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新手媽媽不信的「一睡二哭三攢肚」,其實是嬰兒發育必知口訣

2020-12-03 奶球媽咪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總是在睡覺?」「為什麼小寶寶忽然開始頻繁哭鬧?」「為什麼孩子的排洩規律一下子改變了?」「為什麼寶寶……」隨著嬰兒每一天的成長,圍繞著新手爸媽的「為什麼」也越來越多,其實寶寶的身體的每一種變化和表現,都是在向爸媽們傳遞信號,可惜很多父母新手上陣,實在搞不懂這些信號的含義。

01「一睡二哭三攢肚」,老人口中的秘訣原來竟是如此

小夏還在懷孕的時候,婆婆專程來就給她傳授過一些育兒經驗,其中就包括所謂的「一睡二哭三攢肚」。

婆婆給她解釋其中的含義,一睡,指的是出生第一個月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二哭,指的是嬰兒在第二月的時候,會開始逐漸表達自己的情緒,想要什麼或哪裡都不舒服,都會通過哭讓爸媽知道。這三攢肚,則是指第三個月的時候,寶寶的排便時間和周期會發生改變,幾天大便一次也是正常的。

小夏當時不僅沒有認真聽婆婆講,打心底還有點嫌棄這些「育兒老話」,她覺得這些話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是在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得出的片面結論,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結果,小夏的寶寶出生之後,第一個月幾乎就是在睡覺;一邁進第二個月,清醒的時間變長了,卻總是不定時的哭鬧;第三個月,以前每天都排便的寶寶忽然好幾天不大便了,好不容易大便一回還有點幹,小夏差點以為是便秘要送醫院去看,幸虧及時趕來的婆婆阻止了她。

02「一睡二哭三攢肚」被驗證,那麼它們分別對應什麼發育情況呢?

一 月睡

就像是體貼媽媽們生產辛苦一樣,在媽媽們坐月子期間,新生兒寶寶大部分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他們剛剛從母體來到新的環境中,需要適應,加上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快速生長,所以他們會採取這種「閉關睡眠」的方式,減少消耗,積極生長,這是正常的現象。

至於有些新手爸媽反映,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睡覺,總是哭鬧呢?很簡單,因為他沒被照顧好,因為他不舒服。隨時留心寶寶的狀態,是不是餓了,是不是渴了,是不是尿床或者拉臭臭了,處理好讓寶寶難受的事情,他自然會安穩的去「睡覺修煉」。

下面放一個1—12個月寶寶的睡眠參照時間,新手爸媽們可以以此作為比對,觀察寶寶的睡眠情況

第1個月:約18—20小時的睡眠時間。2—5個月:睡眠時間減少,保持在15—18個小時。6—12個月:再次遞減,約14—16個小時,類似成人的作息。

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他的體重和發育都是有重要幫助的。所以,新手爸媽們不要擔心剛出生寶寶一直在睡,這是他們的生長方式。相反,如果有寶寶總是不睡覺,一定要及時排查他的需求或者不舒服的地方,處理妥當,讓寶寶安穩入睡。

●二月哭

為時1個月的「休養生息」結束之後,寶寶開始觀察這個世界了,他們清醒的時間會變長,相對的,需求就會變多,但他們又不會說話,有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身體出現不適應的時候,就會以哭鬧的形式,來尋求父母的幫助。

最常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問題,就是嬰兒「腸脹氣」,因為寶寶腸胃功能沒有發育完全,餵奶過程中,稍微出現受涼、吸入過多空氣等情況,都有可能會引起嬰兒腸脹氣,如何判斷是否出現腸脹氣,要看以下方面:

1)寶寶經常哭鬧,但餵奶又不喝,甚至哭鬧更厲害。

2)睡覺時頻繁出現蹬腿、蜷縮身體、臉憋得通紅等情況。

3)經常放臭屁,有時候屁中會帶出些許大便。

4)肚子發鼓,偏硬,湊近聽,能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

5)被抱著的時候總是打挺,仿佛拒絕被抱起來。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這些情況,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得了腸脹氣,父母可以按勻速順時針的手法按摩寶寶肚臍眼周圍,幫助排氣;並且在保暖的同時選擇正確的餵奶方法,避免寶寶吸入過多涼氣。

●三月攢肚

顧名思義,攢肚子指的就是寶寶在吃好喝好被照顧好的前提下,開始儲蓄能量,不會天天都排便,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周期拉長,有的甚至好幾天大便一次。

這個時候新手爸媽們多數會誤以為是孩子便秘了,如果寶寶嘴裡沒有異味,大便時不痛苦難受,大便顏色金黃色,沒有奶瓣,和之前的大便相比,水分較少。那麼這就是寶寶在攢肚子。

