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鱷魚潛伏魚塘偷吃魚 似揚子鱷疑運輸途中逃出

2021-01-08 水產養殖網
小鱷魚潛伏魚塘偷吃魚 似揚子鱷疑運輸途中逃出2009-09-24 06: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揚子晚報        瀏覽量: 3770 次 我要評論

這就是潛伏在魚塘裡的小鱷魚。&nbsp郭一鵬&nbsp攝



&nbsp&nbsp&nbsp&nbsp小鱷魚潛伏魚塘偷魚

  與揚子鱷相似,估計是在運輸途中逃出來的

  連續兩年往魚塘內投入魚苗,結果收成卻少得可憐,南京江寧谷裡村民周國喜一直鬱悶不已,困擾在他心頭的謎團近日終於得到破解,原來「作怪」的竟是魚塘中的一隻小鱷魚。前日,周國喜在家人的幫助下,在塘邊將正在愜意「午休」的小鱷魚當場捉住。

  昨天上午,記者接到市民董先生的報料來到了江寧谷裡孝義村111號,周國喜正蹲在一個大缸前,旁邊還有幾位村民在指指點點。&nbsp
&nbsp
記者走近一看,只見一隻長約80釐米的小鱷魚正在缸底,頭部往上翹,尾部不停地甩動,看上去很緊張。儘管這條小鱷魚給周國喜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可他沒有絲毫的恨意,反倒細心照顧起來。「這個魚塘我一直在養魚,每年2月份和6月份都投放一次魚苗,總共1萬多條,鯿魚、鯽魚都有。」周國喜說,可讓他奇怪的是,產量都不高。周國喜曾研究過多次,可沒有任何結果,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可就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周國喜在清理魚塘時,突然發現一隻小怪物伸出了頭,嘴巴長又尖。「就是它了,我當時確定魚塘產量不高就是因為這隻小怪獸。」周國喜告訴記者,他自此開始盯著魚塘,可小怪獸很警惕,大都在魚塘底,很難發現。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近半個月的觀察,周國喜發現小怪獸喜歡上岸睡覺,不過是在對岸的水花生上面,很難捕捉。「尾巴很長,嘴很尖,身上顏色黃黑相間。」周國喜說第一眼看到小怪獸就覺得像是鱷魚,不過他不敢確認,於是喊來了弟弟,結果弟弟覺得像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兄弟倆開始想辦法捕捉這隻小鱷魚,周國喜找一天把水花生都撈完了,結果小鱷魚發現沒地方睡覺,便開始在岸上睡覺。通過研究小鱷魚的「作息時間」,周國喜發現它喜歡在中午的時候上岸,休息10多分鐘後再度下水。在準備好網兜後,前天中午,周國喜和弟弟悄悄來到小鱷魚的休息地,此時它正趴在地上愜意地睡覺。機不可失,周國喜迅速把網扔過去,牢牢套住小鱷魚。遭遇突變,小鱷魚猛然抬頭,張開嘴就咬起網來。看到網兜開始有破口,周國喜知道不能再耽誤,趕緊收口然後拎到了水缸前,直接扔了進去。此時網兜已破,小鱷魚奮力往外爬,可缸壁溼滑,無從著腳,最後只得「認命」。周圍村民聞訊後都趕來觀看,個個稱奇,說這裡以前從未有過鱷魚,不知道是哪裡跑來的,還有村民稱,魚塘裡說不定還有。

  昨日下午,南京野生動物搶救中心工作人員趕到了現場,據該中心一名負責人介紹,鱷魚種類很多,由於這隻鱷魚尚年幼,目前不能確定是什麼品種,還需要進一步確認。但根據他的經驗,南京出現野生鱷魚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估計這條鱷魚是在運輸過程中逃脫出來,從而爬進了魚塘,因為周圍也沒有什麼鱷魚養殖基地。工作人員隨後用專用工具將鱷魚帶回,他們還將請來相關專家,對鱷魚進行鑑定和體檢,記者通過網上圖片對比,小鱷魚與揚子鱷極其相似。&nbsp(郭一鵬)

  連結:

