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視315晚會已經結束了,今年有哪些公司企業會被點名上榜了?又有哪些品牌產品被曝光了呢?下面小編整理了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完整名單內容,包含今年315晚會所有被曝光的公司企業和品牌產品。
2019今年315晚會曝光名單內容 所有被曝光產品和點名企業名單
2019年315晚會曝光名單第1彈:注射器、血包等醫療垃圾搖身一變成兒童玩具
悠悠民生,健康為大。確保安全和健康是消費者最基本的權益。所以,國家對直接關係到人們身體健康、環境安全的醫療廢棄物有著嚴格監管,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但是,這個領域裡卻仍有一條黑色的產業鏈……
河南省濮陽縣子岸鄉一個廠房內,堆放著大量使用過的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不少醫療垃圾還殘留著藥水,上面的標籤顯示,這些醫療垃圾大都來自周邊的醫院。
除了輸液瓶、輸液袋,這裡還有少量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
按照我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以及相關規定,輸液瓶、輸液袋必須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才能回收處理。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屬於醫療廢物, 必須交由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集中焚燒等無害化處置,不能重複再利用。
對此,河南省濮陽市破碎料加工廠負責人史老闆承認,他這裡沒有相關資質。
記者: 你破碎那塊兒,需要什麼環評之類的嗎?
河南省濮陽市破碎料加工廠 負責人 史老闆:需要啊。
記者:那你那兒辦什麼環評了嗎?
河南省濮陽市破碎料加工廠 負責人 史老闆:沒有啊。
為了逃避檢查,史老闆將加工醫療垃圾的地點分散到了三四處 ,偷偷將這些醫療垃圾加工成業內所說的破碎料,然後賣給下遊企業。
清洗醫療垃圾所產生的汙水夾雜著各種藥物殘留,散發著刺鼻的味道,就這樣直接被排放到牆邊的大坑裡。
記者: 你這水直接往地下滲?
河南省濮陽市破碎料加工廠 負責人 史老闆:滿了就澆地,不礙事。
山東鄆城唐廟鎮前廠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裡,擺放著一捆捆的塑料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
這些醫療垃圾同樣被加工成破碎料,趙老闆坦誠,他也沒有任何資質,清洗破碎料的廢水,混合著藥水,順著這道水渠,直接被排放到地裡。
記者: 你這水排到哪兒?
山東省鄆城縣破碎料加工作坊 負責人 趙老闆:就始終就在那個溝裡,它往下滲一點,慢慢滲滲。
在陝西西安臨潼區零口鎮,一個廢棄的養豬場,同樣是一個醫療廢物加工點,記者一進門,工人立刻警覺起來。
記者: 怕啥嗎?
陝西省西安市破碎料加工作坊 工人:害怕派出所的人來了。
地上堆放著大量用過的輸液管,過道裡、院子裡,同樣堆放著一袋袋使用過輸液管。
除了輸液管,這裡還有注射器、血包等多種醫療廢物。
這些本應該被集中無害化處置的醫療廢物,在這裡,卻同樣被加工成了破碎料等待出售,負責人告訴記者,附近村子裡有好幾家在加工輸液管破碎料,每月加工量二三十噸,差不多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醫療機構每月產生的廢舊輸液管總量。
陝西省西安市破碎料經銷商 李傳傑: 我們這邊兒都是倒料的,都是從外地倒過來的。
在河北的幾個廢舊塑料市場,醫療垃圾破碎料,甚至輸液管等醫療廢物,在這裡被隨意買賣。
為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我國制定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多項規章制度,然而記者在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等多地調查發現,不少從業者都在偷偷加工處理塑料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甚至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
從業者心裡非常清楚,清洗醫療垃圾的廢水混合著藥水,勢必汙染周邊環境乃至地下水。
陝西省西安市破碎料經銷商 李傳傑: 它是屬於醫療垃圾,各種藥都有, 流到地下就汙染了。
明知有危害,但是由於每噸破碎料可以賺取千元左右的利潤,一些從業者仍然不惜鋌而走險。
醫療垃圾甚至醫療廢物加工成的破碎料,又會被做成什麼產品呢?記者繼續追蹤調查。
在河北,這家工廠大門緊鎖,走進廠房,裡面堆放著大量破碎料,老闆介紹,這些原料都是由輸液瓶、快餐盒等破碎料混合而成,中間還夾雜著一次性注射器碎片。
這些破碎料經過簡單加工,就變成了這種白色塑料顆粒,業內俗稱再生料。
河北省再生顆粒加工廠 負責人 趙老闆: 一天一車,十一二噸。
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不少地方都有專門用醫療垃圾破碎料加工再生料的工廠。
河北省滄州市再生顆粒加工作坊 蒲老闆: 河北做吊瓶料的是比較多,應該有幾十家吧。
記者:現在據你了解,做這種吊瓶料的,有手續的能佔多少比例?
