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文章,讀了一些書,也有很多媽媽找我探討玩具,所以不如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分享給大家,這樣比我的多多寶寶還小的寶寶的麻麻就可以參考了。本系列文章是結合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和我寶寶以及我周邊寶寶的實際使用情況撰寫。希望能對你有益。
先來說說我所推薦的玩具用品的消費水平。(以下灰色文字部分同第一篇文章,可略過直接看下文)
我現在居住在上海,對於寶寶的事情的消費觀,算是很普通的平民消費,品牌的非品牌的,貴的便宜的都有買。
我不太認同那些「一定要給寶寶最好的」觀念,因為凡是有這樣觀念的人,其實她在寶寶身上的開支已經超過了自己家庭的實際經濟能力。不然,那就是普通消費。
北上是我們國家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了,如今無數的25-40歲的人被房貸的重擔壓彎了腰,沒有什麼儲蓄,月月計劃經濟。這種情況下,沒必要什麼都要給孩子買最貴的。大人的生存權生活權也是需要存在的。
而我的粉絲的另一部分,來自三四五六七八九線城市,這些城市的經濟收入水平更低一些。很多年輕人新組建的家庭更是沒有大的儲蓄。水滴籌上看到的那種生病拿不出來錢的尷尬,讓我一直覺得大家平常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消費。不要追大流的給孩子高消費。
前幾天看到一個來自老家的水滴籌信息,女主人生病,5萬塊拿不出來,家裡無房產有車子,家裡一直租房子住,3個孩子其中2個大的在讀私立學校。我當時看到這個,第一反應就是這樣的經濟水平,沒必要讀私立。畢竟私立的開銷更大一些。
好啦,說以上這麼多,我想說的無非就是,雖然我們每個人都疼愛寶寶,但是真的不支持不提倡為了寶寶高消費。愛寶寶,首先愛自己,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另外愛寶寶也要保證家裡有起碼的應急的錢,不然很尷尬。
再來說說我為什麼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美國兒科學會(AAP,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學會的宗旨是:幫助所有嬰兒、兒童、青少年、年青人達到最佳的生理、心理、社會健康狀態。
成立於1930年,非營利組織,成員已經超過有66000名兒科醫師,兒科醫療專家,小兒外科專家等。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兒科學術出版體系。會不定期的制定比較權威的兒科疾病預防策略、診療指南。提供兒科醫療服務,進行兒科醫學研究,為兒科醫師進行培訓,對大眾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是其成果之一。
好啦,言歸正傳
本系列文章中,凡是美國兒科學會的東西全部是黑白框的圖片,包括動作能力特點和適合玩具。
和1歲以下小寶寶相比,1-2歲的寶寶大小動作能力有非常大的進步。所以,有更多的玩具可以陪伴他們。
我家寶寶喜歡下圖這套圖畫書,在之前的文章裡也寫過,身邊認識的很多同月齡寶寶有購買,淘寶就可以搜索到
我家房間有面大鏡子,寶寶很喜歡照鏡子,和鏡子裡的自己玩耍
另外,手機裡裝了親寶寶APP,寶寶每次看到自己的視頻和照片,就特別激動(有的麻麻可能回介意寶寶玩手機,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手機不感興趣,無非就是想有人和她/他互動而已,不會手機上癮的,每次玩耍不要超過15分鐘就好了,保護眼睛)
帶蓋子的瓶子罐子是寶寶特別喜歡的。
他們會觀察到大人擰開的動作,然後模仿,剛剛12個月的時候眼手協調能力還不夠,等到18個月已經很熟練,筆帽也能自如的蓋在筆上。
尖銳的物體比較危險,玩耍筆一類一定要注意安全。
目前還不是有意事的玩,但是會模仿,比如用錘子砸核桃。
我買過一套廚房用品的仿真玩具,寶寶太小,不太懂。
買過一套掃把/拖把,大人打掃衛生的時候寶寶會跟著模仿。
