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

2021-01-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5日發表臺灣中華大學教授尹啟銘的文章,題為《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新常態》。全文摘編如下:

日前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部門人士的話表示:「隨著臺灣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該人士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一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展望未來,疫情正夯,美中對立仍將持續,世局動蕩,誰都不敢鐵口直斷;去年該人士已經幾度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失靈,失去社會公信力,現在又勇於就未來常態作如此大膽預測,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至於經濟成長動力來源,依據臺當局去年11月的公布,去年經濟成長率預估2.54%,其中對外貿易的貢獻2.36%,貢獻率高達93%;對外貿易的貢獻又幾乎全部來自對大陸和香港地區的貿易順差。換言之,蔡英文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

自從蔡英文上臺後,堅持「反中」立場,企圖將對大陸依賴分散到其他地方,因此大力推進新南向政策,投下龐大資源。但近5年來臺灣對新南向18國的出口成長率平均僅約0.52%,遠落後馬英九時期8年的4.8%。花了龐大預算,成果卻不進反退,唯一的解讀是無能。

新南向無成,對大陸依賴卻日漸升高。馬英九時期8年對大陸、香港地區佔臺灣出口比重平均40.3%,近5年則升為41.3%,去年8、9兩月甚至衝達46%,創下歷史新高。另外臺商回臺投資創新高應可降低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但馬英九時期8年該比重約為51%,近5年卻增為53%,亦是不降反升,絕大部分在大陸。種種數據顯示如今臺灣經濟依賴大陸已成新常態。

蔡英文執意提升兩岸敵對態勢更將臺灣經濟置於風險頂端。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衝上「萬五」高峰,不過,就在一切看來喜氣洋洋的時候,冷不防被臺灣「財政部」的數字打臉,原來,臺灣的一切經濟榮景都是靠著中國大陸撐起來的?尹啟銘說,蔡當局「反中」、「仇中」是大家都知道的政策,「蔡當局一邊『敵中』、一邊『靠中』吃香喝辣」,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3.33%,其中3.20%來自境外淨需求,也就是貿易的貢獻,其中又大部分來自兩岸貨品貿易順差。換言之,3.33%主要來自大陸因素。這不就是在歌頌這當局經濟成長靠大陸嗎?
  • 2021年是臺灣最後機會?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期間,臺灣學者趙春山表示兩岸若想成功和解的話,那麼今年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在這一情況之下,「臺灣競爭力論壇」於近日正式召開,多位臺灣學者出席該會議。會議期間,臺灣學者紛紛發表個人看法,主要圍繞兩岸關係展開討論。
  • 這一點,蔡英文一直不敢承認,臺灣經濟全靠大陸
    導讀:最近有報導稱,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動及新型貿易法的改動,臺灣的經濟逐漸上升。有關臺灣經濟增長有很多的說法。最多的說法是臺灣的經濟依舊是靠大陸維持與幫助,才會逐步的攀升。目前位於亞洲前四。目前臺灣內部官員表示:隨著臺灣內部投資導致資本經濟擴張,除非全球經濟出現特殊情況,否則臺灣經濟增長會持續高於全球平均指標,以及位於亞洲前四將變成一種常態。這種言論讓大家認為這位臺灣官員的設想非常大膽,面對他的說法,如果不是專業人士,那麼會徹底相信有關他存在刻意誤導大眾的報導。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事實上,臺灣依靠大陸,大陸也需要臺灣,兩岸經貿相互依賴才是真相。 首先,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自本世紀初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兩岸貿易規模迅速擴張,大陸開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據統計,2020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高達1277.3億美元。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
    文 / Becky2021-01-13 11:36:02來源:FX168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
  • 美國想打「臺灣牌」?經濟對話是作秀,打壓中國大陸才是真實目的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 「大陸需要臺灣」,「靠氣質打病毒」,臺瘋言瘋語炫優越何時休?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在2020年經濟成長率2.54%,成為世界經濟體第一名,其中關鍵在於臺灣「脫離中國(大陸)」。 如此論調,實屬匪夷所思,沒想到民進黨居然有更驚人的回應,「這證明了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
  • 臺當局清查學者赴大陸計劃
    島內高等學府的學者們最近「談『陸』色變」。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內政部長」葉俊榮和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赴大陸講學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在此敏感之際,又有媒體爆料稱,臺「教育部」要求公立大學限期呈報因公派員赴大陸的計劃,引發外界對「教育部」刻意清查的聯想。
  • 在臺灣「有志難伸」 臺青年對大陸的邀請怦然心動
    原標題:在臺灣「有志難伸」,臺青年對大陸的邀請怦然心動英媒稱,中國大陸福建省準備邀請至少1000名臺灣學者到當地大學教書,消息傳來,卻造成了不少臺灣年輕學者心內的掙扎。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民進黨當局的統計機構最新發布預計結果稱,臺灣民眾的人均GDP將會在今年第1次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的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如此進行高調宣傳,就是對外聲稱他們"執政有方"。民進黨及其他綠營人士甚至大肆吹噓到蔡英文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因為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有了今天台灣經濟建設的"輝煌"。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2020年大陸攻臺」作者澄清 臺灣人別以為我瘋了
    他還透露,大陸將在2020年發動攻臺,該說法是引自臺灣的「國防白皮書」。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認為,大陸正在進行國防改革,得要等到軍隊組織改革完成後,犯臺勝算才會提高,因此在中共建政100年也就是2049年,解放軍的犯臺概率絕對比2020年高。
  • ...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
    文 / 冷靜2020-10-13 21:22:12來源:FX168 【臺灣間諜13年領160萬新臺幣間諜經費】臺灣間諜機關運用人員施正屏,從2005年到2018年,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搜集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
  • 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提問: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中新網1月13日電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是廣大臺胞的重大利好。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臺灣地區未能加入RCEP,經濟會受到影響?
    這一協定一旦籤署,就能涵蓋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要知道臺灣地區與RCEP成員國都有貿易往來,但是臺灣地區卻沒有加入這一協定。但是民進黨當局推動的所謂的「新向南」政策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有學者分析,RCEP的實施會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影響巨大,會把臺灣地區「經濟邊緣化」。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首先,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上修原因並非投資或消費大幅增長,而是出口超預期。根據臺當局公布的數據,去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年增率3.4%,有力拉動整體經濟增長。然而,事實是臺灣產業發展不平衡,經濟高增長主要拜資訊電子業所賜。若把資訊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這兩類排除重估,2020年前10個月臺灣出口年增率會跌到負10.1%,說明大多數行業出口面臨衰退。
  • 2020是統一臺灣關鍵點?臺嘉賓與大陸專家激烈討論
    原標題:今天上午,環球時報年會臺灣嘉賓與大陸專家展開激烈討論今天(12月21日),《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在北京舉行。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本次年會。但羅援也表示,臺灣也有一個確定因素,即不管臺灣哪個政黨當選,絕對不敢公開宣布「臺獨」,因為敢宣布「臺獨」,就意味著它的死亡。「前段時間蔡英文說,統一不是臺灣的唯一選項,我跟了一句話,統一必須是臺灣的唯一選項,而和平統一才未必是統一的唯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