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雞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個獨立畫科,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歷代畫家不但直接描繪雄雞的勤勞之美,更進一步賦予含意,託物寄情,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藝術形式。
當代畫家晉葆良擅長寫意雄雞圖。晉葆良,山東省濟南人,是與新中國同齡的當代花鳥畫家,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書畫藝術家學會會員、中國振鳴書畫院顧問、山東大學環境學院藝術中心顧問、濟南市華夏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濟南市歷下名人書畫院副院長、濟南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晉葆良鬥方牡丹公雞圖《富貴吉祥》
對於雞的吉祥寓意,還要追溯到遠古時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和鳳都是神化的動物,雞卻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鳳的形象來源於雞。不論是國畫還是其他藝術品,「雞」一直是人們喜愛和文人表現的對象,他表達人們嚮往紅火的幸福生活的願望。中國人素來的家庭情節,對於我們的家庭看的是最重要的,一副國畫雄雞圖表達了人們家和萬事興的期許。
晉葆良寫意花鳥畫牡丹公雞圖《富貴吉祥》
風和日麗,牡丹花盛開,畫面和諧生動,一派恬淡溫馨的場面。一副精美的國畫雄雞圖掛於家中,不僅給整個家居生活增添了美感,美化了家居生活的環境,還有著對家人的最美好的祝願,和諧而美好。雞在我國的文化中,被人們所重視,稱它為「五德之禽」,頭上有雞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怯德;有食品號召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機,天時報曉,是信德。在國畫中,雞是畫家筆下常有的題材,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趕邪惡。
晉葆良寫意花鳥畫紫藤公雞圖《大吉祥》
紫藤花盛開,公雞覓食的場面展現出來,寓意著紫氣東來比喻祥瑞降臨,正是因為國畫紫藤圖的美好含義,所以在中國民間,當每年的喜慶日子或節日來臨之際都會選擇一副寓意紫氣東來的國畫紫藤圖掛在家中,以表慶賀!
晉葆良新品佳作四尺豎幅公雞圖《大吉圖》
圖中公雞威武雄壯,外觀大氣漂亮,尤其是高聳火紅的雞冠,惟妙惟肖。一隻慈愛的母雞引領者一群稚嫩怯弱的雛雞在啄食,畫面溫馨,充滿了和諧感。採用濃墨勾勒,淡墨渲染,是羽毛具有層次感,蓬鬆而有韻味,雛雞圍在母雞的身邊,形態各異,靈動、惹人憐愛。作品給人溫馨之感,掛在家中臥室或者是客廳都非常吉祥。
晉葆良新品佳作公雞柿子圖《事豐吉慶》
「柿子」呈扁圓形,有著「玉盤露水,冰齒餘香」的美譽,自古以來「柿子」就被很多人喜愛,「柿子」也是國畫中常常出現的題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柿子」是吉祥的圖飾,柿於「事」同音,寓意紅事(紅柿)當頭、事事(柿柿)如意。每到金秋時節,紅紅的「柿子」果就像紅燈籠似的掛滿枝頭,國人的民族傳統上都喜歡紅色,紅燈籠更是喜事與佳節慶典所不可或缺的,象徵著日子火紅,喜慶吉祥。老師這幅作品中,柿子樹下,還畫有象徵著大吉大利的國畫雞,兩種吉祥圖案結合,有著「事事如意,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在玄關、走廊、客廳、臥室、書房等場合掛有帶「雞」這種吉祥圖案的國畫,能夠調節家居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