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專訪]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2020展會上面,全球知名的運動手錶品牌佳明也毫無意外地參加了展會並在現場展出了旗下多個系列的運動手錶,那麼在這次展會上我們也對佳明做了一個品牌方面的專訪。
Q1:Garmin從2B的衛星導航市場起家,如今走向了2C的穿戴市場。曾經的從邊緣業務也變成了半壁江山,是什麼導致了Garmin這樣顛覆式的轉變?
第一點的話,基本上在2013年佳明都是以車載導航,還有行業客戶,手持式的行業,手持導航儀,提供給政府單位作為地址測繪採集數據使用,所以業務主要集中在這兩板塊。但是16年結束之後,我們意識到說2b的這個業務會越走越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把佳明的產品推向2c的用戶。
13年徹底地去調整我們的產品線,然後把國外的尤其對健康運動的產品線,我們引入到中國的市場,當時我們需要時間能夠引入產品到這個國內的市場,到了14年的時候,國家推動了競技體育,競技體育到全民體育,所以就開始開放了很多的馬拉松路跑,甚至很多跑團相繼的成立,那也是因為我們在13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14年有一款產品叫forerunner 220跟forerunner 620這樣的重磅產品上市。
所以佳明把我們在國外最好的產品,最新的產品剛好呈現到這個國內的市場,那剛好也遇到這樣一波運動熱潮,所以我們奠定了我們在2C的市場的第一隻腳,那到了2015年,我們又相繼推出了Fenix,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Fenix系列產品。我們在2015年開始,已經推廣到國內,那時候除了跑步的用戶以外,我們還有更多的商務人士,或者喜歡旅遊的這些人,他們也非常喜歡這樣的產品。所以,Phoenix的成功也奠定了佳明在中國的高端和運動健康專業領域的市場。
Q2:面對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競爭對手持續發力智能穿戴市場, Garmin有哪些核心競爭力 ,是它們所不可撼動的?
面對三星,蘋果,華為,我想我們兩邊的產品屬性跟目標人群是不同的,佳明一直以來是以專業、務實著稱,在我們的產品上面其實是走專業路線。而且我們的產品是提供給戶外用戶甚至專業的人員,他們所需要的這個數據採集還有對他們身體狀態需要有了解。甚至我們在2014年的forerunner 620的產品,其實我們就已經可以讓跑者去了解他的跑步的數據。這也是國內第一家做跑步領域的企業。
把這個跑步動態,帶入到手錶上面,所以跑者可以根據佳明這個手錶提供的數據去調整自己的跑步姿勢,避免運動傷害。相關的生物傳感器甚至後來的光電心率血氧的監測,還有心率變異HRV。這樣的功能應用在產品上面,所以我們走的是非常高端專業的路線,所以我們的產品還是主要集中在專業市場。
那這個從2017年開始也意識到我們一直集中在專業市場,所以我們從2017年開始,也希望慢慢的把這些好的產品,好的技術下沉到普羅大眾。因為需要這樣的產品線,所以從過去只有2000塊錢以上的產品,到現在2000塊錢以下也有多功能的智能運動腕錶。
我們也希望把這樣好的科技,最新的科技,最可靠的這個生物傳感技術能夠讓更多人使用上,所以我們的本能系列instinct還有我們的vivo move系列,也就是去年迪麗熱巴代言的兩款產品。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或者重度的戶外運動人群,或者是日常注重自己健康的,而不見的一定是極端的發燒友。我們提供更多元的產品,然後也有價格更親民的產品,但是我們的技術其實並沒有減少。也沒有去吝惜給這樣初級的產品,所以像我們的vivo move系列,我們也把血氧功能,把智能的手錶的功能結合了所謂傳統鐘錶的機械操作,我們把它融合在一起,做了一個幕府系列的手錶,我們講的是叫做hybrid。這個智能手錶也就是屬於集合機械跟智能兩種屏幕的應用,所以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夠把大眾族群的市場打開來。
因為我們走的這個路線是比較專業的,然後比較注重的是生物傳感的真實跟可靠性,所以我想對於一般的這種智能手錶,他們強調的是可能是價格親民。但是坦白說,在這個數據的可靠性上面,還是有些不同,所以對於真的比較追求數據的準確性的用戶的話,可能會以Garmin作為選擇會比較多。
從今年2019年的產品得到國家隊的認可,我們得到國家攀巖隊國家鐵三隊甚至帆船帆板團隊的使用,對於國家隊的選手來講,它是真正相信佳明的手錶。所得到的數據,能夠讓他們在訓練跟比賽中有更好的表現。
Q3:Garmin在中國市場重點布局的有哪些產品線?哪些又是中國消費者特別喜歡的呢?
