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判決書裡扒出了一個完整的貸款詐騙黑色產業鏈

2020-12-05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01

2020年,疫情兇猛。一夜之間,很多人突然遭遇了密集的貸款詐騙。有的是各種假冒知名貸款App的陷阱,有的是貸款前提各種名義的收費騙局。比如一些團夥假借保險金、解凍金、信用金等名義騙錢:

「貸款需要繳納信用保證金20%,打錢!」

「貸款已被凍結須繳納100%解凍金,打錢!」

一旦打錢,多數會發現騙子已不可尋,少部分要被騙2-3次才能醒悟。

這是發生在2020年代中國的事。大家發現,科技真的發達了,足不出戶就能被千裡之外的陌生人騙得腦殼疼。

年初,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發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底,發現網際網路金融仿冒網站4.81萬個,受害用戶達12萬人次,網際網路金融仿冒APP2801個,仿冒APP下載量3343.7萬次。2020年新冠肺炎期間,各種貸款詐騙事件達到一個高峰。

此時,資金供給市場的騙局天平的已經向資金的賣方傾斜,怎麼理解呢?

2014年之後,信貸市場擴張,監管窗口期誕生的現金貸、P2P和消費金融野蠻生長,B端資金充足,擼口子大軍一擁而上,信貸欺詐數不勝數,資金買方強勢,用戶成為貸款公司爭搶的對象。

如今這一局面已經調轉過來。2019年以後,一方面經濟下行的風險已經波及小微企業和個人信貸,資金吃緊;另一方面,線下貸款湧向線上,和那些薪資斷更的借款人,催生了旺盛的貸款需求,但像借唄、微粒貸這樣的貸款平臺已經收緊了放錢的口袋。

於是,黑色產業的風險,從信貸欺詐,變成了貸款詐騙。以前騙貸款公司的錢,現在變身貸款公司騙個人的錢。

擼貸老哥撣了撣了身上的灰塵,轉身做莊騙人去了。

真是擼、騙兩開花。

02

對流量的渴望,幾乎是各類黑產興起的源頭。

2010年前後,網際網路流量的BAT格局形成,CPC(按點擊收費的廣告)和CPM(按展示收費的廣告)價格逐年升高。

舉個例子,2005年到2013年,國內主流渠道CPC價格——每一次點擊從 0.6 元飆升到 了 2013 年最高的 9.5 元。同一時間段,CPM的價格從0.7元增長到17.2元。而同期黑市的價格都是二者的一半不到。

2013年-2018年阿里巴巴不平均獲客成本;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再比如,阿里巴巴的獲客成本從2013年8月的12.17元/人上升到了2018年12月的77.99元/人。

2015年P2P興起時,對流量的渴求,催生黑市CPC價格暴漲達到39元左右,一度超過主流市場29元的價格一大截。

圖:2012年-2015年P2P金融的主流渠道和地下渠道CPC價格;來源:TOMsInsight

黑市流量的通常的做法是黑帽 SEO ,手法包括關鍵字堆砌、地址重定向、域名轟炸、虛假關鍵字、 網頁劫持、垃圾連結,以及最常見的掛黑鏈。和白帽SEO那種避免一切風險的操作大相逕庭。

當時P2P自己也是野路子,玩出了白帽黑帽兩道通吃。

網際網路金融很大程度激發了上下遊灰色產業/黑色產業的興起。由黑市流量作為源頭,圍繞P2P、現金貸誕生的上下遊產業包括第三方數據商、彈窗廣告聯盟、第三方催收,還有一擁而上的信貸欺詐、擼貸者、羊毛黨。

當流量比金貴時,它必定是金融黑產的溫床。

和信貸欺詐一樣,貸款詐騙都是市場環境的產物。貸款詐騙所需要的個人信息在金融黑產行業早已形成完整的黑色產業鏈,據統計,個人信息前三大來源一般是銀行、工商部門、房產中介、銷售及物業公司。

這些信息怎麼得來的我們不知道,反正不是啥正路子。雷慢來分享一個來自裁判文書網的判決案例。

2017年,時年29歲的福建青年蘇某,從上遊一個供應商那製作了十數個假冒網站,通過百度推廣至百度搜索第一位。吸引他人進入網站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貸款金額、銀行等信息後,蘇某就從網站後臺獲取個人信息,再賣給下遊。後蘇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零一個月,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這大概是黑產裡個人信息鏈條中典型的源頭,用了廣告、假冒網站開發、數據整理等手段,最後完成高價出手。

怎樣把白菜賣到20元一斤?炒一下!就像怎樣把流量變現?數據挖掘一下就行。

03

個人信息都賣給了誰?

