乾淨。
首先戴森360 Heuris足夠智能,除了我們講過的諸多傳感器可以保證避障能力,在SLAM環節它採用視覺方案,在頂部放置了一枚魚眼鏡頭。同時,它配備了一圈LED燈珠,在家具底部和黑暗環境自動亮起,走出黑暗自動熄滅,甚至可以根據環境選擇只亮起一半燈珠。
接著,我們關注它的吸力。
和其他使用邊刷的產品流程相同,它並不是直接從地上吸起灰塵,而是靠刷條刷起灰塵,再吸進集塵桶,但效果大有不同。因為戴森360 Heuris使用的是與機身等寬的刷條,接觸地面的範圍更寬,清掃邊角更貼合,而且硬度加大後的刷毛配合高速旋轉,清掃效果可以類比戴森V11無繩吸塵器。
實際體驗前,我特意用掃把按照平時的維護習慣掃過一遍地,已經達到了我目測滿意的乾淨程度。接著戴森360 Heuris用了19分鐘清掃臥室,刨除床、電視櫃等家具,實際清掃面積8.4平方米,還是將不少灰塵和頭髮吸進了集塵桶。如此看來,它已經達到完全能替代人工清掃的水平,是一款實實在在的白電。
值得注意的是,戴森360 Heuris的清潔模式共有三種,官方給出的數據為:安靜模式可工作75分鐘;標準模式可工作35-4 分鐘,強效模式可工作30分鐘。這和用戴森V11掃地不同,儘管戴森360 Heuris也需要不短的時間充電,但它的優勢是自動清掃、斷點回充。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手持無線吸塵器的續航有顧慮,但又看好戴森V11的用戶,十分適合戴森360 Heuris。
結語
在掃地機器人行業已經整體摘掉 「人工智障」的帽子以後,或許以戴森360 Heuris為節點,這個品類的發展方向終於可以回歸吸力。
我們打開戴森360 Heuris的集塵盒看到的是和戴森V11異曲同工的多錐氣旋結構,封裝在機器內部的是我們看不見的戴森專利第二代數碼馬達。可以說,從內到外,它就像一款改變了形態的戴森V11,不改的是強勁的清潔表現。
戴森已經推出過兩款吸塵機器人,雖然在聲量上遠不如一些競品知名,但從定價和性能上看,它與它的目標人群可以輕鬆而精準地匹配。通過在媒體交流會上與戴森工程師的溝通和一段時間的實際體驗,我們最終驗證戴森出品,的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