  揚子鱷學名igator&nbsp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及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在長江裡發現的鱷魚,除了揚子鱷外,還有這些
    ,重慶的王先生在南岸區銅濱公園附近的江邊洞穴裡發現一條小鱷魚,將其捉住。經鱷魚中心工作人員鑑定為暹羅鱷,也稱泰國鱷。暹羅鱷是主要的養殖鱷和寵物鱷品種,國內養殖日益火熱,它的皮是高檔材料,肉可以吃,小暹羅鱷還可以做寵物。  2018年的新聞《長江發現小灣鱷,疑被放生,有關部門:勿「野蠻」放生》。有市民在宜賓市翠屏區鹽坪壩長江大橋邊捕獲一條20釐米的小鱷魚。
  • 蕪湖農莊鱷魚池遭水淹 92條揚子鱷逃出(圖)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近期連降暴雨,蕪湖市蕪湖縣一農莊內飼養的揚子鱷趁著洪災集體「越獄」。農莊負責人介紹,農莊內共飼養92條鱷魚,洪水漲勢迅猛,超過了鐵絲攔網50釐米,這才給了鱷魚出逃的可趁之機。目前出逃揚子鱷分散在百畝水域之中,農莊工作人員已經捉回了八條。據揚子鱷養殖專家介紹,揚子鱷體型較小,脾氣也沒有那麼火爆,不會主動攻擊人。
  • 春暖花開,浙江揚子鱷出洞曬太陽啦
    最近,浙江氣溫飆升,錢江晚報記者從長興揚子鱷保護區獲悉,保護區的揚子鱷陸續結束冬眠,紛紛出洞活動。要知道,鱷魚是不會冬眠的,而揚子鱷卻是鱷魚家族一個另類的存在,它們不但要冬眠,而且會親自打洞來冬眠,一般一睡就是4個月。
  • 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鱷滿為患」
    2012年11月30日 05:46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昨天下午,隨著最後一條冬眠揚子鱷被安置進越冬房,在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000多條揚子鱷完成越冬轉場。
  • 小鱷魚藏身市民家中 竟是街坊網購的寵物?
    節目視頻 這條小鱷魚身長大概20釐米,凹凸不平的鱗片黃黑相間,長長的尾巴時不時地扭動著,當人一靠近它時,它便猛地抬起頭,嘴巴微張,發出低吼聲。
  • 小鱷魚吃大魚,一副好難吃的樣子!
    在美洲一公園內,拍攝到一頭小鱷魚捕捉到一條大淡水魚,卻不能一口吞下,還擺出一副很難吃的樣子。一般時候,鱷魚捕捉到大型獵物,都是拖到水中淹死,而捕捉到小型獵物,都會一口吞食,因為鱷魚不會咀嚼,只能以吞食的方式進食,這條大淡水魚卻讓小鱷魚為難了,小鱷魚不會一口咬斷,大淡水魚又比較大,只好卡住在小鱷魚的嘴中。
  • 為什麼古代人那麼熟悉揚子鱷,卻不熟悉鱷魚?
    只能吃魚的恆河鱷揚子鱷是一種短吻鱷。在古代,揚子鱷被叫做鼉、鼉龍,民間也稱之為土龍、豬婆龍,叫它「土龍」,估計就是沒文化的人將鼉龍以訛傳訛讀成了土龍,叫它「豬婆龍」,估計是因為揚子鱷的叫聲就跟豬一樣。揚子鱷是中國獨有的物種,成年後體重30多公斤,體長1米多,對人類沒有什麼威脅。
  • 重慶一魚塘被人放數條「鱷形魚」,塘主渾然不知魚被吃光
    近日,在重慶的一處魚塘,發生了一件怪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魚塘,竟「潛入」了數條「形似鱷魚」的怪魚,魚塘主卻忽然不覺。 這處魚塘幾乎屬於封閉狀態,顯然這些「鱷形魚」並非自己從附近江河裡遊來——事實上,重慶的自然水域裡也沒這種魚!
  • 又是一年放生季,安徽放生揚子鱷,保護活化石
    揚子鱷是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揚子鱷被稱為「活化石」,它和恐龍上後再同一時代,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揚子鱷十分古老的,又兼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繼前幾日,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一魚塘發現一條專吃同類的長嘴「怪魚」後,老闆任某在民警建議下清塘,而清理過程中村民竟再次發現這種「雀鱔」
