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食蟻獸的30個小知識

2020-11-24 騰訊網

1. 大食蟻獸以舌頭聞名於世。它的舌頭有大約61公分長。這可比你養的貓都長。

2. 大食蟻獸的舌頭上有細小的倒刺,可以鉤住食物。作為一個額外的秘密武器,它們的唾液特別粘。這二者的組合使得獵物幾乎不可能逃脫。

3. 大食蟻獸的舌頭每分鐘可以在口中迅速伸縮150次之多,每秒鐘超過2次。

4. 大食蟻獸的主要食物是白蟻。雖然它們定期也會吃螞蟻,但是白蟻才是它們的首選。

5. 食蟻獸還會吃一些柔軟的水果作為輔食,比如說芒果和木瓜,如果它們能撞見的話。不過「食芒獸」聽起來不如食蟻獸那麼真實。

6. 它們每天會吃掉35000隻螞蟻和白蟻,這麼算來一個月要吃掉100萬隻!這個數量和德州奧斯汀的人口總數一樣了;或者是愛爾蘭的都柏林;每個月都被同一種生物吃掉。

7. 大食蟻獸沒有牙齒。不過它們的口腔中有硬板,能將被舌頭粘入口中的螞蟻和白蟻碾碎成醬,然後再吞下去。

8. 它們每次只會在一個蟻巢進食2分鐘。原因有二:首先,白蟻的兵蟻大概需要這麼久才會反應過來老家被舔要開始反擊了。其次,這能讓螞蟻有時間恢復種群數量,這樣大食蟻獸就能一直有著穩定的食物來源。就像是一個食蟻獸農場一樣。

9. 大食蟻獸用指關節行走,就像大猩猩一樣。這樣可以幫助它們保持爪子的鋒利。它們的爪子是用來挖掘和防禦的。

10. 大食蟻獸有著鋒利的爪子以及巨大強力的前肢,這使得它們挖開白蟻巢和厚重的朽木跟玩兒一樣,輕鬆就能吃到大餐。

11. 由於爪子巨大,前肢強壯,人們經常認為大食蟻獸和熊有著血緣關係。雖然它們的體型和熊一樣強悍,但是它們和樹懶是親戚——都沒熊那麼恐怖。

12. 它們的力量是一種強大的防禦。大食蟻獸會用後腿站立起來,然後用它們的爪子猛擊敵人。一擊足以讓美洲虎或者凱門鱷斃命,這二者都是大食蟻獸棲息地的頂級獵食者。

13. 大食蟻獸的打架能力如此了得,有一些國家會將其認作是危險動物,告知人們在野外不要靠近它們。

14. 2007年的時候,阿根廷一個動物園的飼養員被大食蟻獸胖揍了一頓並且開膛破肚。這隻食蟻獸要麼把他當成作自己孩子的威脅,要麼就是在保衛自己的領地。無論如何,它們都能要人命。

15. 大食蟻獸會把孩子背在背上。不僅因為它們是體貼的家長,還因為這樣也會讓母親顯得很大隻,讓其他想攻擊體型如此大的動物三思而行。

16. 大食蟻獸的平均體長大約2米,但它們毛茸茸的長尾巴就佔了一半。

17. 它們的尾巴在夜間可以當做被子來保暖。在白天又能保持涼爽。在它們睡覺的時候,尾巴就是一個隔熱器。在它們遭遇捕食者的時候,尾巴又能當做一種偽裝來躲避捕食者。

18. 大食蟻獸是所有哺乳動物內體溫最低的。它們常規體溫在32.7攝氏度。因此,它們有著更緩慢的新陳代謝,這對於這種主要吃蛋白質,缺乏碳水攝入的動物來說很有用。

19. 全球14個國家中都生存著大食蟻獸,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和阿根廷。

20. 曾經烏拉圭、瓜地馬拉、貝里斯和薩爾瓦多也有過大食蟻獸;但是人們認為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和過度獵殺(為了它們的毛皮),它們被迫從這幾個國家中遷徙走了。

21. 歐洲在18世紀初買回來了第一隻大食蟻獸,當時的科學家認為所有的大食蟻獸都是雌性的,而它們長長的嘴部是用來啪啪啪的。

22. 大食蟻獸的視力很差。它們看不出幾種顏色,而且也看不了多遠。不過,它們的嗅覺靈敏度是人類的40倍還多。這比有些狗都要強。

23. 大食蟻獸已經存在大約2500萬年了。而且它們比一些在恐龍滅絕之後最恐怖的動物都要活得久,其中有劍齒虎,還有3米高的恐鳥。

24. 即使它們有著相同的飲食和相似的生活習性,但大食蟻獸、非洲食蟻獸和針鼴鼠都是完全獨立進化出來的。非洲食蟻獸和河馬以及豬的血緣關係更近,而針鼴鼠則和鴨嘴獸是親戚。

25. 動物園裡的大食蟻獸的飲食被改變了。畢竟要在一個地方養很多螞蟻就是自討苦吃。而且成本昂貴,也很難維護。通常飼養員會模擬蟻巢,在其中放上昆蟲和果醬供食蟻獸舔食。他們最愛將食物藏在木頭中。

