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張衝、熊慶來與竹園治水

2021-01-09 騰訊網

▽以下是正文

早些年,紅糖是彌勒市竹園鎮的名片,曾暢銷於西南、東南數省;如今,1.3萬畝蓮藕又成了這一方水土的金字招牌。彌勒市的壩區鄉鎮也不算少,為什麼竹園鎮能在農業發展方面異軍突起呢?有人說,良好的水利條件是竹園鎮「躥紅」的一個重要條件。此言不虛也。

竹園年平均降雨量953.7毫米,有五溝一河二龍潭,各型水庫6個,小壩塘9個,水利資源較為豐富。

竹園人興修水利的歷史悠久,其治水故事也頗多。明代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構甸(即今天的竹園)興修小東溝,於甸溪河海家橋下築壩取水,開啟了彌勒水利工程建設的新紀元。這是全市水利史最早的一次記錄,見諸於1985年編撰的《彌勒縣誌》中。在竹園鎮雲洞電站往西百餘米處,至今橫亙在兩山山谷之間的石橋,正是史志中所言的甸溪河海家橋。

據竹朋灌區管理處的水利紀念碑記載,竹園西溝修建於1662年,整條溝修修改改,歷時一百餘年,直到1820年才完全竣工。另一條貫穿竹園集鎮而過的長溝,則修建於1690年。

竹園新溝修建於1700年,由貢生楊崢主持修建。新溝之水源是黑龍潭,因為當時河溝管理不善,誰家有錢都可以將河溝攔腰截斷,私築水壩,以致整條河溝共設置了18道壩。各自為陣的混亂局面導致了河道不暢,旱澇無常,那時的新溝水時常危害竹園大地,百姓飽受其苦。

楊崢振臂一呼,召集了一批有識之士開展治水工作,他們先拆除了河道中各家各戶修建的堰壩,再組織起群眾來,採用清淤、加固岸堤等辦法,終於「馴服」了這條「水魔」,讓它老老實實地為竹園人服務。為此,楊崢成了竹園人心中的「大禹」。後來,楊崢的後代子承父業,一直擔負著管護竹園新溝的重任,並適度收取一定取水費,其管理新溝的時間跨度長達200年左右。

在1939年修建竹園東溝(甸惠渠)時,彌勒籍的彝族中將張衝功不可沒。張衝將軍從臺兒莊戰役凱旋歸來後,回到家鄉擔任彌瀘水利督導。這是張衝將軍第一次接觸治水事業,且算是牛刀小試;解放後,他曾先後擔任過雲南省副省長、水利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對中國水利事業的貢獻也不小。

除此之外,時任雲南大學校長的熊慶來在竹園東溝修建過程中,積極幫忙斡旋,幫鄉親們從省城租賃來大型施工設備,縮短了工期;不僅如此,熊慶來的父親熊國棟雖已過古稀之年,也在甸惠渠修建過程做出了不少貢獻,經常到施工現場指導、協調;竹園鎮莊地村的錢仁培作為在地官員,在修建該工程時多方奔走,出謀劃策,為竹園治水事業盡心盡力。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不光繼承了前輩修建的遺澤,還持續撥付資金投入到水利建設中來。總投資4333.3萬元的竹園鎮龍母溝水庫不光是一項重大水利設施,還成了一方百姓流連忘返的踏青之地;工程浩大的甸溪河竹園段改造工程,是造福鄉裡的一件民生工程。

水利管理者不光重視建設水利工程,還注重對竹園水利文化的傳承與保護。1983年10月,竹園將散落在該鎮各地的水利紀念碑,統一遷往竹朋灌區管理處院內進行集中管理。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座由九塊石碑組成的碑林,呈四合院式分布,碑林頂上建有亭子,防止陽光風雨對其侵蝕。立於西邊的兩塊石碑,最為年長,所記之事系雍正二年楊崢治理竹園新溝的始末,碑文共計3000餘字,對其修建過程記載最為詳實。正是這樣一座水利紀念亭,為傳承與保護竹園悠久的水利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載體。

