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裡單親媽媽每晚帶刀入睡,有人願提供房子讓母女倆免費住

2020-12-04 中國網教育

從高空俯瞰豫森城,十幾棟停工還沒來得及粉刷外立面的樓體呈現出一大片暗沉的水泥色,就像是烙在鄭州市農業路和沙口路東南角的一塊傷疤,即使是在正午太陽的映照下也毫無生氣。

爛尾的豫森城

10月29日,《河南青年時報》曾以《苦等6年 她們住進爛尾樓》為題,報導了鄭州市豫森城不少購房者因為生活困頓,不得已住進爛尾樓裡展開自救的故事,成為全網關注的焦點。

一位市民看到報導後,主動聯繫豫森城的業主張華(一位帶著5歲女兒在爛尾樓居住的母親),稱願意提供鄭州市內的一套住房,讓她們免費居住。如今,業主們在爛尾樓裡的生活仍在繼續,寒冬將至,他們只能抱團取暖。

「晚上睡覺我會在枕頭邊上放一把水果刀」

11月15日,鄭州今冬集中供暖的第一天,也是單親媽媽張華和5歲的女兒麗麗入住豫森城爛尾樓的第十五天。上午8點,太陽和地面呈40度角照在豫森城2號樓東邊的空地上,張華趁著女兒麗麗還在熟睡,蹲在空地上清洗積攢了一周的髒衣服。

「媽媽,你在幹什麼?」麗麗醒後,趴在2樓的窗臺上,伸著頭往下面喊。張華見狀心中一驚,趕緊丟下衣服跑上二樓。

對於只有5歲的麗麗來說,沒有護欄的樓梯,用單薄木板圍起的電梯井,以及裸露在外的鋼筋都時刻威脅著她的生命安全。即便是把女兒帶下了樓,張華也必須在幹活時緊緊盯著她,因為周邊的工地上遍布鐵釘、木棍等尖銳的建築垃圾。

樓道裡狹窄黑暗,每次上下樓,張華都要緊緊抓住女兒的胳膊

捧著建築工地冰涼的自來水,張華和麗麗進行了簡單的梳洗後回到了她們的「家」。在豫森城2號樓2樓的一個小三室的毛坯房裡,她們將一條軍綠色被子釘在門楣上充當大門,客廳的沙發、茶几、廚房的煤氣罐和灶具讓這裡多了些煙火氣。

昏暗的房間裡,只有充電式的便攜應急燈能發出微弱的光亮。因為這屋子之前是建築工人的臨時住地,幾個房間都安裝了玻璃窗。

軍綠色的被子做大門,幾塊石頭摞在一起當桌子,簡陋的家裡,5歲的麗麗依偎在媽媽懷裡聽著故事開心地笑了

三居室裡朝南的房間是張華母女的小天地,窗臺上擺放著麗麗的照片,記錄她成長的軌跡。兩天前,這個房間又多了一名新成員——一隻剛剛滿月的小狗,麗麗給它起名叫「佩奇」,因為「它太能吃了,像只小豬」。

5歲的麗麗正趴在塑料箱上寫作業。她的家曾是建築工人的臨時住地,幾個房間都安裝了玻璃窗

爛尾樓裡連續半個月的生活,讓這對母女已經對眼前的一切習以為常,她們甚至很「滿意」如今的處境。「原來我們住在這裡,都是在泡沫板上支起帳篷睡,現在一對比感覺更像個家了。」

張華母女是這片爛尾樓最早的「拓荒者」。在經歷了第一次入住爛尾樓的失敗後,上個月月底,張華母女租住的房子到期,因為沒錢續租,她們又搬進了這座爛尾樓裡,成為常住這裡的第一家住戶。雖然有了暫時的棲身之所,但困苦的境遇並沒有改變太多。

白天的日子相對好過,一旦夜幕降臨,張華的神經就繃了起來,她在這裡幾乎沒睡過一次安穩覺。「晚上睡覺我會在枕頭邊上放一把水果刀(長約15釐米),這邊連個門都沒有,萬一有壞人闖進來那我就得拼命了,我得保證我女兒的安全。」