26. 大食蟻獸會定期洗澡。雖然通常的理論是它們可以洗去掃蕩蟻巢後在自己身上撕咬的兵蟻或白蟻,但我們也不知道對不對。正如之前提到的,被關在籠中的大食蟻獸不會經常接觸蟲子,但是它們也會洗澡。這可能和散熱機制有關,或者它們喜歡自己的皮毛潔淨。誰知道呢,或許大食蟻獸就愛洗澡呢。

27. 大食蟻獸會遊泳。事實上,它們是遊泳小能手,有的甚至能順著河遊出好幾英裡遠。

28. 它們不會跑,而是像馬一樣疾奔。速度也非常快。大食蟻獸的最快時速可以達到49公裡/小時。作為對比,博爾特的世界紀錄也不到45公裡/小時。所以它們跑起來可比你快多了。

29. 希皮博人(秘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相信大食蟻獸有神秘的力量,它們是叢林中的騙術師。根據傳說,大食蟻獸騙美洲豹交換皮毛,然後就沒再換回來。所以現在所有的美洲豹其實都是大食蟻獸,而大食蟻獸其實是美洲豹。

30. 大食蟻獸的學名是「Myrmecophaga Tridactyla」,意思是「用三根手指吃螞蟻」。不過,大食蟻獸的每個爪子上卻有5根手指。爪子上的4根還有一個小肉球。這個錯誤源自於第一眼看過去,爪子上的3根要比第4根大很多,留下了大食蟻獸只有3根手指的錯誤印象。

滿30送1. 1969年,古怪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被人們拍到在巴黎遛自己的寵物大食蟻獸。對此真的是無需多言,除了扔麥~(La da da da dahh, it's the motherfxxking D-O-double-G, La da da da dahh, you know I'm kneeling before Mr. Dali~)