第三個問題的話,佳明在中國市場布局分三大類,第一類是跑步的手錶,就是我們的forerunner系列、本能系列,甚至我們的venue系列,都是屬於比較時尚的。本能系列屬於健康運動場景的手錶,提供了我們日常生活上所需要的心率數據,還有我剛提到的這個心率變異、壓力指數,甚至我們的睡眠、日常生活的24小時血氧監測等等。
對於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健康運動需求,我們提供最完善的服務,這裡面包含了心率,心率變異,壓力指數,以及女性朋友所需求的月經周期。也可以讓年輕人有更年輕的外形、更潮流的外形來選擇。第三個產品線就是專業的戶外手錶Fenix系列,它提供了佳明最新的黑科技。
所有最新的生物傳感器都應用在這個Fenix上面,那當然還有革命性的製造工藝,例如我們在2015年就在中國市場上領先全球地使用了這個所謂的DLC,就是有類似鑽碳,印度的碳塗層在我們的錶盤上面。表圈上面做這樣的工藝,最主要是要讓你的手錶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中能夠更耐磨,在戶外的場景下,不容易損壞手錶。
那到了2018年開始,佳明的這個Fenix系列的產品在全球才開始運用,因為在中國市場上使用DLC塗層技術很成功,所以在全球的Fenix系列上面才開始有。
我們在高端商務領域的表名叫MARQ,因為佳明去年是30周年,所以我們推出了六款MARQ系列,包含賽車手、飛行家、航海家、航海家、探險家、領跑者,還有一個是在軍表上面的應用。
那這六款產品其實就代表了Garmin在所有黑科技以外,也是把製作工藝在歷史的基礎上提升得更高。而用瑞士手錶的一些製造工藝,還有它的材料,能讓產品更輕,還有更高科技的一些材料能夠使用在MARQ的產品系列上面,因為不同族群的用戶會有不同的需求。
Q4:從近年Garmin的產品迭代來看,越來越注重輕量化和時尚化。Garmin在品牌年輕化、多元 化方面還做了哪些改變?
我想大概第一個從設計外觀上發力能夠有別於設計比較中規中矩的forerunner系列的產品,我們也嘗試使用不同的顏色,不同設計的外觀,比如說時尚年輕而且耐用的設計,還有複合材料,我們在vivomove系列上面提供了一些像鍍金或者玫瑰金,甚至我們用金屬米蘭帶的材質,能夠讓年輕人喜歡。
而根據不同的場景能夠很快速的去拆換它的錶帶,用不同的材質去應用在不同的場景。所以我們儘可能在這些材料、顏色,還有修飾上,做到不同的材質、不同的顏色,來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喜愛。
Q5:iOS和Android生態的智能手錶也在不斷強調健康檢測功能,而Garmin也在不斷強調交互和 娛樂功能,比如Venu系列首次採用AMOLED屏幕。兩者似乎在走向趨同?Garmin會如何持續 打造自身的差異化?
第五個問題就是佳明如何打造它的差異化,我想有別於apple watch,有別於華為gt這兩個產品,尤其是它手機所衍生出來的穿戴產品,所以我們也發現華為gt的用戶,非常高的比例使用的是華為手機,蘋果的用戶很高的比例也是使用蘋果手機,但是他們之間有個共同性,就是沒辦法跨系統。Garmin的特色是我們既可以兼容安卓系統也可以那個支持蘋果系統,我們也希望說不管用戶是什麼樣系統,你都能夠使用Garmin的產品來讓你的健康數據記錄在雲端上面,還有就是能夠跟你的手機做到最好的交互體驗,那這是佳明跟著其他的智能表的一個差異性。
在ces得到了技術創新獎的是Garmin第一款amoled的產品。佳明那為什麼要做amoled?就是因為我們知道現有的智能手錶都使用的是TF或是OLED的這樣的一個屏幕,所以佳明我們也希望說能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不同的選擇。有些人喜歡常亮屏的,所以我想這是屏幕的差異,那我們就提供給用戶更多的選擇。但是在內核的技術上面,我們沒有做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