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縣市長選戰國民黨第二波提名鎖定基隆等6縣市

2021-01-11 臺灣頻道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中國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哲華日前表示,31日將通過年底縣市長選舉第二波提名,包括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臺東縣、花蓮縣、澎湖縣等6縣市。

國民黨布局2018年選戰,去年12月已通過首波提名,徵召尋求連任的南投縣長林明溱、苗慄縣長徐耀昌、連江縣長劉增應,還有贏得彰化縣長黨內初選的國民黨籍民代王惠美。

第二波提名名單將送1月31日中常會通過,包括經由初選的基隆市、新竹市,以及澎湖縣、臺東縣、花蓮縣地方黨部提出的建議名單,分別為徵召前澎湖縣長賴峰偉參選澎湖縣長、臺東縣議長饒慶鈴參選臺東縣長、國民黨不分區民代徐榛蔚參選花蓮縣長。

李哲華說,宜蘭縣黨部預計本周開會通過建議黨中央徵召羅東鎮長林姿妙,因此,宜蘭縣也在1月31日提名之列。

至於2月7日是否再通過第三波提名?李哲華說,視協調情況並配合各參選人選舉節奏,目前未定。

此外,國民黨籍民代蔣萬安宣布不參加臺北市長選舉後,國民黨由誰徵戰備受關注。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表示,預計3月後展開初選。

黃呂錦茹表示,除前國民黨籍民代丁守中、前「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之外,臺灣大學教授李錫錕與前臺北市副市長邱文祥都曾表態參選。

黃呂錦茹說,她已拜訪邱文祥,邱文祥表示還要思考;近日計劃拜會李錫錕,但這都只是按既定工作,徵詢先前表態參選者意願,並非就是要找李錫錕代表國民黨參選。

(責編:劉潔妍、常紅)