除了壞人,蚊子也是需要防範的。「這裡晚上蚊子非常多,咬得我睡不著覺。已經立冬了,天氣這麼冷,這兒的蚊子能存活下來是真堅強,就像我們一樣。」張華說。

「人氣」越來越旺的豫森城

在張華母女之後,越來越多的豫森城業主開始嘗試入住爛尾樓。

「沒辦法啊,現在經濟壓力太大,養兩個孩子租不起房子了。」王磊來自山東菏澤,2015年,他拿著十年來在鄭州打零工省吃儉用攢下的14萬元,在豫森城交了一套65平方米的小兩居的首付,可苦等6年等來的卻是一個爛尾的房子。

「老家也回不去了,我們現在就跟逃荒一樣,只能在這兒硬撐了。」王磊一邊說,一邊機械地將塑料薄膜釘在牆上預留的窗戶四周,為自己的兩居室做一個可以擋風禦寒的「窗戶」。

天氣漸冷,幾名業主將塑料薄膜釘在牆上預留的窗戶四周,以擋風禦寒

天氣預報顯示,受冷空氣影響,19日鄭州的最低氣溫只有7攝氏度,未來幾天氣溫也將一路下跌。爛尾樓裡,未雨綢繆加緊安裝塑料薄膜窗戶的業主還有不少,祝小勇也是其中的一個。

2015年,還在中原工學院上大學的祝小勇在家人的資助下全款購置了豫森城一套86平方米的三居室,準備當婚房。大學畢業後,祝小勇很快就向感情一直很穩定的女朋友提出結婚的想法。提親時,那張全款購房的認購意向書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婚房就是我對她以後幸福生活的承諾,可是現在我的孩子都會跑了,媳婦孩子都還跟著我租房子住。」祝小勇說,每次提起豫森城的爛尾房,他的鼻子就是酸的。「我感覺對不起妻子和孩子。」

爛尾樓裡如祝小勇這樣的年輕人並不少。王浩拉來了一臺柴油發電機,轟鳴聲中,他嘗試連接水管,將樓下的自來水引到樓上方便生活。「以前誰會接水管啊,這不都是被逼得沒辦法了。」王浩說。

還有一些業主看到建築工地周圍有不少荒地,有把這些荒地開墾成菜園的打算。爛尾樓中,業主們從鄰居成為患難與共的親人,他們甚至培養出了難得的集體意識。

白天,年輕人離開這裡去上班,年齡稍長、退了休的業主就負責白天巡視,防止有人破壞他們的「家」。年輕人則從事更多的體力勞動,比如幫助其他業主安裝塑料薄膜「窗戶」。

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搬進爛尾樓

一名業主告訴記者,現在爛尾樓裡已經住了30多戶了,「如果後期能把水電接上,會有更多的業主住進來」。

「今天的照片能不能選一張給我?」

入住爛尾樓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它的確解決了一部分業主眼前的困境。

在麗麗的眼中,這個連牆壁都沒有粉刷的家是漂亮的,待在這裡也是快樂的。床上的布偶「彩虹豹」和「小粉兔」是陪伴她的忠實夥伴,更何況現在還有了「佩奇」的加入。

麗麗與自己的新玩伴「佩奇」在一起

麗麗每天最開心的時間幾乎都是在這個房間裡度過的,看到女兒已經接納了新家,張華的自責和愧疚就少了一些。

在《河南青年時報》報導了張華母女住進爛尾樓的事件後,她們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昨天一家外省的媒體看到報導也聯繫我了,還有香港的一家媒體正在跟我約採訪時間。」也有很多愛心人士通過新聞報導關注到了張華母女倆的困境,他們來到爛尾樓裡給房間裡裝上了太陽能燈,麗麗可以開著燈在房間裡學習;也有人為母女倆送來了日常生活用品。

還有一名熱心人士願意提供一套位於惠濟區的閒置住房,讓她們免費居住,但張華說,她想再堅持一下……

看到張華的艱辛,一位熱心市民送來了一袋水果

「今天你們給麗麗拍的照片能不能選一張給我?我女兒每年生日都會拍一張照片留念,但是唯獨5歲生日的照片沒有拍。」張華向本報攝影記者提出了個小請求。

2020年1月15日,麗麗5歲生日的前一天,張華的丈夫因心梗去世,麗麗在極度的悲傷中度過了5歲生日,每年生日拍寫真留念的傳統在那一天中斷了。

「現在麗麗快6歲了,明年生日我還會繼續給她拍一張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如今的張華比記者第一次見到時更堅忍了。

