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油貓悖論的有趣實驗

2021-01-09 科學探索的盡頭

黃油貓悖論,又叫黃油貓理論(英文:Buttered Cat Theory),是詼諧地把兩種民間常識組合而成的笑話,

試想一下,一隻貓從高處跳下,那麼永遠是腳著陸;塗有黃油的麵包一不小心落下,也是塗有黃油的那一面落下。

依據墨菲定律(即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如果失手將一片塗有黃油的麵包片拋到半空中,永遠將會是塗上黃油的一面落地。這個悖論出現在,你把黃油吐司沒有塗上黃油的一面黏著貓的背部之時,讓貓從半空中跳下。依照以上兩條定律,貓永遠無法用腳著陸,因為黃油吐司永遠在塗上黃油的一面落地;但同樣的,黃油吐司塗上黃油的一面無法落地,因為貓永遠用腳著陸。

某些人表示,黃油貓實驗將導致一個反地心引力的作用。黃油貓在半空落地之時,它將漸漸減速和轉動,最終到達一種恆穩狀態,與地面浮著一個短的距離高速轉動,使得吐司沒有塗上黃油的一面和貓背無法接觸地面。如果我們假設兩種定律都是正確的話,什麼事情都能發生。然而,依照以上解釋,必須有某一種能量維持黃油貓的恆穩狀態,否則它會違反能量守恆定律。不過,亦有很多方法使黃油貓得到能量,例如轉動時,黃油貓能在摩擦空氣得出熱量、或從陽光,轉換它成直接動能。雖然很難證明這點,但並非不可能。

這...........還專業了.....

實驗如下

在科學的道路上,還是有一兩個逗比的,哈哈哈哈哈.........這還是個永動機了。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論。因為,如果把黃油吐司沒有塗上黃油的一面黏著貓的背部之時,這個組合體已不是原來單純的貓或黃油吐司,因此也就不一定具備單純的貓或黃油吐司的特性,之前的定理也便不再適用。這是簡單的組合引起質變的道理。

