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編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沒有攻擊誰的意思,純屬小編自己的親身經歷,沒有切身體會的小盆友不要噴我,遙想當年,我第一次背著書包到比較大的城市去上學的時候,第一次在食堂看到竟然有師傅在賣紅薯時,我內心的跌宕澎湃,詢問到價格以後,本人直崩潰,直接有一種不上學了回家從地裡刨紅薯到學校來賣的衝動,當然,因為路途太遠,也只好放棄了。
不是小編我少見多怪,而是,喜歡吃紅薯的小盆友千萬不要噴我,紅薯這種現在被各種養生大咖追捧的紅品,在我們小時候和我們稍大一點的時候,在我們的家鄉,真的是不怎麼受待見。我們那裡最好的土地種小麥和玉米,其次的種花生,只有最次的土地種紅薯,也就是說,這個紅薯,種完以後,基本不管,真正能做到靠天吃飯,到了成熟的時候直接收就可以了。當然,這種植物也是非常的頑強,無論土地是肥沃還是貧瘠,農民對他重視與否,它總能結出又紅又大的果實。所以這種又便宜收成又好的紅薯,基本都被樸實的農村人,當成飼料了。
農村人不是不吃,只是吃得很少,或者是小時候沒有其他糧食,只能把這個當成主食,吃夠了,有一種一見紅薯胃就飽的感覺。所以,小編這個年紀基本已經不吃紅薯了,當然,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會把紅薯加工成很多城裡喜歡的小食品,像粉條,紅薯幹,最近特別流行的天目薯,也是紅薯的一種。當然,如果你告訴農村的老伯,說從網上花十塊錢買一斤紅薯,他還是會白眼鄙視你,他會告訴你,家裡地窖裡有的事,隨便拿,不要錢。
說了這麼多,跟大家分享一下紅薯的種植方法。雖然農村不待見紅薯,但紅薯確實全身都是寶,並且是一種公認的高產適應性強的農作物。幼苗幾乎是沾土就活,成活效想當高。
這種強大的植物是苗生的,每年過完年,剛出正月,辛勤的農村老伯就會到自家地窖裡,把去年秋天就存好的紅薯取出來,當然,留種的時候肯定不留最大的紅薯,也不留最小的紅薯,留種要留粗細均勻,大小個頭差不多的紅薯,經過一冬天的窖藏,首先要挑出凍壞的,或都是病變的扔掉,只保留完好的健康的紅薯。
根據留種的多少,要整理一個育苗畦。一般是約一米寬,長度隨意,先用底肥,再加大約十公分鬆土,將紅薯間隔約三公分整齊插在鬆土裡,然後,再蓋十公分沙土混合土,比例約是30%實土,70%沙子。條件稍好一些的,直接在大棚裡育苗,如果沒有大棚,要給整個畦子蓋上塑料薄膜,中間加軟藤撐起,這是最傳統的育苗方式。每天早晚灑兩次水,中午太陽好時要及時通風。
種植紅薯的土地,很好打理,深耕一下,深耕之前要加底肥,最好是農家肥,如果沒有,現在只能用化肥了。把深耕好的土地,均勻的整理成高約二十公分或三十公分左右的壟,整理好之後,要經過太陽曬三到五天,讓土地表層乾燥溫暖。種植的時候,因為土地已經松好晾好,有經驗的農村伯伯都是用手種植,這樣對於植株的入土深度有一個直接的手感把握。在壟上間隔三十公分種植一顆紅薯苗,如果壟上土壤特別幹,要在苗的根部澆適量水,然後回填壓實。
一般新苗會有一周左右的緩苗期,緩苗期過後,適當的補一下苗,補完苗,基本就不用管了,從緩苗期到秋收,中間除幾次草就可以,甚至可以不用除草,因為用不了多少天,紅薯的葉子和莖幹會爬滿整片土地,小草都沒有生存的空間。
紅薯和種植講完了,小盆友們是不是也對這種頑強的植物印象深刻,至於紅薯的功效我就不多哆嗦了,畢竟網上一搜一片,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