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發現的物種都會以發現者或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如愛氏微袋獅(Microleo attenboroughi)、碧昂絲馬蠅(Scaptia beyonceae),甚至還有一種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的稀有蝸牛被命名為哎呀史蒂夫艾爾文(Crikey steveirwini)。
這通常是為了紀念發現者或名人在科學上的貢獻,不過,近日發現的一種新物種的命名卻來自於人們意料之外的一個對象——推特(Twitter)。
這事要追溯到一張照片上。2018年,昆蟲學家德裡克·亨寧(Derek Hennen)(他現在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博士生)發布了一張來自俄亥俄州的千足蟲的照片。隨後,昆蟲學學生肯德爾·戴維斯(Kendal Davis)在推特上發布了這張照片。
千足蟲又名馬陸,屬於無脊椎動物。古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的就是這種蟲子。
偶然的「幸運」
對大部分人來講,這可能都是一張普通的照片。但哥本哈根大學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兼副教授Ana Sofia Reboleira卻在照片中發現了不尋常之處。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Reboleira說她在馬陸的表面看到了類似真菌的東西。在此之前,她提到在美國的千足蟲身上從未發現過這些真菌。
Reboleira向她的同伴Henrik Enghoff展示了照片。然後,他們倆都找到了博物館的藏品(博物館裡收藏了很多種類的昆蟲和千足蟲),開始調查。
Reboleira和她的同事們在博物館的藏品中搜尋時,發現了其他帶有相同的未知真菌的美國千足蟲,證實了圖上出現的是一個此前未知的物種。
隨後,Reboleira發推特並艾特了推特官方:「Hi!推特!有一個新物種以你命名了。」
這種被命名為Troglomyces twitteri的生物是蟲囊菌目的一部分。蟲囊菌是一種攻擊昆蟲和千足蟲的小型真菌寄生蟲。
這些真菌生活在宿主生物體之外;在這個例子中,是在千足蟲的生殖器官上。
第一次發現蟲囊菌是在19世紀中期。它們的分類學地位是由哈佛大學的Roland Thaxter於1890年進行的綜合研究中確立的。
這些物種中有許多是最近才被發現的;Reboleira聲稱還有更多的未被發現。
研究人員稱,這一發現表明社交媒體對科學的貢獻越來越大。
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研究和社交媒體平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許多科學家使用Twitter來推廣和分享研究成果,這一現象也得到了科學出版公司的推廣。」
據研究人員稱,這是科學界首次在推特上發現新物種。
該研究稱,由於對同事照片的偶然觀察,這樣的分享研究和新發現的平臺很重要。
新物種命名「腦洞大開」
在人們給新物種取名的方式裡,借用他人名字還算不上是最奇特的一種。
2019年,日本科學家在研究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全身骨骼後宣布該骨骼化石為科下的一個新物種,該團隊將新物種起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意思為「日本龍神」。
2020年4月,古生物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來自中生代(2.52億-6500萬年前)岡瓦納的哺乳動物最完整骨架化石,這代表了一個新物種,他們將其命名為「瘋狂野獸」。
2017年,上海師範大學和上海動物園的技術研究人員確認上海動物園生存著一種以前從來沒被人類記載過的小甲蟲,並將它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這是因為新種發現於上海動物園,所以用上海人最熟悉的「西郊公園」命名。
2019年,在非洲東海岸桑給巴爾島附近發現的一種新魚類被命名為「瓦坎達」(Cirrhilabrus wakanda),這是因為其明亮的紫色外觀和發現地非洲讓人聯想到虛構材料振金(Vibranium),而在漫威故事中,振金是虛構非洲國家「瓦坎達」的特產資源。
2018年,一家英國環保建築材料公司(EnviroBuild)的老闆以2萬5000美元的價格拍得了一種新發現的無足目蚓螈的命名權,並以美國總統川普的名字為其命名(Dermophis donaldtrumpi)。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