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昆明醫科大學對口幫扶的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鎮象達社區的村民們都在為過年而忙碌著。此時,大寨、崩龍寨小組在外務工的村民風塵僕僕從四面八方趕著回家,他們欣喜地發現,小組路口佇立著一盞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它們守望在村道旁,迎接著回家的村民們。
象達社區是國家級貧困村,有農業人口823戶3776人,其中貧困戶283戶1171人。村經濟基礎薄弱,大部分村組道路上一直沒有路燈。村民外出田裡勞作常常摸黑回家,尤其趕上雨天,村民出行極為不便,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當地村民對建設路燈這一民生工程表示出極大的期盼。
為了建設美麗鄉村,亮化鄉村道路,點亮民生工程,給村民帶來最溫馨的節日禮物,駐村工作隊積極向單位爭取扶貧資金,購置太陽能光伏燈,對大寨和崩龍寨村組道路實施「亮化」。為了確保路燈亮化效果,駐村工作隊積極與村「兩委」和項目安裝負責人一起,對村組道路進行全面細緻勘察,認真研究確定安裝路段、安裝位置、安裝角度。
「路燈亮了!路燈通到家門口了!」如今,大寨和崩龍寨的38盞太陽能光伏燈燈已正式投入使用。「村裡有了路燈,這下不用擔心晚上出門摔跤了,晚上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出來健身散步,抱著孩子出來溜溜彎了。」70歲的張大娘站在路燈下笑得合不攏嘴。
村裡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提升,村民生產生活更加方便、安全。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使用壽命長、高效安全,既降低了成本,節能環保,又解決了村民們晚上出行的照明問題,得到了當地村民的紛紛點讚。
「以前一到晚上8點鐘以後,家家戶戶都待在家裡不出門,而現在隨著路燈的建成,村民們也經常走家串戶拉家常,鄰裡關係也更好了。」象達社區黨總支書記胡爾倫說,路燈的安裝不僅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老百姓的心,給村民帶來了真真正正的實惠。
昆明醫科大學黨委高度重視對象達社區的幫扶工作,學校選派了精幹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積極發揮學校在人才、技術及資金等方面優勢,給予幫扶村大力支持。兩年來,村裡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公共服務得到提升,為象達社區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象達社區不僅圓滿完成戶脫貧、村出列等目標任務,而且村裡集體經濟收入、基礎設施等都有了顯著改善、提升。(姚俊 劉敏 單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