貸款詐騙有一個完整的黑產鏈,在上遊,有數據、個人信息供應商;在中遊,有圍繞詐騙活動的一系列網站和App開發、偽基站、VPN供應商、模擬器供應商等;在下遊,有幫助洗錢的團夥。

為了規避風險,整個黑產市場,分工細化已經成了趨勢,沒有哪個黑產團夥再願意大包大攬,風險利益一把抓。

比如,一家一定規模的數據盜竊團夥,如果已完成數據積累,有完整的社工庫,是不會再去接一般的數據定製活的,而是只做變現更強、更快的金融詐騙。

黑產分工明確的一個明顯的現象是風險分化,黑產很難越級找到上上家供應商。

再如,下遊客戶指定某一家銀行的客戶信息,找到中間商,中間商會找到銀行內鬼買入個人信息,再倒手給買家,賺取差價或佣金。有時候,一單做下來,可能經手人很難弄清楚到底買家是誰了。

當蘇某這樣的上遊黑產鏈將個人信息售賣後,接單的就是中遊的詐騙團夥了。

雷慢再分享一個裁判文書網的一個已判決案例。

2018年,33歲的男青年蘆某購買了假冒貸款網站及假冒「人人貸」APP等,從上遊商處購買了個人信息數據,並租賃伺服器、拉人維護網站。後來盧某通過冒充貸款機構工作人員撥打電話誘騙被害人添加微信、下載「人人貸」等假冒APP,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首期還款等理由共計騙取人民幣22萬餘元。蘆某後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圖:各種名義的未貸先收費;來源:知乎@一杯清雨

這種詐騙行為中的中遊軟體開發商,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黑產SaaS體系,並不難找到。這些黑產軟體開發者通常隱匿在社交群組、社區論壇組裡「招標」,有人「中標」後,他們會將軟體服務布控到雲端,按照軟體不同模塊的使用量收費。

一個分工明細、結構完整且隱蔽的黑產市場,遠遠比那些高調地進行相互交易、交換數據、 且浮出水面的黑產團夥危害性來得猛烈。後者更像是一個惡制度,讓人一旦想作惡,就有黑產為他效力。

真是好看的皮囊賞心悅目,敗壞的靈魂萬人遭殃。

04

當個人信息、數據到達詐騙團夥手中,整個中遊黑產鏈運作起來。

黑產團夥先是通過電話、網際網路、手機APP、簡訊等方式發布辦理貸款廣告信息,繼而發送貸款簡訊或高仿App下載連結成為詐騙團夥的慣用伎倆。

當借款人上鉤後,黑產團夥通常以「註冊會員需要錢」、「信息填錯,激活需要錢」、「徵信不足,要繳納信用金」等名義再進行詐騙。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貸款詐騙的受害者被詐騙名義中,保證金、解凍費和工本費位列前三。

雷慢又舉一個裁判文書網已判決案例。

2018年,30歲的青年男子王某,以冒充貸款公司放貸的方法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從網上購買、收受大量公民個人信息,還聯繫了負責洗錢的第三方平臺。

王某先是撥打電話向被害人蒙某謊稱可以提供貸款,騙取蒙某的信任。而後,王某以要驗證還款能力為由,讓蒙某向自己的銀行卡內存儲人民幣3000元,並讓蒙某向其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號及銀行驗證碼。他的一個同夥陳某將蒙某的信息及銀行驗證碼提供給第三方平臺,由第三方平臺將蒙某銀行卡內的人民幣3000元划走。同日,王某又以需要繳納保險為由,讓蒙某向陳某持有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卡內轉帳人民幣700元。後來,王某再次以需要繳納保證金等為由,讓蒙某先後三次轉帳共計人民幣3000元,蒙某總共被騙了6700元。