官方:如果對接順利,年前會有些消息

11月17日,鄭州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雨,氣溫也隨之驟降。在千家萬戶暖氣入戶逐漸升溫的同時,居住在豫森城爛尾樓裡的人們正面臨著嚴寒的考驗。

「咱們的房子什麼時候能夠動工啊?」業主中有人發出了「老生常談」的一問,可是沒有人能夠回答。

豫森城項目接下來走向如何?如今又有何進展?帶著業主和網友的各種疑問,記者來到了鄭州市南陽路街道辦,見到了金水區大孟砦城中村改造項目指揮部的宋主任。

「現在金水區政府牽頭正在積極和企業對接,企業目前正在對成本進行核算。」宋主任告訴記者,從2018年豫森城全面停工開始,金水區政府就已經介入,並和河南一家本土知名房企進行了積極的對接。但是因為豫森城項目地塊體量較大,又是城改項目,牽扯拆遷安置和豫森集團巨額欠款等問題,所以三方對接過程有些慢。

除此之外,宋主任透露,企業以何種方式進駐豫森城目前也正在商榷。「對於業主最好的結果就是企業全面接盤豫森城。還有就是企業作為代建方,幫助豫森集團把豫森城剩下的工程完成並交付。最後一種方式就是這家企業作為豫森集團的擔保方,從銀行貸出大量資金,注入豫森集團,將資金鍊斷裂的企業救活。」

對於項目何時會有新的進展,宋主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只是提了一句「如果對接順利,年前會有些消息」。(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來源:河南青年時報-東風新聞