老一輩通過多年經驗流傳下的「老話」見證著寶寶們的成長發育和階段變化。「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說的是因為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全,不建議將寶寶餵得過飽,又因為孩子生長發育速度快,偏低的溫度能更好適應他們的「成長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則是在告訴新手父母們,不要錯過孩子性格與大腦發育最重要的兩個階段。

每一句「老話」都寄託著長輩們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的祝願,願你的育兒之路上也能有「老話」為你持續護航。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寶寶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但養育寶寶階段卻異常艱辛,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總是會手忙腳亂。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而一旦哭鬧,爸爸媽媽們就只能用猜的方法來應對各種事宜。
  • 增強寶寶腸胃功能,腹部撫觸做起來,兩小口訣要記牢,媽媽必學
    今天我們介紹的腹部撫觸,不僅能促進大腦發育,還可以促進寶寶腸蠕動,加強其排洩功能,有助排氣和排便,增強寶寶腸胃功能。媽媽可以遊戲的方式和寶寶一邊撫觸一邊交流,使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與呵護。「即使工作再忙再累,每天也要留出親子撫觸的時間。嬰兒撫觸不僅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好處,而且能增進寶寶與媽媽間的情感交流,撫平寶寶的不安情緒。」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因為寶媽們都因為「二月惡魔寶寶」抽不開身,他們清醒時好像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哭!
  • 新生嬰兒的吃奶信號,新手爸媽必知!
    這個……真是讓新手爸媽抓狂。一:產後半小時親密接觸一般而言,只要出生時的健康狀況允許(足月健康新生兒),醫護人員通常會將寶寶的皮膚擦乾,然後讓寶寶直接躺在媽媽的胸前,這種持續且不受幹擾的接觸可以讓寶寶和媽媽彼此熟悉。
  • 一新手媽媽訓練3個月大嬰兒趴睡,嬰兒窒息身亡。到底怎樣科學育兒
    看了一則新聞:4月16日下午,一名新手媽媽訓練3個月大嬰兒趴著睡,通過監控看到孩子一直哭喊長達2個小時卻沒有上前救助,還發視頻直播,最後孩子不幸身亡。現場令人十分揪心,引發網友眾怒。說的就是一個媽媽加入了某個睡眠引導付費群,讓三個月大的嬰兒分房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訓練寶寶的獨立入睡能力。
  • 嬰兒睡覺突然醒來,看不到媽媽就會哭否則就想繼續睡,原因何在?
    嬰兒睡覺突然醒來,看不到媽媽就會哭否則就想繼續睡,原因何在?寶寶出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全家人都圍著寶寶轉,只有在寶寶睡著時才會幹點別的事情。可是每當寶寶都已經睡著了,我們才幹點別的事沒多會,又聽見寶寶哭了,只能放下手中的事情來哄寶寶。
  • 6到8周嬰兒一天能睡20小時,睡得太多?其實是提前進入規律睡眠
    小嬰兒出生後,前幾個月的睡眠問題總是困擾著不少新手媽媽。有個媽媽留言說自己的寶寶快2個月了,每天不哭也不鬧,很溫和,每次睡眠時間都很長,這樣正常嗎?孩子不愛睡,晚上夜醒頻繁,白天哭鬧不安,哄睡難,這樣的情況,媽媽擔心孩子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現在寶寶天生愛睡,像個天使寶寶一樣,不哭不鬧,困了累了就睡,媽媽又擔心孩子是不是睡得時間太長了,這樣是不是正常的?
  • 嬰兒應該單獨睡小床?和父母一起睡有這些好處
    大家讓小寶寶嬰兒床的理由,其實與我的理由差不多,讓寶寶睡嬰兒床,一是不用擔心壓到寶寶;二是不避免孩子吸入大人呼出的「廢氣」二氧化碳;三是睡覺時大人和孩子不互相影響,都能睡得更好一些這;四是從小培養獨立生活習慣。最近看到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主流的發展心理學教材上援引的研究結果顯示,小嬰兒從小跟媽媽一起睡,其實有很多好處。
  • 一周歲以內的嬰兒,將有6個猛漲期,新手爸媽要把握住機會
    作為過來人,馬寶會建議新手馬寶不要買太多衣服,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成長太快了!而正在照顧寶寶的寶貝媽媽們也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前段時間寶寶長這麼大,最近幾個月身高卻沒長?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也有一個「激增期」。
