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市地處江蘇中部,黃海之濱,總人口74萬,總面積2367平方公裡,轄14個鎮、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省級海洋經濟綜合開發區,是江蘇省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大豐是麋鹿故鄉。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放養區,是中國精選的15個生態旅遊景點之一,現有麋鹿640多頭,佔世界總數的30%。以麋鹿保護區為核心,以沿海風光帶為主體,以回歸自然為主題,生態旅遊業正在成為大豐重要的新興成長型產業。大豐是綠色生態家園。大豐是全國第一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近年來,大豐市建立了優質大米、啤酒大麥、銀杏、大蒜、百合、海淡水產品、果疏等十大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早酥梨、大米、麥芽等17個產品獲得中國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先後有27個產品被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命名為中國名牌,列中國縣級之首。大豐是灘涂溼地寶庫。大豐海岸線112公裡,沿海灘涂面積10萬公頃,是亞洲東方最大的一片灘涂溼地,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重要溼地名錄。大豐是現代化港口城市。正在建設中的大豐港位於江蘇省沿海中部,包括1個5000噸級油氣碼頭,2個3.5萬噸級貨櫃專用碼頭,2個1萬噸級和2個5000噸級多用途碼頭和散雜貨碼頭。建成後的大豐港將成為年吞吐量1000萬噸的國際性中型商業港和中國一類開放口岸。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豐各級黨政組織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創業,奮發有為,經濟社會保持了提速增長的良好勢頭。2002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長12.1%,人均突破1700美元,總量和人均值在江蘇省54個縣(市)中分列第17位和第13位;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28%,列第26位;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列第15位,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回顧2002年全市各項工作,我們有四個方面的體會:
1、必須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我們清醒地看到,與形勢發展的要求相比,當前大豐最大的問題還是發展不快,最大的困難還是實力不強,最大的矛盾還是人民富裕程度不高,必須毫不動搖地把加快發展當作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因小富而滿足,不因成績而停步,不因困難而退縮,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個「言必談經濟,行必為經濟,一心一意抓經濟」的濃烈氛圍。
2、必須始終堅持把項目推進作為第一抓手。我們感到,大投入才能有大發展。加快項目推進,走借力發展之路是大豐跨越發展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明確提出把項目推進作為加快發展、實踐「第一要務」的第一抓手,把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擺在了統攬各項經濟工作全局的位置,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大力招商引資的熱潮,從而推動了項目投入的快速膨脹,帶動了工業經濟的快速擴張,促進了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
3、必須始終堅持把優化環境作為第一條件。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一方面,我們切實加大了硬環境建設力度。在加快建設現代城市的同時,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加快大豐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省海洋經濟綜合開發區和鎮特色工業園建設,提高對外吸引力和項目承載力。另一方面,切實加大了軟環境建設力度。深入開展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機關作風整頓活動,著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一諾千金的誠信環境、文明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為全市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4、必須始終堅持把狠抓落實作為第一保證。在全市深入推行了「交辦工作限時制、推進工作督查制、工作後位懲處制、工作失誤追究制」四項規定,促進了各級領導幹部工作作風的轉變,在全市形成了雷厲風行抓落實、深入一線抓落實、精益求精抓落實、比學趕超抓落實的良好風氣,推動了各項工作扎紮實實地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