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來自雷州市企水鎮的一位青年李孔東在雷州漁政大隊企水漁政中隊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將一隻綠海龜成功放歸大海。
這位好心的、熱愛野生動物的青年還有一個身份——退伍武警戰士。一提起武警戰士,想必一般人會想到他們一定都是堅毅勇猛、保家衛國的熱血男兒。4月16日下午四時許,當他與朋友在村附近的海灘散步時,海灘一移動的物體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當他們走近發現,原來是一隻野生海龜正在海灘上緩慢地爬行。在確定海龜沒有明顯的外傷,但依舊能爬行緩慢後,李孔東為保險起見,決定把海龜帶回家,並聯繫有關方面。隨後,海南省有關環保機構、雷州市漁政大隊企水中隊、雷州珍稀水生動物保護區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和有關專家、青樸公益中心野保調查巡護員徐粵心等接到了他的求助電話,表達了希望把海龜放歸大海的想法。
海南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收到消息後高度重視,秘書長蒲冰梅除了在電話裡給予口頭指導外,還專門成立了一個「4.17雷州海龜救援」的微信群,邀請海南及雷州有關專家和野保人士,提出救援海龜的指導意見。4月17日上午,野保人士徐粵心還把海龜照片發給中科院解焱博士,經其初步辨認:野生海龜為綠海龜,體型長約70釐米、寬50釐米,重達25公斤多,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04年被IUCN列為瀕危保護物種。
經過觀察綠海龜的生命體徵、行動能力,結合中科院博士解焱和海南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以及有關專家的綜合評估,其基本滿足放歸條件。於是,當天下午6時多,李孔東與雷州漁政大隊企水中隊的黃永三、梁辭等工作人員一起,將綠海龜帶到海邊的放生地點,讓其重返大自然母親的懷抱。放生時,團隊小心翼翼把其放在海水中,大家依依向這隻海龜揮手道別,直到其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人們才緩緩離去。
綠海龜在中國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的沿海地帶都有分布,尤以南海為多,但產卵場所只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廣東東部的沿岸和島嶼。除了繁殖產卵,幾乎終年生活在海洋中。根據李先生報告,4月在雷州半島海灘上發現的綠海龜為成年雌性,被發現時是頭朝海岸,正朝著內陸前進。據了解,每年3、4月為其交配期,而產卵季則約為每年5月至10月之間,以7、8月為產卵的高峰期,並且他們的交配地點可以位於沿海陸地。綜上所述分析,此龜可能已經懷孕並準備在沙灘產卵。但據了解,雌性海龜一般選擇在夜晚上岸產卵,這一點與它在白天被發現的事實相悖,也可能與疫情期間減少人為幹擾相關。
因此,為保險起見,建議下次再有此類事件發生時,相關動物保護組織可以對海龜是否懷孕待產做一次體檢,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其行為動機。李先生補充,很早以前有聽說此地出現過綠海龜,但目擊者已經過世。此處的沙灘,看起來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沙灘,並沒人特意保護。我們推斷,附近區域可能已經成為綠海龜中意的交配繁殖地,建議在海龜產卵高峰期還未到來時,加強對這一片海灘的巡護與保護,確保綠海龜可以有安全且合適的繁育地點。
文/陳子建 審/橡樹 責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