相關焦點

  • 真有人相信「黃油貓悖論」,這就是荒誕劇和現實的區別
    黃油貓悖論這就是「黃油貓悖論」。2003年,有個叫小夥子以此為題材,拍了部短片《永久行動》,造出了「黃油貓永動機」——貓腳和黃油麵都不落地的情況下,黃油貓就會克服地心引力,在半空永久宣傳,可以用來發電。
  • 有趣的薛丁格把妹,宏觀了解量子物理學,網友:黃油貓是搞笑的吧
    這一思想實驗去求證關於量子的存在形式。薛丁格與他盒子裡裝的貓永遠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文學家。以及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思想實驗,這樣的思想實驗到現在已經延伸出了平心宇宙等物理問題以及哲學爭議的話題了。有關貓的生死通常被認為量子理論認為。
  • 科學界有趣的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跑都追不上
    實際上,科學界還有許多的悖論,這些悖論的有趣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雞蛋」謎題,只不過,若想弄清其中的因果關係,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在遙遠的過去,關於阿基裡斯如何超越烏龜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論,只要把兩者之間的距離關係轉化為公式,人們就會發現阿基裡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不過,這個問題卻被現代社會的物理學家解開了,芝諾的悖論之所以會持續這麼多年,只是因為他把時間和空間進行無限分割了。
  •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悖論是有趣的,而且是數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突出地表明,在陳述或證明某種想法時小心地使它不出現漏洞是多麼地重要.在數學中,我們常常試圖使數學思想覆蓋儘可能多的方面,例如我們試圖概括一個概念以使它能夠用於更多的對象.概括無疑是重要的,但它也可能導致危險.我們務必謹慎從事.一些悖論就說明了這種危險的存在.
  • 兔子永遠都不能追上烏龜,讓你無可奈何的芝諾四大悖論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芝諾十分不信任人的感覺,他覺得人的感覺會把人欺騙,甚至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的感官沒有為我們提供任何關於實在的線索。所以芝諾並不根據常識來判斷他的結論是否錯誤,他認為思想之路比感覺之路要可靠的多。但並不代表他悖論邏輯上的不嚴謹,相反,正是他一味地從思想上追求真理,更使得他的邏輯推理十分嚴謹,令人感覺十分有意思。其中大都是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據說直到量子概念的出現,才得以解決。
  • 《實驗者》:在沉悶的電影裡做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者》:在沉悶的電影裡做個有趣的實驗 時間:2015.04.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科學網—羅素悖論引發第三次數學危機
    這就是英國著名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羅素於1903年6月16日提出的轟動一時的「羅素悖論」。 19世紀下半葉,德國數學家康託爾創立了著名的集合論,在集合論剛產生時,曾遭到許多人的猛烈攻擊。但不久這一開創性成果就為廣大數學家所接受了,並且獲得廣泛而高度的讚譽。數學家們發現,從自然數與康託爾集合論出發可建立起整個數學大廈。因而集合論成為現代數學的基石。
  • 有趣的棉花糖實驗
    你有聽過「棉花糖實驗」嗎? 有位史丹佛大學的學者曾經對一千多名小朋友做過這樣的實驗:先給小朋友一個棉花糖之後,再告訴那孩子,如果他可以忍耐20分鐘不吃那顆棉花糖,就可以得到另一個棉花糖。有趣的是,裡面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孩子,無法忍住這20分鐘的等待,在實驗者轉身離開後沒多久,就把眼前那顆甜美的棉花糖吃掉了。
  • 黃油貓帶著新品藍牙音箱來萌你一臉
    黃油貓為音箱也引入了盲盒的驚喜元素,實在是太會了!一次打開三款太空背包藍牙音箱簡直太快活了,要說貓奴如我最愛的當然是瓷白光年小貓咪款,但是絳紫星雲阿柴和銀河光影的小靈仙也相當可愛!小朋友才做選擇,我要all in!另外黃油貓太空背包款依然延續了一直以來的小驚喜——公仔可換!
  • 被電腦「附體」的人|關於人工智慧(A.I.)的實驗
    今天我們推送的就是一篇關於人工智慧(AI)的文章。人工智慧乍一看和心理學好像沒什麼關係。不過,作為一門研究人的大腦、思想以及人本身的學科,它和人類心理密不可分。如果人真的和機器合二為一,會發生什麼呢?人類能識別誰是機器人麼?——今天的文章就是關於人能否識別出人工智慧的。
  • 著名的沙丘悖論:量變會引發的質變,但從哪一刻開始發生了質變?
    悖論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是簡單講就是兩件互相矛盾事情。比如我們很熟悉的「矛與盾」的故事,賣家說自己的矛是世界上最鋒利的,什麼盾牌都擋不住,接著又說自己的盾牌是世界上最堅固的,什麼矛都刺不穿。而這個時候有人提出了問題,用賣家的矛刺賣家的盾會怎麼樣?其實這就是一個悖論。
  • 芝諾的悖論:微積分思想的前身
    物理學中有非常多的思想實驗其中有四個比較出名即芝諾的龜拉普拉斯的魔鬼麥克斯韋的妖以及薛丁格的貓這四個思想實驗中的龜、魔、妖和貓也被戲稱為物理學四大神獸。對於「阿基利斯追不上烏龜」這個悖論從理論上說,芝諾只做了「微分」,而沒有做「積分」也就是說,他的工作只做了一半而且,他還偷換了概念無窮小的概念是:趨近於零,但不等於零在無窮小「dx"裡,芝諾在烏龜那裡只部分強調了「不等於零」的概念而在阿基裡斯那裡只部分強調『了「趨近於零」的概念換句話說,芝諾在同一個問題中
  • 人工智慧通過鏡子測試或許只是一個悖論
    人工智慧通過鏡子測試或許只是一個悖論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正在攻讀演化心理學研究生的Gordon Gallup在晨起洗漱時突發奇想:他意識到,自己之所以能完成剃鬚的過程,是因為大腦識別出了鏡子中的像正是自己的鏡像,由此驅動手臂肌肉
  • 12個未能解決的經典悖論,低智商勿入!
    2.祖父悖論 一個人回到了過去,在他祖母能遇到祖父之前就殺了他的祖父。那麼這個悖論又回到了開始。 回答:如果埃庇米尼得斯知道至少一個克裡島人(除了他以外)不說謊,那麼他的詩就是一個謊言(因為他堅稱所有克裡島人說謊),即使這首詩的作者是一個說謊者的事實也是真的。 6.無法阻擋的力量悖論 當一個無法阻擋的力量,碰到了一個無法移動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