一種套路在一個人身上用三次,不知道他的良心會不會痛。

圖:各種收費套路;來源:知乎@一杯清雨

360公司的一份報告數據顯示,這種假冒貸款平臺詐騙的現象,2020年1月該騙局較上月下降54.1%,但疫情暴發後,2月增長率則攀升至35%,受害者遭遇連續詐騙比重上升9%,並衍生出會員費、高級會員費等詐騙新託詞。

貸款詐騙是信息黑產、數據黑產等上遊的一個變現階段,當變現完成後,在下遊,詐騙得來的黑錢,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洗白,這樣的渠道並不少見。

2019年全年反洗錢行政處罰共468筆,319家機構受到反洗錢行政處罰,其中銀行203家、信用合作聯社31家,保險46家,證券15家……這些機構被罰的原因大多在於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報送、違反反洗錢規定。

這些都意味著洗錢產業鏈的可乘之機。

雷慢最後舉一個例子。

2018年5月,28歲的盧某冒充「閃電速貸,隨借隨還」網絡貸款公司的客服,向不同的客戶撥打了1440個詐騙電話。之後,盧某見詐騙成功率不高,而提供二維碼幫他人將他們詐騙贓款洗錢掙錢更快,於是開始提供收款碼幫他人洗錢,從中提取10%的手續費,用自己的銀行卡為詐騙所得贓款幫他人提現。

這種騷氣蓬勃拿自己銀行卡洗錢的操作,多少智商稅恐怕都不夠交的。

05

通常來看,灰色產業巨物的出現,會引來更加瘋狂的黑色產業噬食。如果現金貸、P2P產業在2014年左右興起後,監管空白期引發貸款欺詐、擼口子大軍的蠶食。一個幾年前流傳很廣的段子說,某男在50家平臺欺詐貸款「擼「了一套房的錢,由於這些平臺無牌照,無監管,他並不準備還錢。

中金公司的在2019年初的一份研究報告裡稱,彼時現金貸行業逾期率在4.1%左右,其中50%的逾期來源於有組織的欺詐申請。

網際網路黑色產業發展至今日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在該體系的幫助下,一個毫無資源、毫無技術背景的詐騙者,就可以危害萬千的大眾。

這種惡環境下,秀兒也是能做暴君的。

網際網路是個利益市場。因為商業的需求在, 針對反信貸欺詐、反羊毛黨的風控引擎產品多如牛毛,都服務於B端大公司。但在貸款公司作惡施加於普通大眾這一面,卻一片空白,全靠大家知識免疫了。

整個2019年,全國破獲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達到20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人,同比分別上升52.7%、123.3%。

這種大幅的增長,並不是我們當中傻子變多了。而是技術進步且為騙子所用了,並且,當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時,更多的人選擇鋌而走險……

一個被騙局蹂虐的受害人,本身是因為對網絡認知水平的差距,貸款詐騙本身也是基於這種「認知差」陰謀挖的坑。而那些依附這個產業上的上下遊數據商、軟體商,也是打著信息差、技術水平差,侵權獲利。

這意味著,一般人要想不交智商稅,需要足夠的智商或經驗來找平認知差,保持足夠的戒備心。大多貸款簡訊看看就行了,別太當真,刮獎刮出一個謝字就行了,不是非得把謝廣坤幾個字刮出來。

人家既然做了鍘刀,我們就不要送人頭了。

參考資料:

《中國網際網路地下產業鏈分析白皮書》 TOMsInsight

《疫情期間假冒借貸APP電信詐騙分析報告》 360金融反欺詐實驗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謊稱「幫他人過橋貸款」 廣西西林農商銀行原職工詐騙數百萬
    遇到銀行工作人員以「幫助他人過橋貸款」和「完成存款任務」為由借錢應當提高警惕。   10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刑事判決書,顯示西林縣農商銀行一名分理處主任通過上述理由進行詐騙。
  • 山寨貸款軟體詐騙,「安逸花」讓你沒法安逸
    今年以來,犯罪分子利用名為「安逸花」「螞蟻金服」的貸款軟體,以提供貸款需要為名義實施網絡詐騙。真實案例(一)2020年11月2日中午12時許,蘆溪鎮麥園街李某報警稱其在網上下載了「安逸花」APP被騙100000元。
  • 淨網2021 了解「假貸款APP」詐騙,不做上鉤的「魚兒」
    「裸貸」、「套路貸」是大家熟識的網上貸款犯罪常見手段,這類犯罪普通民眾已有一定的認知和防範能力,但近期我市發生了多起「假貸款APP」詐騙,此類詐騙迷惑性更強,更容易上當,各類報導都有提及,然而並不系統,防範效果不佳。本文將對該詐騙過程進行詳細描述,將此伎倆大白於天下。
  • 剛營業15天就被一窩端 江岸警方雷霆出擊 成功打掉貸款詐騙團夥
    一群青年以「貸款」為幌實施連環套,逐步套取受害人資金實施詐騙。江岸警方在辦理其它案件時發現這個團夥形跡可疑,經過縝密調查摸清了該團夥的脈絡,成功一舉搗毀營業僅15天以貸款名義實施詐騙的團夥,抓獲8名嫌疑人。
  • 律師呂先三案二審改判3年 被認定利用專業知識為詐騙提供幫助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2012年,徐維琴、邵柏春成立了合肥啟博商貿有限公司,專做小額貸款生意。2013年12月,安徽律師呂先三開始為徐維琴的家人代理案件。公訴機關指控稱,徐維琴、邵柏春等人先後拉攏、網羅親屬、律師及其他社會閒散人員,採取「套路貸」與暴力、軟暴力催債相結合的方式,大肆侵佔借款人財物,逐步形成了以徐、邵二人為領導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 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全中招,百倍暴利滋生產號養號黑色產業鏈!
    一個註冊並使用一年以上的微信號賣到200多元;一個帶有熱門評論的微博帳號標價500元;一個百萬粉絲、無違規可直播的快手遊戲帳號開價可達六位數。……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無論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還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其帳號都有人在網上專門註冊並倒賣,已形成一條成熟的惡意註冊和養號黑色產業鏈。
  • 網絡詐騙話術曝光:「軍師」搜集案例預設多種套路
    你也許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收到過這樣的簡訊……但肯定想不到,這些信息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騙局。  近日,江漢警方通過深度摸排,順線追蹤,成功打掉兩個以提升「微粒貸」「螞蟻花唄」等網絡貸款額度為名,收取保證金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33名,清繳作案電腦20臺,手機50餘部。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兩起詐騙案件的查處過程中,警方還發現詐騙團夥用於培訓的「話術大全」。
  • 《One Line》首曝劇照 任時完晉久玩轉詐騙貸款
    《One Line》首曝劇照 任時完晉久玩轉詐騙貸款 時間:2016.05.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話術培訓、定製騙局,「殺豬盤」騙局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
    「殺豬盤」騙局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內部分工嚴密,分為話務組、供料組、洗錢組和技術組。 文|賴聰 何承波插圖|迢迢 臨近春節,36歲的賈貞娟走進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報案。
  • 桂林這些網上貸款、充值返利、註銷校園貸等詐騙案例看完你怕不怕