特別喜歡,尤其喜歡觀察他們的運動,通過玩小汽車可以與人有很好的互動。
發揮主觀能動性,家裡這類東西特別多
杯子/碗/桶/框子
會吐沫沫的向日葵是我家寶寶的最愛,買過一套比較貴的,很多種玩法的日本玩具倒是完全bu 被喜歡。
剛會走路的時候喜歡抱著走,走路特別熟練以後就喜歡踢,還有模有樣的。
我買了室內蹦蹦床。剛買的時候寶寶大概14個月,還不會蹦,進去就是趴著或者坐著,後來進步非常大,自己蹦,自己跳,跟著音樂,還有配合手部的動作。
能不能蹦和寶寶自己的大運動能力有很大關係,我身邊有比我寶寶大1和5個月的兩個寶寶,都不會雙腳離地跳躍,所以也不會玩這個。
我買這個,就是覺得可以鍛鍊寶寶的彈跳和平衡感,還有很重要一點,消耗這個運動小健將的體力。下圖是我家的實景拍攝。
這個蹦床尺寸略大,價格不到200,還挺結合,100多斤的大人也可以蹦。
最近肺炎疫情,寶寶生活在老家,老家農村有廣闊天地讓他玩耍各種車。
這個扭扭車是他最喜歡的一個。一定不要輕視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有一天我帶著他開著這個,有倒車,他就學會了,經常自己一個人倒車。還表演放開把手的玩法,就是自己用力蹬,然後靠著慣性滑行的時候,雙手放開把。
還有某一天我們把車翻過來,查看了下輪子,他立馬學會了自己把車翻過來,玩輪子。
這個小的滑步車,剛開始不是特別喜歡,最近玩的比較溜。可能和他日漸提高的能力有關。
這個摩託車和吉普車,純粹是因為老家有空間,才可以存放和玩耍。如果沒有空間,可以忽略。
這種車子不太適合城市,一是大部分家庭房間面積不大,放不下,或者玩不開,拿到戶外又真的費力和麻煩;二是就算家裡夠大可以玩的開,樓下的鄰居會遭殃,太吵了。
我家寶寶的這兩個大型玩具,都是他的哥哥以前買的,而且在農村,我們有一個大大大的房頂可以肆意的玩耍。
沒有刻意玩過。
有一個會跑的小老鼠玩具,有繩子,寶寶拉著玩。
同前面說的大小不一的娃娃,我家寶寶不喜歡。這段時間在老家的生活倒是發現他喜歡小狗,所以打算疫情結束以後,給他養只小狗一起玩耍。
這個功能的玩具,我目前還沒有刻意買過。都是之前的有音樂功能的玩具在玩耍。
我家寶寶喜歡唱歌,尤其牡丹,隨便拿著一個柱狀的東西他就可以當作話筒,開始唱牡丹。
後面,我準備買一個那種類似跳舞毯的東西(我比較看中運動的協調性,在運動中玩耍)
目前有在玩耍,還可以往牆上畫。
等到疫情結束,淘寶賣家正常營業,我準備買一個可以貼在牆上的畫版,隨便他畫。
已經過了玩這個的年齡。以前買過。在0-1歲的文章裡有。
會自己隨便拿著一個片狀的東西當作電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
很多我們覺得無聊的東西,小朋友特別喜歡。
我家寶寶喜歡礦泉水瓶子,喜歡舊籃子,他倒扣過來踩在上面,喜歡揪植物的葉子。
我家寶寶特別喜歡捉迷藏,隨便一個地方都可以,哪怕是你背對著他轉過來和他說我看到你了,他都會很開心
走路還不溜的時候就喜歡抱著奶粉罐子玩,還可以對著鏡子拍拍奶粉罐子玩。
夏天的時候西瓜也是寶寶特別喜歡的玩具。
可能因為顏色鮮豔
特別喜歡拉椅子,拉凳子
但是這樣真的很擾民
心疼鄰居
儘量管孩子
工作狀態的掃地機器人也是蹣跚學步的寶寶的玩具之一,他們好奇這個神奇的物體為什麼會移動,同時又有一點害怕掃地機器人發出的氣流聲
為人父母,我和萬千俗人一樣會因為寶寶的一個小小的進步/表情/動作而開心而」炫耀「,大動作的優秀,小小年紀會背誦鵝鵝鵝,會唱牡丹之歌前兩句等等。其實我不是想誇我的寶寶多聰明,只是想說孩子就是這樣,你教什麼他學什麼。有些是你有意識教的,有些是他自己觀察就學會了。所以作為養育者,作為監護人,希望寶寶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我們就需要自己做什麼樣子的人。
除了以上內容,我還想總結以下幾點,希望你能重視:
第一,寶寶的玩具玩法比玩具本身重要,家人的陪伴更重要,不要把玩具丟給孩子,大人玩手機
第二,很多日用品都可以用作玩具,還有很多玩具功能是重複的,沒必要家裡買一堆
第三,書籍是完全可以當玩具的
第四,不要老想著用玩具讓寶寶聽英語學英語,必須有主動輸入與輸出才可以有效的學習一門語言
第五,保證寶寶的安全
第六,儘量不要聲光電的傻瓜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