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想必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動物,以「脖子長」、「腿長」而聞名,甚是可愛!
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哺乳動物,站立時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長頸鹿是草食動物,主要生活於非洲稀樹草原地帶,長期的自然進化使其腿和脖子越來越長。作為「顏藝界」的的種子選手,長頸鹿也是萌翻了一眾網友。


然而大家心裡難免會對長頸鹿的作息飲食有諸多疑問,如腿那麼長怎麼睡覺?一直不出聲長頸鹿難道是啞巴?這裡我們就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疑問1:長頸鹿的腿辣麼長,它是怎麼睡覺的?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長頸鹿的睡眠使它們面臨巨大危險,而且長頸鹿站起來也很費力氣,因此一個晚上只睡兩個小時左右。長頸鹿可厲害了,大部分時間是站著淺睡,呈假寐的狀態,由於脖子太長,睡覺時常將腦袋靠在樹枝上來緩解脖子的疲勞。

而不得已進入睡夢階段時也需要躺下休息,大約持續20分鐘,這時它的兩條前腿和一條後腿彎曲在肚子下,另一條後腿伸展在一邊,長長的脖子呈弓形彎向後面,把帶茸角的腦袋送到伸展著的那條後腿旁,下頜貼著小腿。 長頸鹿這種科學的睡姿,既能縮小目標,又可在緊急情況下一躍而起,逃之夭夭。

疑問2:長頸鹿的腿長、脖子也長,它是怎么喝水的呢?
長頸鹿喝水時必須得伸開前腿,把頭低到水面,用長長的舌頭來舔水,如下圖那樣。曾有人擔心,這種情況下頭部血壓是否會急劇升高而導致腦溢血。但事實不會,隨著長頸鹿兩足叉開和低頭,頸動脈瓣即自動關閉,流向腦部的血液就大量減少,所以腦部血壓不會因此而突然升高。

而小夥伴可能又有疑問了,長頸鹿的脖子那麼長,難道它要喝一口水就抬頭咽下去然後再彎腰嗎?
研究發現,長頸鹿低頭喝水會首先將捕獲的水壓入食道,過幾分鐘待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迅速抬起脖子使水進入到胃裡,利用重力和肌肉收縮來喝水。而喝水的過程是長頸鹿最危險的時候,非洲獅會利用這一時刻向它們發起攻擊。正因為如此,長頸鹿很少喝水, 而是靠吃大量含有水分的嫩葉來彌補飲水的不足。
疑問3:很少聽到長頸鹿的發聲,它是啞巴嗎?
長頸鹿不是啞巴,它們也會叫,有聲帶。長頸鹿的聲帶很特殊,在它的聲帶中間有個淺溝,不太好發聲,而發聲依賴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作用,但由於長頸鹿的脖子實在太長導致這些器官之間距離太遠,要是叫起來很費力氣。所以它們平時一般很少叫,但是能發出人類無法聽到的次聲波。
年幼的長頸鹿脖子較短,因此發聲相對容易。有時長頸鹿幼仔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也能發出像小牛的「哞、哞、哞」的叫聲。

冷知識-長頸鹿效應
長頸鹿的脖子很長,導致的後果是,腳底板星期一被刺一下,星期六才能傳達到大腦,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永遠慢半拍。具有長頸鹿性格的人,常會讓人有摸不著頭腦之感,做什麼都慢,吃飯慢,寫字慢,說話慢,走路也慢,不過這種慢半拍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方面具有自我保護功能。
現在你對長頸鹿的了解多一些了嗎?你身邊長頸鹿性格的人多嗎(好像小編就是呢,嘖嘖嘖)?你對長頸鹿還有哪些特殊的了解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