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煙花綻放奧運大揭秘
開幕式煙花江西產品佔七成 生產量是要求量的2.5倍
核心提示:8月8日晚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除了精彩的節目表演,給國內外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數綻放在北京上空的七彩煙花了。
12時10分,當胡錦濤總書記宣布第29屆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時,北京的天空頓時綻滿了絢麗的煙花,除了鳥巢上空和四周,天安門、永定門、北海、什剎海、奧林匹克公園五個串聯起北京中軸線的地點上空,也先後開出紅黃綠藍紫的牡丹花,那是代表著奧運的顏色。而這五個點的煙花均來自江西李渡。9日,從江西趕赴北京燃放煙花的負責人向本報講述了我省李渡煙花綻放於北京奧運上空的前前後後,據說,在奧運會開幕前半個小時,天安門燃放點的焰火表演就差點取消。
競標:
花樣創意怕洩密未形成文字
每一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令觀眾的期待指數絲毫不亞於對奧運賽事的期待,2004年8月13日,第28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在奧林匹克主體育場舉行,開幕式上,由火焰組成的五環在會場中央的水池中熊熊燃燒,這一幕曾給我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煙花會如何綻放?懸念一直留到了開幕式的當晚,吊足了觀眾的口味。儘管如此,2007年下半年開始,煙花的選擇已經成為奧運會運營中心的一項重要籌備工作。
「奧運會運營中心開始招標後,參加競標的有來自全國的30多家煙花公司。」李渡煙花集團總經理助理侯忠平說,奧運會運營中心考量和選擇企業的指標首要是煙花的質量,其次,要能夠不折不扣地完成運營中心的創意。經過激烈爭奪,我省李渡煙花、湖南瀏陽的熊貓煙花和河北的安平禮花在競標中勝出。之後,勝出的三家單位和奧運會運營中心籤訂協議,保密成為協議的一項重要內容,「保密首要考慮的是安全,同時也怕企業洩漏太多的細節,那樣就沒有懸念了。」侯忠平說,為了做到保密,奧運會運營中心在召集廠家傳達煙花創意時,甚至沒有將創意形成文字下發到廠家,而是將創意做成動漫的形式供廠家負責人觀看,為的也是防止廠家不慎將創意流傳到外界。
因為長期從事煙花製造工作,那次去北京開會的10多個李渡煙花人,一下子便將他們所要執行的創意記住了。
生產:
從原材料商到奧組委的層層責任狀
協議籤訂後,今年3月份,煙花廠家真正進入了緊張的備戰。3月28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奧運會專用焰火產品驗收規則》,這份長達近10頁紙的北京市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對奧運焰火的各種指標做出詳細規定,在鳥巢上空燃放的煙花要求做到微煙無屑。
李渡煙花的燃放點雖不在鳥巢,但是,為了達到奧運會運營中心的要求,廠家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原材料選購,「幾乎是不計成本,從全國各地選購最好的原材料。」侯忠平介紹,發射藥等原材料都是從湖南、黑龍江等省市的軍供廠購進,一旦與供貨廠家進行合作,雙方都需要籤訂產品質量承諾書,每項材料都要經過質監部門的嚴格檢測。而這還僅僅是第一層責任狀。
侯忠平說,為了生產奧運焰火,李渡煙花專門將一個分廠用來生產,300多號奧運焰火製造人員在進入工作之前,都通過了省公安廳的政審,而且與廠家籤訂保密安全協議,「此外,副總對總經理負責,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董事長對奧組委負責。」為保證工作的萬無一失,責任狀層層如此籤訂。
北京質監局派人駐廠當監工
奧運焰火生產的半年,是李渡煙花廠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半年。那半年,廠裡面還多了幾個特殊的工作人員,他們來自質監部門。
侯忠平介紹,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北京市質監局委託宜春市質監局和進賢縣局進駐廠家全程監督煙花的生產。在南昌市質監局下發的一份文件中明確了進駐工作人員的職責,四個監工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對專供產品的原輔材料、產品生產過程質量安全、產品出廠檢驗等進行監控,而且,為做好這份工作,監工們每天都必須做好巡查記錄,寫工作日誌,如果發現嚴重違規行為,將上報省局。
據介紹,質監部門在驗收這些煙花時有兩種方法,其中一項驗收方法是跌落試驗,即將抽取的產品從12米高度自由落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再觀察產品是否產生燃燒、爆炸或者箱體漏藥現象;另一項驗收方法是高溫抗燃爆試驗,將生產好的禮花彈放置在75攝氏度的烤箱內,檢測禮花彈的耐熱抗燃性能。
燃放:
有線無線電話同時發布號令
奧運會的7年籌備,只為那16天的奧運賽事的順利進行,同樣,奧運煙花緊張的半年生產,只求煙火在奧運之空順利而美麗的綻放。