  • 安徽一萬四千餘條揚子鱷結束冬眠回歸自然!
    這幾天,在位於宣城市的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一派繁忙,工作人員正忙著把一條條結束近4個月冬眠期的揚子鱷,由室內暖房陸續運送到戶外養殖池。每年三月底隨著氣溫轉暖,越冬房裡的鱷魚甦醒了,一年一度的轉場工作,從室內轉到室外的工作就開始了。
  • 疑因汙水流進魚塘 集美養殖戶3萬多斤魚大量死去
    廈門晚報訊 昨日,集美區杏濱街道錦園村後浦養殖戶郭亞嘗16畝魚塘內,出現大量死魚,據說與汙水流入魚塘有關。  記者昨天下午來到郭亞嘗的魚塘,一股死魚的腥臭襲來,水面上還可以看到白花花的死魚。郭亞嘗說,去年8月,由於附近工地施工,魚塘旁邊的排水溝被堵,汙水流進魚塘,3萬多斤魚大量死去。
  • 重慶:學生河邊散步發現"怪物" 原是北美小鱷魚龜
    昨日,經重慶動物園動物管理科有關人員鑑定,該怪龜為小鱷魚龜,是來自北美洲的外來物種,極具攻擊性。  散步遇怪物險被咬  據陳粵樂介紹,當晚,她和同班兩名同學正在新虹橋附近散步。「河邊那個是什麼東西?好像是鱷魚!太恐怖了,還在往上爬。」同行的男生小朱第一個發現它。
  • 中國最大的鱷魚湖:1600畝水域,生活著10000多條揚子鱷
    旅行隨筆:提及揚子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恐龍同屬一個時代,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1億年以上,當年一起活動的恐龍已經滅絕了,但是它卻僥倖活了下來,可見,揚子鱷的生命力有多麼頑強!
  • 在死魚塘養殖魚的方法
    在農村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些死魚塘,對於一些對農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死魚塘,但是一些人就想要在死魚塘裡養殖一些魚,所謂的死魚塘就是死水的魚塘,很難養活一些東西,那麼在死魚塘裡應該如何養殖魚呢,如何更好的利於死魚塘呢,死魚塘裡應該適合養殖什麼品種的魚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廣西老鄉魚塘裡來了一群「條紋怪魚」,一網好幾條,最大的5斤多
    「條紋怪魚」……——本來魚塘裡應該數量極多的鯽魚、鯉魚沒撈到幾條,撈起來的都是這些「條紋尖頭魚」,有時候一網好幾條。這些魚大多一斤到5斤之間,它們尖頭短鰭,魚身覆蓋一層條紋,看起來頗為奇特,有人看過後說是黑魚,有人說是七星魚……這位河池老鄉從魚塘裡捕獲的「怪魚」到底是何方神聖?屬於外來物種原來,這些魚塘裡網起來的「怪魚」,即不是一些人說的黑魚,也不是廣西特有的七星魚,而是一種外來物種,線鱧。
  • 四川自貢魚塘釣起美洲食肉魚 嘴似鱷魚滿口尖牙
    怪魚在水裡拼命掙扎,不僅拉裂了魚竿,還咬破了魚網。龔師傅和鄧先生分別拿一張大魚網,前後夾擊,才把怪魚擒獲。鄧先生說,這條魚身長約75公分,重達6斤,嘴裡長滿了鋒利的牙齒。  來自北美 經貢井區水務局水產漁政站站長餘海英辨認,最終確認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屬於外來物種。
  • 十條小鱷魚入駐古巴動物園 回到父母故鄉
    十條小鱷魚入駐古巴動物園 回到父母故鄉當地時間2015年4月20日,古巴首都哈瓦那,瑞典動物園工作人員Jonas Wahlstrom為古巴動物園送來十隻小鱷魚崽。這些小鱷魚都來自瑞典,但它們的父母卻是古巴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