  • 新生兒和媽媽睡好,還是獨自睡嬰兒床好?新手父母要知道
    那麼孩子出生後很多家長就犯難了:是應該和媽媽睡呢,還是獨自睡嬰兒床呢?這兩種情況對寶寶的影響:和媽媽一起睡:據各種權威機構研究表明,和媽媽睡的新生兒在與媽媽親密接觸的情況下睡覺,會得到更大的安全感,且日後的親子關係會比較親密牢固。還有一項研究表明新生兒在出生後立即與其皮膚接觸可以使寶寶的心血管得到穩定。
  • 「一月睡黃、二月哭腸、三月攢肚急壞娘」,發育口訣媽媽讀懂幾分
    新手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更是頭疼,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大家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很難區分孩子哭聲的具體含義,越是這樣家長就會越心急。 其實解決這種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知道了孩子的習性之後,自然就能周到地照顧他了。
  • 嬰兒趴著睡覺 有利於神經系統發育
    嬰兒期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趴著睡之後,立馬著手糾正寶寶的睡姿,認為這樣會壓到內臟或讓寶寶呼吸不暢,甚至影響發育。其實,對於寶寶趴著睡家長不需要太緊張,因為趴著睡對寶寶來說並不只有壞處,好處也有不少。
  • 「趴睡」訓練疑致嬰兒死亡,曾被指導的新手媽媽後怕:像被洗腦了一樣
    那麼小的嬰兒如何解鎖趴睡,難道不會導致孩子窒息嗎?這家所謂的培訓機構是否有相關資質,所謂的「嬰幼兒睡眠引導課程」又有何依據?:一位媽媽在微信群內提問,稱自家3個月大的寶寶入睡後翻身至趴睡狀態,並且一直在哭,求助群內的答疑「老師」是否需要幫助孩子翻身。
  • 幾個月的嬰兒睡覺才有規律?家長學會這四個方法,幫助寶寶睡整覺
    文丨小書蟲媽媽「寶寶出生後,每天晚上都要餵三四次,幾個月才能睡一整夜啊?」;「如果寶寶一出生就可以睡整覺,該多好!」;「媽媽要怎樣培養嬰兒的睡眠習慣啊?」。這是新手媽媽在群裡討論的話題。我回想起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也給寶寶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睡覺問題給折磨到接近崩潰的邊緣,最大的心願就是:寶寶可以睡整覺,讓我也能好好休息。
  • 新生兒睡覺不能睡枕頭,早於這個時間影響脊柱發育,媽媽不能大意
    「高枕無憂」為何不適用於嬰兒討論新生兒用枕頭的問題,還是要從源頭說起。為何現在的在大部分的育兒過程中都不提倡用枕頭睡覺了呢?其實還是得從嬰兒的身體的發育以及新生兒的日常的實用性中進行考慮。一:新生兒用枕頭可能會導致脊椎變形新生兒出生後,他的脊柱是直的,且在沒有完全發育定型後,他的脊椎是會根據日常生活的習慣進行改變的。
  • 嬰兒訓練趴睡窒息:別輕易上了「育兒邪教」的當
    據報導,4月16日下午,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想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沒事」,然而約兩小時後,她叫寶寶起床吃奶走進房門,才發現孩子嘴唇發紫、沒了呼吸,最終孩子不幸身亡,該過程也被全程直播。根據網上的視頻與群聊天記錄,這個新手媽媽本有挽救孩子的機會。
  • 0-3個月齡寶寶:一哭二鬧三認母,寶媽帶娃要做到「兩勤三不要」
    有的人認為是3歲以後,因為孩子上幼兒園,媽媽不用24小時照料了;也有人認為是中學以後,因為孩子住校了,跟父母的交集很少;也有人認為是成年以後、成家以後......其實,最好帶的階段,應該是0-3個月齡的時候。
  • 抱著呼呼睡、放下立馬醒!「落地醒」是咋回事兒?當媽媽太難了
    不少新手媽媽擔心寶寶出生後難帶,其實月子裡的寶寶也還好,「娃難帶」是滿月後的日子。出了月子,寶寶突然從「小天使」變身「小惡魔」:睡眠時間短不說,還睡不踏實、夜裡頻繁醒來,還哭鬧;白天也是,每次抱著就能多睡會兒,只要一沾床立馬醒,然後就開始哭著「發預警」……小嬰兒都是「統一配置」出廠的嗎?「別看我家娃只有不到兩個月,小人精呀!
  • 新生兒哄睡小技巧,輕鬆拯救小月齡寶寶睡眠,新手爸媽趕緊學起來
    寶寶睡眠問題牽動著全家的心,不僅是寶寶的睡眠影響到了全家的作息,更是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應對新生兒的睡眠問題呢?本文提供了幾個哄睡小技巧,輕鬆拯救小月齡寶寶睡眠,新手爸媽趕緊學起來。新生兒一般會有哪些睡眠問題?新生兒剛剛從媽媽的子宮內出來,出現各種睡眠問題都是必然現象,當然也有一些「天使寶寶」磨人的時間很少甚至沒有。
  • 3個月寶寶趴睡身亡,嬰兒究竟需要怎樣的睡姿?
    本報記者 張 蘊 張景陽  近日,一則「科學睡眠方法導致嬰兒趴睡窒息」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