本文譯自 thefactsite,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山東引進首對大食蟻獸
    新華社濟南3月24日電(記者魏聖曜)濟南海關近日對來自南美洲國家蘇利南共和國的一雌一雄兩隻大食蟻獸完成現場檢疫,這是山東省引進的首對大食蟻獸。它們將於4月份通過隔離檢疫後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與遊客見面。  據濟南海關介紹,經臨床觀察,這對平均年齡2歲半的大食蟻獸精神、呼吸、飲食、運動正常,未見染病症狀。
  • 這個端午,和大食蟻獸雙胞胎有個「約會」
    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正式亮相,大小遊客們可以近距離觀察小「神獸」們的生活狀態。如果擔心天氣炎熱,也可以找一處室內樂園玩個一整天,輕鬆遛娃。 新看點:探訪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首次展出的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公一母,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
  • 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廣州亮相
    6月10日,亞洲首例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在廣州與遊客見面。當天,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
  • 廣州現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
    大洋網訊 廣州出現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6月10日,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市民遊客見面。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動物幼兒園看到了目前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據悉,該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公一母,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
  • 大食蟻獸襲人致死引發關切
    原標題:大食蟻獸襲人致死引發關切  食蟻獸通常給人性情溫順的印象,一些人甚至把食蟻獸當寵物飼養。不過,研究人員新近公開近幾年間發生在巴西的兩起大食蟻獸傷人致死事件,引發公眾對於這種貧齒目哺乳動物棲息地喪失、人類與之接觸風險增加的關切。
  • 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亮相了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 南方+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已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繁殖成活大食蟻獸
    【深圳商報訊】(記者 施平 通訊員 李木生 黃顯達 文/圖)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土生土長的大食蟻獸已一歲多了。目前它已長大成「獸」,完全可以獨立生活。這是該園自1993年開園以來首次繁殖成活的大食蟻獸。 據悉,這隻一歲多的大食蟻獸於2015年4月在深圳野生動物園出生。
  • 我所認識的大食蟻獸
    河南商報小記者  中原區互助路小學北校區三(3)班 馮宇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大食蟻獸嗎?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認識它吧。  先告訴你們目前有四種食蟻獸,它們分別是:大食蟻獸、中食蟻獸、小食蟻獸和侏食蟻獸。
  • 長隆「好生養」: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產自廣州還湊個「好」字
    近期,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繼考拉雙胞胎、熊貓三胞胎之後,再創繁育奇蹟,這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還恰好是龍鳳胎,用民間的說法是:女、子,湊個「好」字。
  • 大食蟻獸落戶鄭州市動物園
    早在11月13日,經過3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四隻從蘇利南遠道而來的「貴賓」——大食蟻獸順利抵達鄭州市動物園。在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嚴密監管下,按照檢疫要求實施為期30天的隔離檢疫。日前隔離檢疫期滿,鄭州檢驗檢疫局給鄭州市動物園籤發了此批四隻食蟻獸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酷酷的大食蟻獸將在元旦之前與廣大遊客見面。
  • 天津動物園新秀大食蟻獸亮相
    原標題:大食蟻獸亮相 為了防止投餵和驚嚇,大食蟻獸的獸舍特意安裝了玻璃幕牆。張 立 韓克嘉 攝   天津動物園又引進一種新的珍稀動物,來自烏拉圭的一對大食蟻獸空運到津,自昨天開始在該園小動物館亮相。   據了解,生活在南美洲的大食蟻獸,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目錄。天津動物園引進的這對大食蟻獸,年齡均為3歲。該園上月特派2名飼養員,到擁有大食蟻獸的北京動物園學習飼養經驗,並引進和掌握了新食譜。
  • 石家莊動物園又來新朋友 國慶可看大食蟻獸(組圖)
    石家莊動物園國慶前新引進的大食蟻獸    河北新聞網9月23日訊(記者常方圓)外表呆萌實際兇悍的大食蟻獸、馬來西亞版「大熊貓」馬來貘、「乾脆麵君」的尖嘴兄弟南浣熊    大食蟻獸落戶兩棲爬行館:別笑話我沒牙,我可不好惹    頭細長、眼極小,穿著華麗的黑白系皮草「外套」,看起有些來怪模怪樣的大食蟻獸,這還是史上第一次亮相石家莊動物園。
  • 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亮相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活動當天,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首次展出的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公一母,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哥哥」除了體型比「妹妹」稍小一點,毛色相對也會比較淺,耳朵則比「妹妹」要寬一點。據保育員介紹,這對大食蟻獸是龍鳳胎,在2020年3月3日出生。
  • 重慶動物園首次引進樹懶和小食蟻獸
    新華社照片,重慶,2020年9月30日重慶動物園首次引進樹懶和小食蟻獸9月30日,遊客在重慶動物園觀看二趾樹懶。當日,重慶動物園「可愛動物區」的二趾樹懶和小食蟻獸正式與市民見面,這是重慶動物園首次引進二趾樹懶和小食蟻獸。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這是9月30日在重慶動物園拍攝的二趾樹懶。這是9月30日在重慶動物園拍攝的小食蟻獸。
  • 大食蟻獸順利繁育展出 首例還是龍鳳胎
    6月10日,經過飼養員3個多月的精心照料,亞洲首例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龍鳳胎寶寶在廣東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與遊客見面。在園區幼兒園展館,大食蟻獸媽媽馱著兩隻雙胞胎幼崽緩緩走到大家面前,兩隻慵懶的寶寶眯著眼睛趴在媽媽背上,憨態可掬。 這對大食蟻獸龍鳳胎於2020年3月3日出生,大食蟻獸懷孕一般是單胎,寶寶剛出生重約1200到1500克,而這對雙胎的雄性大食蟻獸的出生只有900克,雌性大食蟻獸則稍重一點,體型都比單胎的幼崽小。兩隻幼崽毛髮已經長齊。
  • 大食蟻獸雙胞胎、巴西貘「琦琦」……長隆屢迎「新生報到」種群...
    活動當天,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首次展出的雙胞胎大食蟻獸是一公一母,儘管是雙胞胎,但還是可以從一些外形特徵去區別「兩兄妹」。「哥哥」除了體型比「妹妹」稍小一點,毛色相對也會比較淺,耳朵則比「妹妹」要寬一點。
  • 食蟻獸中挑剔的小食蟻獸,幾乎只吃白蟻,遇兇猛行軍蟻卻害怕後退
    在食蟻獸中,大多數人都只認識大食蟻獸,因為大食蟻獸外形非常獨特,它的前肢像「大熊貓頭」,像兩種動物結合的外形,實際上在食蟻獸中還有小食蟻獸,和大食蟻獸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小食蟻獸和大食蟻獸是食蟻獸組成主要部分。
  •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
    南美怪獸--大食蟻獸。長相怪,眼睛、耳朵小,腦袋就像和頸部連在一起的細長圓管子,圓管前部有個小孔,就是它的嘴巴。舌頭長,大食蟻獸沒有牙齒,但有一條靈活自如的長舌,長約60釐米,1分鐘內可伸縮160次以上,還會分泌許多黏液,輕而易舉地粘住螞蟻等食物。是爪子利,彎曲如鐮刀,不但可以做挖掘工具,也是最佳的防衛武器。由於其前爪長而彎,所以它們在行走時前掌不著地,而以指背著地,一瘸一拐,步法奇怪。
  • 大食蟻獸安家鄭州市動物園,周末約嗎?
    記者了解到,這批遠道而來的「客人」,正是來自南美洲蘇利南的大食蟻獸,系河南省首次引進。昨天,為期一個月的隔離檢疫期已滿,「怪萌」的大食蟻獸正式與遊客見面了。  【現場】新來的「怪獸」到底長啥樣?  昨天,記者終於在鄭州市動物園見到了傳說中的大食蟻獸。
  • 大食蟻獸龍鳳胎亮相廣州
    當日,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大食蟻獸龍鳳胎與遊客見面。這對大食蟻獸龍鳳胎於2020年3月3日出生,大食蟻獸懷孕一般是單胎,出生體重約為1200克至1500克之間,但這對雙胎的大食蟻獸出生體重都只有900克左右。大食蟻獸主要棲息地在美洲,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