    對方發了一個二維碼過來讓胡女士掃碼下載了一個貸款軟體,填寫好個人信息後,對方就以加入會員可以快速放款為由讓胡女士轉了899元會員費。會員費轉過去後對方又說她的銀行卡號填錯了帳戶被凍結,要交6000元才能解凍修改信息。轉完6000元後,對方又要她轉9000元證明她還款能力,隨後又以交保證金、刷流水、繳納風險金、違約金為由繼續讓她轉錢,聲稱貸款下來後會一併返還給她。
  • 微眾銀行 教你判斷貸款公司是否正規可靠
    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等渠道經常可以看見詐騙或者非法金融等惡性事件發生,這使很多有貸款需求的人更為擔心害怕被坑騙。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判斷一個貸款公司是否正規可靠。微眾銀行    1.
  • 泉州一90後女生以「過橋貸款」為名 詐騙近400萬元
    閩南網8月22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吳雅靜 通訊員 黃穎鵬 文/圖)女子洪某假借「過橋業務」等名義,以分享利潤為誘餌進行詐騙近400萬元。今日凌晨,泉州市公安局豐澤分局刑偵大隊在泉州豐澤津淮街一小區內抓獲洪某。
  • 賓陽:6年抓獲上千「Q仔」 QQ詐騙也有「產業鏈」-廣西新聞網
    10月中旬,警方在賓陽城北某村端掉一個QQ詐騙窩點,抓獲8名嫌疑人。警方供圖 底起賓陽QQ詐騙 QQ詐騙也有「產業鏈」 一般分4個「工種」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段欽中 通訊員 陳仕天     近段時間,賓陽警方積極配合外地警方偵破QQ詐騙案件,並在當地開展針對性較強的打擊整治行動,尤其是對網際網路網線實名制排查
  • 詐騙分子精心設局卻撲了個空
    一條簡訊,一個電話,詐騙分子精心設好的局,這樣的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您是否有足夠的心理防線抵禦這些步步為營的電信詐騙呢?
  • 刷單兼職、美女陪聊、這些詐騙到底害了多少人!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詐騙從業人員已超150萬,「黑色產業市場規模」已高達1100億元。(*數據來源中新網) 你沒看錯,這意味著,電信詐騙已經形成高度完善、花樣眾多的「詐騙產業鏈」,各路騙子早就沆瀣一氣,不怕你不上鉤。 你愛錢,對不起,「兼職刷單」等著你。
  • 警惕這兩種「網貸詐騙」!
    虛假辦理貸款類詐騙看似可以解燃眉之急,然而卻是詐騙分子設下的環環陷阱。今天,省反詐中心帶領大家識別兩類高發的網貸騙局,希望大家提高警惕!胡某馬上聯繫客服,對方稱銀行卡信息填寫錯誤導致貸款金額被凍結,需繳納15000元解凍費,提現成功後返還解凍費。當胡某完成轉帳後,對方又稱需繳納押金才能繼續辦理貸款,胡某才意識到被騙,於是立即報警。案例二:謊稱銀行流水不足,需繳費刷流水9月20日,三亞的小李收到陌生號碼發來的貸款簡訊,其閱讀後點擊該簡訊裡的連結,並下載安裝了「平安X貸」APP,註冊成為會員。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一旦詐騙得手,就迅速將贓款拆分到數個乃至數十上百個二級、三級帳戶,層層轉帳,逃避打擊在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團夥間,有一個形象的說法:誰掌握的對公帳戶最多,誰的資金就最安全層層轉賣,實名制形同虛設,通信安全監管漏洞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上遊,有成熟的個人信息售賣產業鏈;下遊,有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產業鏈條虛擬化、智能化
  • GAI創作反詐騙賀歲洗腦主題曲《巨額來電》衝突升級
    MV以一段電話鈴聲開頭,警車的呼嘯聲穿插其中,歌手GAI的身後以垂下來的老式電話為背景,隨後,他出現在一個紅色電話亭中,節奏感十足的重慶話rap充滿了GAI濃濃的個人風格,「嘿,老同學,猜猜我是哪個」「打電話發簡訊冒充你的老熟人」……歌詞中將常見的詐騙話術一一道出,影片中相應的詐騙畫面與歌詞完美配合。
  • 貴陽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遇網絡詐騙,報警一定要及時!
    記者從貴陽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獲悉,貴陽一男子因為輕信網上貸款APP,被所謂的客服誘導,共計損失11萬餘元。  今年4月2初,貴陽的王先生接到一個諮詢是否需要網上辦理貸款的電話,王先生正好需要一筆資金,於是便添加了「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