相關焦點

  • 入住爛尾樓業主被勸離 單親媽媽不接受安排選擇借宿
    因入住爛尾樓存在安全隱患,11月21日,鄭州市南陽路街道辦組織人員,對入住豫森城爛尾樓的40多戶業主進行勸離。對張華母女來說,那是她們最後一次回「家」。 「住進出租屋我就沒辦法再維權了」 「記者叔叔你好,咱們又見面了。」
  • 雲南昆明「別樣幸福城」:花光一輩子積蓄 我住進了CBD隔壁的爛尾樓
    但現實是,成為單親媽媽後,陳豔春只能繼續背著4000的房貸帶著女兒租房生活。陳豔春帶著女兒住在爛尾樓裡■因為之前的房東不允許女兒帶別的小朋友進入房間,陳豔春的女兒一度很自卑。生活過得飄搖而拮据,能夠落腳的「小家」近在咫尺,她們卻住不進去。但命運仿佛並不懂得垂憐她們,不幸又一次次接踵而至。
  • 房貸還完了房子還沒住上,當心陷入爛尾樓陷阱
    一邊租房住,一邊每月還著房貸,這種狀態長達近10年,如今房貸都快還完了,買的房子卻依然沒有交房。這同樣是筆者同事柴先生買了爛尾樓的真實遭遇。 人生還有比買到爛尾樓更讓人絕望的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拼盡一生,只為一個安身之所,房子幾乎就等同於最重要的資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購房者困於爛尾樓
    樓盤停工致爛尾很常見,但在北京,現房也可以爛尾。作為一個2001年興建的北京東三環豪宅項目,弘燕山水文園在當時遠近聞名。然而,從2020年9月份開始,山水文園五期二段(以下簡稱「山水文園·九御」)8棟樓的120戶業主陸陸續續發現,自己買的房子被查封了。
  • 圍觀爛尾樓業主的悲慘結局,這種情況的樓...
    買到爛尾樓是非常倒黴的一件事,特別是期房的錢已經付了,而房屋建造突然停工,未來能不能拿到房子還是一個謎。那麼2020年爛尾樓的政策是什麼樣的?今天大表哥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全款買了爛尾樓怎麼辦?
  • 業主搬進8年爛尾樓,沒水沒電拾柴做飯,還需要還貸嗎?
    業主們眼巴巴看著停工的樓盤,不知何時才能住進去,萬般無奈下,約30戶業主搬進了毛坯房…… 業主李曉曉(化名),原本計劃當婚房 如今孩子8歲還沒交房,8年來,李曉曉一家每個月都要還2500元左右的房貸。張新夫婦(化名)不堪經濟壓力住進毛坯房,儘管這樣他們也要承擔一個月近3000元的房貸支出,為此夫妻倆經常吵架要離婚。
  • 江蘇八旬翁海口拾荒住爛尾樓十餘載,自稱投資失敗與家人失聯
    記者上到二樓,幾間陰暗的房間裡,堆滿了礦泉水瓶和廢舊塑料、報紙等廢品。其中一個房間的地上,有一個石塊搭的灶臺,灶裡生了火,上面放著一口被燻得烏黑的鍋。在一間不起眼的小房間裡,記者見到了頭髮灰白、瘦骨嶙峋的徐阿公。看到有人來訪,他吃力地坐了起來。「前不久,我不小心把腿給摔傷了,現在依然很痛,幹不了活,只好呆在家裡。」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說這話的人,被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
    在部分人的觀念裡,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是存在缺陷的,甚至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不健康」。然而說這話的人,卻被下面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孩子,你屬於你自己」在節目《少年說》中,一位初三男生上臺演講,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父母很早以前就離婚了,而他由媽媽撫養。
  • 章子怡帶醒寶遊美國農村,農場主淳樸熱情大方,母女倆滿載而歸!
    有錢有閒的章子怡近來的小日子過得可謂十分令人羨慕,錄製完《妻子的浪漫旅行》後,國際章攜手女兒醒寶一起前往美國度假,母女倆在美國的生活著實精彩,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是吃喝玩樂。繼到樂高積木樂園遊玩之後,近日章子怡又帶寶貝女兒醒寶到美國的農村體驗了一把鄉下生活,放眼望去一片平原下只有章子怡和醒寶兩人,好奇心非常強的醒寶充當著媽媽的司機,開起了敞篷拖拉機,母女倆就這樣悠哉悠哉地閒逛著農場。出生在優越家庭的醒寶真是幸福極了,爸媽不用為了生活每天按時上下班,自己可以自由自在地跟在爸爸媽媽身邊。
  •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點點燈光可以明志。正能量發光放熱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時間:2020.11.5地點:山東青島人物:宋女士、女兒事件:身殘志堅、住橋洞以明志起因:身體常年患有心臟病、支付不起房租,拖欠8個月房租不忍心繼續拖欠便搬出來住。好心房東經常幫助宋女士及其女兒。
  • 廣州最大爛尾樓22年後:70歲業主報旅遊團,80歲的努力鍛鍊……