相關焦點

  • 基隆市長「烏龍民調」後遺症波及澎湖 國民黨暫緩提名縣長人選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31日報導,國民黨基隆市長初選民調引發爭議,連帶也讓已完成整合的澎湖縣長提名出現變數,原本國民黨黨中央今日中常會就要完成徵召前縣長賴峰偉「回鍋」再戰,但因地方派系反彈,質疑之前不公開的整合民調不公
  • 臺灣22縣市長國民黨獲6席 承認重挫將改革(名單)
    據臺灣當局選舉事務部門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國民黨籍參選人獲得6席,民進黨籍參選人獲得13席,另有3席為無黨籍人士當選。國民黨方面29日晚間承認遭遇極大挫折,表示將儘快提改革方案。連江縣長:國民黨籍參選人劉增應當選劉增應,男,57歲,國民黨籍,臺灣大學預防醫學碩士,曾任連江縣衛生院醫師、連江縣衛生局局長。基隆市長:民進黨籍參選人林右昌當選林右昌,男,43歲,民進黨籍,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現任臺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理事長。
  • 2018「六都」之戰 國民黨守新北 圖臺北桃園臺中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兩年內從當局到地方,接連遭逢重大敗選。為尋求止跌再起,黨內對形同蔡英文當局「期中考」的2018縣市長選舉,將提前展開布局。國民黨秘書長莫天虎表示,最大目標就是守住新北,拿回臺北、桃園與臺中。  為搶進2018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全黨動起來。
  • 國民黨在新竹、彰化、基隆選戰仍存分裂問題
    人民網9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九合一選舉已進入參選人登記階段,但國民黨在新竹縣、彰化縣、基隆市分裂問題依舊無解。據轉述,昨天中常會有中常委要求黨中央明確處理違紀參選者、切割退黨參選者,讓黨提名者無後顧之憂。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雖未回應是否黨紀開鍘,但指示「全黨要團結往前走」,希望全力動員促成大團結,贏得年底選戰。
  • 國民黨南投市長提名初選 宋懷琳披戰袍
    華夏經緯網3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國民黨今天公布下屆南投市長提名初選電話民意調查結果,由現任縣議員宋懷琳以6成的壓倒性支持率出線。    據報導,國民黨籍現任南投市長許淑華即將兩任屆滿,下屆市長選舉呈現全新局面,其中,國民黨陣營有縣議員宋懷琳、林憶如及市民代表劉宜成3人角逐,因協調不成,最後達成以全民調方式決定提名人選。
  • 藍營人士預測國民黨可大贏14縣市!高雄、臺中都將翻盤
    華夏經緯網10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韓式炫風」席捲全臺,似乎引發「外溢效應」,許多國民黨參選人民調都有增加,選情出現轉機。國民黨中常委遊家富預測,國民黨可望贏得14個縣市大勝,其中可拿下新北、臺中、高雄三都。    據報導,韓國瑜聲勢高漲,日前一日南北輔選,現場民眾簇擁,足見其人氣。
  • 臺灣藝人許效舜再次表態參選基隆市長
    據臺媒報導 跨入2021年,距離2022臺灣縣市長選舉也更接近,各政黨紛啟動縣市長人選布局。知名藝人許效舜先前即宣布競選基隆市長,他今(8日)在廣播節目中則說,希望能夠在人生一甲子時,執行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務,盼有機會希望能當市長為市民服務。不少網友則是表示樂觀其成。
  • 蔣萬安明確參選下屆臺北市長 已經開始布局?
    2022被視為2024前哨戰,臺北市是關鍵選區。臺北市長柯文哲結束第二任期後,接下來誰將角逐下一任臺北市長引起外界關注。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今天(6日)證實,經她親自徵詢,國民黨籍民代蔣萬安已明確表態將「參選下屆臺北市長」。
  • 「藍委」提名 基隆問郝龍斌高雄探王金平
    中國臺灣網7月2日訊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國民黨中常會1日下午通過8個選區的「立委」提名,這波提名結束後,總計還有17個選區尚未提名。國民黨透露,剩下的選區,都會以徵召為主,其中基隆、高雄第二選區將探詢副主席郝龍斌、「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參選意願,臺北市第二選區,國民黨仍不放棄勸進張承中(Selina老公)參選。 這一波提名後,國民黨仍有17個選區尚未提名。
  • 臺灣藝人許效舜再次表態參選基隆市長
    據臺媒報導 跨入2021年,距離2022臺灣縣市長選舉也更接近,各政黨紛啟動縣市長人選布局。知名藝人許效舜先前即宣布競選基隆市長,他今(8日)在廣播節目中則說,希望能夠在人生一甲子時,執行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務,盼有機會希望能當市長為市民服務。不少網友則是表示樂觀其成。
  • 民進黨縣市長第二次聯合會臺中登場 賴清德缺席
    中國臺灣網6月27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會議今(27日)天在臺中登場,與會縣市長將討論區域聯合治理情況及區域治理工作圈意見,為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委」選戰做政策盤點。不過,臺南市長賴清德及其它3縣長缺席。
  • 收復高雄後民進黨啟動2022布局 6個執政縣市將面臨挑戰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今天在補選一役收復失去的高雄市長寶座,拼回南臺灣執政版圖;不過,展望2022年地方縣市長選舉,能否守住現有執政的桃園市、基隆市與新竹市等縣市,並拿回2018年丟掉的執政縣市,仍有不小挑戰。
  • 基隆市長補選爭奪激烈 國親分三階段協調人選
    基隆市長補選爭奪激烈 國親分三階段協調人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1日 23:05 來源: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3月1日電 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昨天上午拜會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啟動國親平臺協調基隆市長補選
  • 國民黨2022年選戰:臺北新北穩拿,桃園和臺南都有機會翻盤?
    據臺媒報導 2022年縣市長選戰,各黨都在積極備戰。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分析,國民黨在新北市勝算大,桃園跟臺南未必沒有機會。至於臺中,盧秀燕若對上「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蔡實力不容小覷,因此盧秀燕要能穩紮穩打,不要出重大錯誤,勝面應該會蠻高。
  • 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三方對決 國民黨徵召市議員李眉蓁參選
    國民黨徵召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參選高雄市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24日訊 今天是高雄市長補選登記的最後一天。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23日宣布徵召41歲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參選,相較於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被形容藍綠將上演「公主對王子」的對決。
  • 下屆基隆市長會是她?臺灣網友:民進黨這下尷尬了
    奇蹟中國編輯:拾遺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下屆基隆市長選舉不久之後將正式啟動,而關於這一屆的選舉,有過關注的人可以看出來,選舉還沒上演就已經先轟動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目前表態要參與競選的人不在少數。
  • 縣市長選舉 吳敦義召集會議確立臺中市選舉架構
    華夏經緯網5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24日在省諮議會邀宴民代和地方人士,會中決定臺中市長選舉架構,由「立委」江啟臣擔任市長參選人盧秀燕的競選總部主委、「立委」顏寬恆擔任競選總幹事。
  • 新聞背景:2014年臺「地方選舉」縣市長參選人簡介
    中新網11月29日電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9日)舉行,22個縣市全部改選縣市長。國民黨和民進黨分別派出23位和17位參選人,競逐6個「直轄市」市長、16個一般縣(市)長職位。以下是兩黨參選人簡介:  【1】、臺北市(「直轄市」):  連勝文:男,44歲,國民黨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現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
  • 國共兩黨今日起首度展開基層交流 兩岸各選6縣市
    國共基層交流今日開始 臺中市黨部訪問團赴廈門本報綜合消息 由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主委沐桂新率領的該黨部訪問團,今天上午將赴廈門,與中共廈門市委展開「胡連會」後國共兩黨首次基層交流。國民黨訪問團此行共4天,他們將在廈門與臺商、廈門大學臺生座談,並舉辦臺中特產太陽餅營銷會。
  • 吳敦義:2018贏回臺北市 2020重返執政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22日上午出席臺北市黨部新春團拜時表示,臺北市有絕對的重要性,希望國民黨複製1998年馬英九前主席贏回臺北執政機會的歷史,於2018年贏得臺北市長,並期待於各縣市首長選舉中取得明顯且很好的豐收,2020年才有機會重返執政,針對當前亂象「撥亂反正」,恢復國民黨光榮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