河北省滄州市再生顆粒加工作坊 蒲老闆: 太少了,那太少了,基本上相當相當少了。
同樣,加工再生顆粒產生的汙水,不經任何處理,就直接被排放到地裡。
這些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甚至夾雜著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做成的再生料,由於藥物殘留無法徹底清洗乾淨,相比新料,再生料顏色會發黃、發灰,那麼,這些帶有藥物殘留的再生料,最終被做成什麼產品呢?記者繼續向這個黑色產業鏈的下遊追蹤。
河北幾家做再生顆粒的老闆告訴記者,他們這裡生產的再生顆粒,大部分被下遊企業加工成塑料網袋。
記者: 有人拿這個做菜袋兒嗎?這個?
河北省再生顆粒加工廠 工人:基本上80%是幹這個的。
記者:這個貨發哪多啊?
河北省再生顆粒加工廠 工人:山東,任丘,也往河南發,石家莊。
根據從業者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了河北省任丘一家專門生產蔬菜網袋的企業。
車間內正在忙碌地生產,角落裡堆放著用來生產網袋的原料。
記者: 你這舊料也是多種摻和在一塊的對吧?
河北省任丘市網袋加工廠 負責人:對對。
記者:這是PP(聚丙烯)的還是PE(聚乙烯)的?
河北省任丘市網袋加工廠 負責人:PP(聚丙烯)的。
負責人承認,他會根據客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再生料。他告訴記者,別看工廠規模不大,每天生產的蔬菜網袋數量高達10萬多隻,行銷全國各地。
記者在當地走訪了多家企業發現,用廢舊醫療再生料生產蔬菜網袋非常普遍。
由於這樣的再生料韌性好、價格便宜,除了蔬菜網袋,很多塑料製品都會用到,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謂五花八門。
再生顆粒加工廠 負責人: 籃子 ,都是做這種的。 洗臉盆 ,然後 衛生盆 。
再生顆粒經銷商:打盆兒的,打水桶的,打那些日用品的。
破碎料加工作坊 負責人:超市用的方便袋,特別厚的那個。
再生顆粒加工廠 負責人:幼兒園的一種懸浮地板,就是每天可用水衝,衝一遍之後小孩在上面爬,玩之類的。
再生顆粒加工廠 張老闆:說不好聽的,醫藥瓶就使這個。
破碎料加工廠 負責人:一次性水杯。
山東臨沂這家企業,主要生產各式的兒童玩具,負責人承認,這裡做兒童玩具經常會用到廢舊醫療再生料。
國家規定,即使是那些沒有被汙染、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醫院也必須與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確保處理流程安全可追溯。
然而,本應當受到嚴密監管的醫療廢物,卻從醫院流到了市場,從廢舊輸液袋、注射器變成了日用品和玩具。這條產業鏈很長,涉及的地域很廣,涉及的監管環節也很多。這就更加需要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真正擔當起來,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讓違法者在陽光下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