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他們什麼都不懂,因此,孩子的知識素養與父母有著之間的聯繫,父母採取怎樣的方式教育他們,他們長大後就更加傾向於什麼樣。
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就是言傳,一種就是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同事小劉在下班坐地鐵時被一位8歲的男孩摸臀,於是小劉就跟站在一旁邊的男孩媽媽說了幾句,讓孩子道歉。誰知道,男孩的媽媽立即暴跳如雷,罵了起來說,"碰了就碰了,你叫啥......"。隨後,男孩的媽媽還用包往她身上打,媽媽一邊打還一邊叫罵著。
明明是自己孩子做錯了事,這位媽媽不但沒有對孩子進行教育,反倒指責和打罵受害人。這位男孩的媽媽的行為不僅沒有做到言傳,也沒有做到身教,當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變成像她那樣沒素質。
那父母的言行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1、影響他們性格的形成
父母的言語、脾氣或者行為習慣的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的父母在言語和脾氣上都比較溫和,而且遇事鎮定,那麼孩子在性格上也會比較乖巧、沉著、自信。而對於一些脾氣火爆,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會比較自卑,而且內心也會有一些暴力傾向。
2、影響他們的道德素養
孩子道德的形成很多都是受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平時滿口粗話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像他們父母一樣,說十句,有九句含有粗話。而對於道德素質比較好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是比較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的。
3、影響他們的思維模式和眼界
《窮爸爸富爸爸》裡面就說到了兩位爸爸在教育孩子時採用了兩種思維模式,而最後主人公就受富爸爸的影響,也成為了一位比較富有的人。因此,父母們在教導孩子上採取不一樣思維模式,他們的孩子也會有著不一樣的思維模式與眼界
作為父母,要怎樣正確地教育孩子呢?
1、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
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而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會更加自信與積極,這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父母們不僅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還要學會寬容,這樣才能保證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
2、父母們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則
父母答應過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然,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就會降低,長期以往,孩子可能就不會再相信父母的話。
另外,父母如果經常言而無信的話,那麼父母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不好的觀念,那就是"答應了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做",所以父母們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3、要做到獎懲結合
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要適當誇讚孩子,激勵孩子不斷進步,而如果孩子犯了錯,父母們也不能慣著孩子,因為慣著孩子的行為,他們就不會知道自己犯了錯,日後,他們還會犯這樣的錯。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他們的言行舉止都都對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良的言行。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