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委派大學生當村官兒的事,過來這麼多年,村官還是農村那幾個人呢?有的地區遲遲不見有大學生來,還有的地區即使人來了,幹了一屆就走了,還有個別的連一屆都沒有堅持下來就走了呢?
這個在農村任職好幾屆的老支書告訴你,當初熱血澎湃的少年怎麼就灰溜溜的走了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農村的基本情況,由於現在農村裡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留守兒童和婦女,初來乍到的畢業大學生一聽說這種情況,估計高漲的熱情直接減掉了一半吧!
其次我們再來說一下大學生的情況,由於初入社會,對於很多事情都還做不到「老練」,但是農村的工作卻又是錯綜複雜的,稍微有做不到位的地方,相信有很多村民就不會服氣,為什麼讓一個毛頭小子來當村裡的幹部?這樣一來,大學生村官在村裡的工作就很難順利的展開了!
還有一些大學生,人家最開始來的目的也只是為了來鍛鍊鍛鍊自己,讓自己體驗體驗農村的生活。畢竟村幹部每個月的工資只有一兩千元,哪個大學生村官能真正堅持下去呢?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最終才導致了大學生村官兒真正能在農村堅持下來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了!
但是其實大多數大學生村官來的時候,心理都還是熱切的期盼著可以在農村有一番作為的,畢竟村幹部在農村來講也是一個起點比較高的職業了,但是沒有辦法由於種種原因最後大學生村官還是選擇了離開,小編相信他們也有很多難言之隱吧,讀者們你們覺得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