水是生命之源。竹園鎮能有今天的發展,與良好的水利條件密不可分。這一段段治水故事,說起來無不浸潤了歷史文化的芳香,讓竹園人感到無比自豪。

來源/人文紅河

總編/孔令勇 值班編輯/孔德雲 排版/邱少瑞

相關焦點

  • 彌勒,彌勒
    但缺少了孫髯翁、熊慶來、張衝、王熾等,彌勒的韻味也就少了許多!張衝原名紹禹,又名維新,字雲鵬,出生於雲南省彌勒縣一個彝族小官宦家庭。幼年的張衝讀過私塾,後入鄉和縣城小學讀書。1918年,赴昆明讀書。任滇軍旅長、師長,滇越鐵路護路司令,抗戰六十軍副軍長,1942年任雲南部隊第二路軍指揮官,臺兒莊戰役成為「抗日名將」。張衝將軍被譽為「三神」將軍:戰神、鹽神、水神。
  • 彌勒城市宣傳片《小城彌勒》,正式發布!
    12月30日,彌勒市城市宣傳片發布會暨彌勒—瀘西精品旅遊線路推介會在太平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議發布了彌勒城市宣傳片《小城彌勒》,推介了彌勒、瀘西兩地的旅遊精品線路,全國各地買家團與彌勒市涉旅企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 彌勒這棵大樹,與周恩來有關
    彌勒這棵大樹,與周恩來有關在彌勒,有一棵代表「中非友誼」,57年樹齡的「桃花心木樹」。此樹是周恩來總理1963年訪問非洲時,帶回的「友誼樹苗」,種在彌勒竹園國有林場場部。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對於彌勒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
  • 熊慶來:像數學一樣一絲不苟
    &nbsp &nbsp &nbsp &nbsp熊慶來(1893~1969),雲南省彌勒縣人,數學家,教育家,曾任教清華大學,後任雲南大學校長。 &nbsp &nbsp在關於熊慶來的文獻中,被廣為提及的事情只有一件:他對學生華羅庚的知遇。
  • 彌勒10人公示
    彌勒10人公示 2020-08-18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天,彌勒人民向他們致敬!​
    :供水公司做好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安全供水工作8.彌勒第一醫院醫務人員國慶中秋堅守崗位 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9.彌勒公路分局開展迎國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10.建設滇中綠色發展強市知識解讀▽以下是正文今天,彌勒人民向他們致敬!
  • 雲南彌勒至蒙自鐵路最新進展,建成後昆明至蒙自1.5小時可達
    11月26日11時30分,經過鐵路建設者1年半的艱苦奮戰,雲南彌勒至蒙自鐵路首片箱梁在招納雙線特大橋上成功架設,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正式拉開序幕,標誌著彌蒙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架設箱梁的招納雙線特大橋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境內,全長527米,全橋設墩臺23個。
  • 雲南修建新高鐵,投資136.2億途徑5個站點,彌勒等地區迎來新發展
    這幾年,中國也致力於道路建設,今天的小編會告訴大家的, 雲南省修建的新高鐵,這條高鐵被稱為彌蒙鐵路,彌蒙高鐵的起點是彌勒,終點是蒙自, 沿途經過彌勒市、開遠市,到達紅河州蒙自市, 這條鐵路全長107公裡,投資約136.2億元, 這條鐵路全線有五個站點,他們是彌勒站、新河站、彌勒南站、竹園站、朋普站, 你不知道有沒有你的家鄉嗎?
  • 著名畫家曾中山與彌勒「笑佛」的情緣
    這對發人深思的妙聯,本是古人對彌勒「笑佛」的描述,然而在鍾情彌勒「笑佛」人物創作的著名畫家曾中山身上,亦得到充分的體現。  5月18日,記者在廣東惠東縣曾中山充滿書畫藝術氣息的住所裡,釆訪了他本人和目睹了他創作的一幅幅生龍活現的「笑佛」,並聽他講述自己與彌勒佛「笑佛」的情緣。
  • 彌勒各鄉鎮森林防火重點林區,由這些人負責……
    四至界線:東至東山大宿依和大慄樹村地界;南至竹園林場國有林地界;西至布龍村公路東邊;北至彌陽鎮李子小組衝地界。森林草原防滅火直接責任人:畢文武(布龍村委會主任)。 (二)清河大龍樹林區。四至界線:東至東山大龍潭地界;南至竹園拖底小組地界;西至大沙衝地界;北至布龍阿多多小組地界。森林草原防滅火直接責任人:李春喜(清河村委會主任)。
  • 慈悲釋迦,大笑彌勒
    未來,彌勒成佛專修極樂,世人衣食無憂、精神安樂。注釋:古佛時期的修行者把「苦行」作為修行綱領,通過摧殘身軀消除災厄。到了釋迦摩尼佛時期,佛陀放棄苦行改修慈悲,用慈悲心感化生靈。未來,彌勒佛專修極樂,世間不再有悲苦,人人盡享安樂。大雄寶殿——釋迦摩尼佛釋迦摩尼佛像,雙目緊閉,表情略顯悲苦,臉頰似有淚痕,雙膝盤坐,腰腹內收。以此彰顯釋迦摩尼佛大慈大悲的形象。
  • 韓城竹園村:工業村因「竹」再興
    位於澽水河畔的竹園村,曾依賴韓城大型國營企業發展經濟,曾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伴隨著工礦企業衰落,因礦而興的竹園村經濟一度陷落,但在短暫消沉之後,如今竟又探索出一條富民強村的新路徑。黃河流經晉陝峽谷下遊的支流澽水河,流過竹園村境內600米河段,現已治理開發出水上遊樂項目。
  • 彌勒至蒙自鐵路最長隧道貫通!
    彌勒至蒙自鐵路最長隧道貫通!中哨隧道位於雲南省彌勒與開遠兩市之間,隧道全長4062米,其中暗洞長3990米,明洞長72米,最大埋深132米,最小埋深0.3米。
  • 東湖鎮中心小學用童謠唱響治水好聲音 自編自創200首「治水童謠」
    東湖鎮中心小學用童謠唱響治水好聲音 自編自創200首「治水童謠」 2015-10-12 08:58:50來源:紹興日報作者:王勤   最近,在紹興高新區東湖鎮中心小學,動聽的童謠不時會在校園裡響起,在孩子間傳誦。
  • 彌勒聯合大整治!
    彌勒聯合大整治!▽以下是正文「彌勒頭條」APP帶你看新聞今天是12月24日星期四-最關注-彌勒聯合大整治!【點擊查看詳情】總編/孔令勇編輯排版/任泉宇綜合自彌勒頭條APP、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原標題:《彌勒聯合大整治!》
  • 彌勒原創的工藝品,真牛
    彌勒原創的工藝品,真牛 2020-09-02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佛說彌勒菩薩上生經
    彌勒眉間有白毫相光,流出眾光作百寶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五百億寶色,一一好亦有五百億寶色,一一相好豔出八萬四千光明雲。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 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恆說此法度諸天子。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  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
  • 雲南旅遊之彌勒:兩天一晚
    雲南旅遊之彌勒:兩天一晚關於往返路程安排:去:8月27日早上10:52—11:24時長34分鐘,票價34元的高鐵,從昆明南站到彌勒;回:8月28日下午17:17—18:24時長67分鐘,票價44.5元的動車,從彌勒到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