    排除下來,也只有住在山頂別墅裡的開發商胡耀智了。偌大一個別墅區,只有老闆一直住著,其它的別墅裡都住著雞。他想,是老闆看幾個老漢天天坐他家門口吹牛,嫌「不雅觀」。山莊爛尾之後,這座斷了電的龐然巨物依然維持著微弱的秩序。一路沿山往上,到山頂時設有保安亭,盤問每一位想越級往上的生人。最初房子依山而建,越高的房子越貴,山頂東側的房子能臨望湖泊,只賣給香港地區的買家,山頂西側是別墅區。
  • 居民硬著頭皮住進爛尾回遷房,結果八年沒完工!黑龍江這個小區裡一...
    就是這樣一座爛尾樓,包括後來購房的,總戶數可達200餘戶,14個單元基本上全住滿了,居民達到600餘人。這棟爛尾樓在密山可以說是遠近聞名,更諷刺的是,它還被稱為「小區」。這麼多年工程為啥還沒有收尾?開發商哪去了?主管部門的監管又在哪裡?1日,記者來到密山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 為愛情飛蛾撲火 最終卻做了單親媽媽
    在愛情裡,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善始善終,從此一勞永逸。本期故事的主人公單親媽媽貓貓曾有過海枯石爛的誓言,亦曾有過無法忘懷的甜言蜜語,然而,這一切在骨感的現實面前,不堪一擊。相愛時你儂我儂,分開時恨意連連。事隔多年之後,貓貓看著可愛又漂亮的女兒,心中那份怨恨才漸漸釋然。時間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曾以為和女兒的爸爸會成為一輩子的仇人,孰料最終還是選擇了原諒。
  • 張予曦和媽媽夠像了,直到看到闞清子媽媽,母女倆同款眼睛太誘人
    張予曦和媽媽夠像了,直到看到闞清子和媽媽,母女倆同款眼睛太誘人說起張予曦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國民老公」王思聰眾多前女友中最有辨識度的那一個,張予曦在娛樂圈中還是小有名氣的。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張予曦的媽媽因為超高的顏值也備受網友的喜愛媽媽和張予曦兩人簡直就是 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基因是真強大,一樣的優雅高貴,氣質溫婉,即使素顏的樣子也依舊是很有神韻,不同於張予曦具有攻擊性的驚豔美,媽媽更加的溫柔端莊一點,母女倆的顏值真的是絕了,張予曦媽媽得多有福氣啊。但是本以為這母女兩人就夠像了,直到看到闞清子和她媽媽才知道啥叫基因。
  • 鄭州那些身陷囹圄的爛尾樓們,都能否幸運的迎來的白衣騎士?
    地盤說 鄭州房地產行業形象亟待轉變,願鄭州未來不再有爛尾樓,也願我們的樓市能真正被大眾認可。撰文| 李成蹊 《地盤》特邀撰稿人山雨欲來風滿樓。2020年,「爛尾樓」一詞被頻繁推上熱搜。從昆明、南陽、鄭州到全國......一棟棟與城市格格不入的爛尾樓群,宛若矗立在城市繁華上的傷疤,無時無刻不牽動著萬千人的敏感神經。
  • 《未知的餐桌》:伊能靜這一次蹭飯,讓人看到單親媽媽的喜與憂
    她和嶽雲鵬來到了一戶單親媽媽的家庭。伊能靜這一次蹭飯,我們見識到了一個單親媽媽的真實的生活狀態。 伊能靜戳單親媽媽痛處 伊能靜是一個好媽媽和好妻子,這一點沒人否認。她總是喜歡當眾秀恩愛曬幸福,而且還不分場合。在進門得知女主人是單親媽媽的時候,在飯桌上伊能靜又一次戳到單親媽媽的痛處。
  • 西安有2000多座爛尾樓?一些樓盤爛尾近10年,業主仍在還房貸!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爛尾樓都能這麼幸運,據統計,西安大大小小的爛尾樓有2000多座,僅一個區就有500多座。一些樓盤爛尾近10年,業主仍然在還房貸! 所以,西安也曾被戲稱為「爛尾樓的故鄉」! 而這些爛尾樓如今與大西安的發展格格不入,對城市形象的提升影響極大。
  • 舊改裝電梯,每戶該出多少錢,業主:6樓4萬、1樓免費!
    同意難、交錢難 舊改加樓梯首先難在整棟樓業主統一意見,對於住在老舊小區的業主來說,所住樓層越高對電梯的安裝就越積極,樓層越低越反對,原因很簡單
  • 鄭州一爛尾樓業主苦等7年無法進戶 街道辦:原開發商資金鍊斷了
    保安稱,當地政府已為業主安排賓館住下,有的業主還沒去住,金水區政府和街道辦工作人員已現場進行調解。此外,南陽路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原開發商資金鍊斷了,目前在積極引進新的開發商。  JsddzXMG:預售根本無法保障買方的利益,爛尾樓讓買方背了一屁股債,實屬害人不淺  觀察家家中觀察: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難道不是交易的本質嗎?預售制度,就是最大的騙局  旗鳴行508:類似樓盤鄭州太多了,美商置業龍湖一號樓盤同樣蓋了七八年,爛尾!數千購房戶苦等苦盼!多方求助,仍無希望!
  • 濟南爛尾樓調查:山大新苑沒手續就開建被叫停
    最近,爛尾長達十年之久的濟南三聯錦繡苑項目終於進入司法處置程序。這是繼彩石山莊後,又一個終於開始解決的老大難樓盤。但看著別人陸續拿到了賠償款,濟南市民王先生卻忍不住焦慮起來。原來,王先生7年前在火炬東第買了一套房子,但如今也成了爛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