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機械加工行業的生產計劃編制困難,這是由機加工的行業特點決定的。不只是計劃編制困難,生產進度的跟蹤、不良品返工、報廢的管理,都是難題。很多工廠沒有精確的計劃,前工序下來什麼做什麼,由車間自己決定,PMC部門只是跟蹤進度。客戶催得急,就去車間催,客戶沒催,大量在制品堆積在車間。
這幾年部分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導入了MES,也有部分企業開始導入APS,但是在生產流程最複雜的機械加工行業, MES的導入比例不高,導入APS的企業就更少。除了一些體積較小的產品可以按桶或按拖盤跟蹤, 大部分體積較大的機加產品,無法貼條碼,也不適合將條碼雕刻上去,品質檢驗是人工作業,MES中應用最廣的掃碼方式並不適合機加行業。而且不做計劃,單純跟蹤進度,企業會仍然感覺計劃混亂。
對於機加企業,我們推薦一種準確計劃+簡單報工的方式,導入成本低廉也更加實用。
機械加工的生產計劃有以下特點:
產品的加工工序多,大部分產品有10-20個工序,有的產品需要經過幾十上百工序,進度跟蹤較繁瑣。設備數量多,種類多。各工序的加工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工序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例如清洗、去毛刺,而有的加工需要十幾個小時。熱處理等工序有拼爐問題,拼爐時需要考慮每個爐次的容量有些設備數量多、時間長的工序需要分幾個機器並行生產前後工序加工時間太長的,需要考慮批次轉移問題車間生產調度靈活,有些工序可以交換順序,根據機器不同,生產工序可以合併或分解。例如車一,車二可以由兩個設備分開做,而選取另一臺先進的加工設備也可以一次做完基礎數據採集困難,計劃員有時無法確定產品適合哪個機器,只有車間主任或者具體操作的員工才了解車間異常多,實際生產進度與計劃常常有很大差異基於機械加工的特殊性,很多人會覺得APS在機加工企業導入會有困難。APS計算的時間太精密,無法執行。選擇的設備不一定最合適,車間生產不可能完全按照APS排程進行。
以上這些情況確實存在。我們今年為幾家機加工廠導入了APS,車間生產實際上很靈活,車間主任、操作工人隨時都在調整計劃,但是系統整體的運行效果卻很好,客戶也感覺很滿意。歸納客戶的實際操作經驗,我們總結了APS+MES在機加工企業運行的幾個基本原則:
基礎數據準確:
基礎數據準確是管理的基礎。基礎數據是指APS中的工藝模型, 包括機器設備、每個產品的生產工序、每個工序可用的設備和節拍時間等。數據採集工作量比較大,但是這部分工作只要組織好是可以做到的。
計劃整體合理:
根據以上基礎數據,APS可以排出一個看起來合理的計劃:
工序順序正確,機器選擇合理排程順序滿足交期優先及先下先排設備負載均衡,在生產工藝允許的情況下,讓機器得到合理的利用正確處理在制品、庫存、不良品數量可以評估每個訂單的交期
車間靈活執行:
在機加工廠,APS所排的計劃是指導性的計劃,不能要求車間完全按照系統所排計劃執行,否則一定執行不下去。車間主任在符合整體進度的範圍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做靈活調整,包括:改變分配的設備、交換加工順序、加工數量靈活掌握等。這些改變是基於現場的經驗而做出的。
如果沒有準確的生產計劃,完全由車間決定做什麼,就很難控制進度與交期,計劃部門和管理人員難以掌握每個訂單的生產時間和交期。
及時準確報工:
由於車間的實際執行與APS所排的計劃有一定差異,如果沒有報工系統的支持,APS在機械廠完全無法執行下去。
機械廠導入MES系統的非常少,但是報工問題又必須解決。PlanMateAPS採用手機APP的方式解決。APS所排的計劃會按照設備班次發布到手機端,不用列印Excel,生產計劃會推送到手機端,工人上班後就可以在手機上看到各設備今天的生產任務,生產完成後只要選擇訂單工序,輸入完成數量就可以完成報工。如果需要調配,例如想換個機器做,或者把明天的單拉過來做,工人可以申請修改計劃,車間主任覆核同意後,修改立即生效。
計件工資管理:
怎樣保證工人會認真報工?要有激勵和強制才會認真執行。
機械廠大都採用計件工資方式,報工數據每月統計,可以用來計算工資。誰操作的哪臺機器、生產了什麼產品、良品/不良各多少,全部有記錄。既然報工數據用來算工資,工人自然會認真對待。另外軟體有自檢糾錯功能,操作中可防呆,可以避免多報、漏報,也節省了人工反覆檢查核算工資的時間。
每日更新計劃:
每日將昨日報工數據讀入APS,按照實際進度調整計劃,做完的移走,未做的後延,緊急的提前。重新發布計劃,手機上馬上可以接受到最新的生產計劃,車間按最新的計劃開始生產。
生產計劃與進度會在WEB上發布,公司其它部門人員可以實時看到每個訂單的預估交期、生產計劃、當前進度,計劃與進度清晰透明。不需要天天打電話催問,也不用總是跟PMC要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