8月8日晚12時10分,當胡錦濤總書記在鳥巢鄭重宣布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後,北京的天空頓時成為煙花的海洋,場內場外的觀眾激動地欣賞煙花釋放的激情和美麗。在開幕式上,李渡煙花廠負責天安門、永定門、北海、什剎海、奧林匹克公園五個陣地的煙花燃放,「在胡書記宣布開幕的話音剛剛落下,我們就按下起爆器。」李渡煙花燃放公司經理黃雲亮介紹,煙花花樣如何燃放事先都已經編進了電腦,在現場操作的工作人員都持有一部無線對講機,所有人都進入該對講機專設的一個頻道,只要有一個人講話,其他人都能聽到。在燃放時,一致聽從運營中心的總指揮。而在每個陣地,都還有一部有限電話聽候號令。
「為了不錯過一句話,我們有的陣地提前半個小時拿起聽筒等待裡面傳來指令。」黃雲亮說,我省李渡煙花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燃放的第一個花樣是牡丹花,並且先後按照紅黃綠藍紫燃放了5發,每一發停留的時間為4秒,這5種顏色代表著奧運五環。而且,在同一個時間裡,五個燃放點燃放的是同一種花樣,「一開始每發間隔較長,後面越來越短,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濃彩、熱鬧的氣氛。」
我省煙花花色品種佔總量7成
在一份由北京開閉幕式焰火團隊專家組組長趙家玉籤字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燃放焰火匯總表上顯示,我省李渡煙花廠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燃放了包括菊花、錦冠、空中瀑布、鈦花雷等100個品種,此外,還有150個品種的煙花組合。據統計,開幕式上共燃放煙花16038.8公斤,其中我省煙花量為10100公斤。閉幕式上,600個品種裡面,我省煙花為300個品種。
而這份總結性的材料,充分高度評價了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煙花的燃放效果,開幕式焰火從原材料選擇、藥劑組成、產品的結構、發射方式入手,重點解決了常規焰火燃放時煙大、可吸入物質多和氣體汙染環境等諸多問題,體現了綠色奧運;開幕式焰火通過科技立項研究,完成並運用了空氣(無火藥)發射晶片焰火彈、無煙/微煙焰火和無殘渣焰火、延時增效和防潮焰火等高新科技技術,體現了科技奧運;從永定門—天安門—什剎海—北土城—鳥巢水系—鳥巢東北門,跨度15公裡,實現了在首都中軸線大跨度燃放焰火的美好願望。而「五環」、「腳印」、「笑臉」動態空中焰火組圖技術,開創了在奧運會開幕式上應用的先例。
開幕式前半小時天安門燃放點差點取消
拿著這份得到北京專家組充分肯定的三頁紙,侯忠平說,期間也經歷了不少的波折。
侯忠平介紹,在從籤下協議書一直到開幕式之前,前後四次接到奧組委運營中心的通知,要求改變花色品種、規格、需要延長或者壓縮燃放時間等,開幕式結束後,李渡煙花負責人打趣地問奧運會運營中心領導人,接下來的閉幕式、帕運會開閉幕式需要的焰火是不是不會再有變動,沒想到,得到的答覆卻是「現在還說不定」,讓李渡煙花人再次緊張起來。
而在奧運會宣布開幕的前半個小時裡,因為天安門廣場及四周聚集了數萬為奧運會加油的市民,奧運會運營中心怕出安全問題,臨時通知李渡煙花燃放負責人,要做好取消該點燃放的打算。「因為之前我們已經演練過多次,產品檢測也沒有任何問題,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侯忠平說,最後,他們向運營中心作出承諾,保證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天安門燃放點的煙花得以燃放。
侯忠平說,雖然天安門的圍觀市民很多,但是燃放陣地距離市民有200多米,距離燃放指揮點也有100多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在安全範圍之內,這是他們敢於作出承諾的重要原因。
用一噸要生產2.5噸
談及此次奧運焰火的生產成本,侯忠平沒有直接回答,「我們沒有計較經濟利益,這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他說,在成功競標後,廠裡也就沒有將奧運焰火的生產當作正常的生意來做。
侯忠平介紹,為了做好後期的檢測工作,公司花10多萬元購買了一臺跌落檢驗架,產品是按照運營中心要求的2.5倍的量來生產,「因為質監部門檢測要抽取每個品種的30%的量來檢驗,之後還要除去7月16日和8月2日的預演量。」剩下的焰火,在7月11日、7月30日、8月20日和9月3日分四次用警車押運至北京。
此次焰火表演總長度整整超過16分鐘。李渡煙花董事長鄧慶茂在奧運會結束後曾對媒體透露,全部4萬多發煙花產品的價格為400萬元左右,加上為了發射煙花而製造的一些特殊的設備總共價值在1000萬元左右。對於參與到奧運開幕式的煙花廠家來說,這是一個榮譽甚於利益的生意。「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是對於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提升。」鄧慶茂表示。 文/記者邱佩君、實習生李慧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