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沿江出現了大量的鳥類聚集,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在兩江交匯處以及眾多溼地公園,都能看到他們潔白的身影。
▲圖源 | 重慶天氣 攝影by凌舸智
這些紅嘴嘴白毛毛的鳥叫什麼呢?它們叫紅嘴鷗,以後別再傻傻喊海鷗了。
▲圖源 | 重慶天氣 攝影by凌舸智
要想欣賞到可愛美麗的紅嘴鷗,看他們成群結隊掠過水麵的盛景,下面這些觀賞地方和詳細攻略請收好!
▲圖源 | 重慶天氣 攝影by凌舸智
南岸·廣陽島
生態景觀引來CCTV
今年廣陽島曾因油菜花爆紅網絡,如今又榮登央視!
前不久,央視新聞播出《水清岸綠 長江沿線展開美麗生態畫卷》,開篇報導廣陽島開展生態修復,實現從大開發轉向大保護。
▲圖源 | 中央電視臺
作為長江水域中不可多得的生態寶島,廣陽島江水環抱,自然生態一流,是主城重要的水鳥越冬地。
其他的廣陽島更添詩情畫意,道路兩旁繽紛的景色,像弄撒的天然調色盤,這裡靜止的畫面如同油畫般絢麗。
▲圖源 | 南岸旅遊
所在位置:南岸區峽口鎮廣陽島
自駕線路:市區—彈子石方向—慈母山隧道—通江大道過橋
公交線路:乘坐6號線至長生橋,再換乘389路在通江大道6號站下車;或在朝天門碼頭乘坐到廣陽島的輪渡
渝中·朝天門兩江交匯處
坐遊輪近距離觀鳥
想要乘坐市區交通輕鬆觀鳥,朝天門自然是首選地之一。不過這裡成群的紅嘴鷗少一點,更適合拍特寫。
▲圖源 | 圖蟲網
如今你想動態觀看紅嘴鷗,可以選擇在朝天門碼頭乘坐輪渡。不用去洱海,就能看到大量「神鳥」尾隨你。
如果時間充足,可以乘坐朝天門⇌廣陽島;如果想要郊遊,可以乘坐朝天門⇌大竹林;如果時間緊張,可以乘坐朝天門⇌彈子石。
▲圖源 | 重慶天氣 攝影by凌舸智
所在位置:渝中區長濱路17號
自駕線路:市區—渝魯大道—嘉陵江濱江路—朝天門隧道—朝天門碼頭
公交線路:乘坐1號線或6號線至小什字,然後步行前往
南岸·彈子石碼頭
最為火爆的主城觀鳥地
彈子石碼頭觀鳥的人群經常擠滿了江邊,這裡不但交通方便,而且紅嘴鷗數量多、集中度高,碼頭旁還有長梯供大家多角度觀賞。
▲圖源 | 重慶天氣 攝影by凌舸智
在彈子石碼頭,還能拍到對面渝中區經典地標與紅嘴鷗相遇的場景,十分難得。
另外南濱路上的彈子石老街、龍門浩老街、黃桷埡老街,都離彈子石不遠。觀完鳥後,還可以倘佯在時光的隧道中,感受老重慶的人文氣息。
▲圖源 | 南岸旅遊
所在位置:南岸區南濱路彈子石輪渡碼頭
自駕線路:市區—五裡店立交—朝天門長江大橋—彈子石新街—南濱路—彈子石碼頭
公交線路:乘坐環線在彈子石站下車,然後步行前往
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
新晉的網紅打卡地
如果想要順便去近郊遊玩,拖家帶口自駕前往,那就去江津吧。
最先火起來的紅嘴鷗視頻,就是在這兒拍攝的。
▲圖源 | 重慶發布 攝影by吳剛
和市區的觀鳥地相比,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的紅嘴鷗更為密集。
觀賞完紅嘴鷗後,還可以到江津的塘河古鎮、白沙古鎮、中山古鎮走走。這裡的古鎮都保存有原汁原味的舊時風貌。
▲圖源 | 圖蟲網
所在位置: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維納斯酒店外
自駕線路:主城—內環快速—成渝環線高速—西彭互通—幾江長江大橋—維納斯酒店
綦江·沱灣大橋
乘坐綠皮火車打卡
近日綦江掀起「度假風」,在沱灣大橋到火車站沿江一帶,大量紅嘴鷗上下翻飛,時而駐足棲息,場景嘆為觀止。
▲圖源 | 重慶發布 攝影by廖文浩
這個觀賞點就在火車站附近,你可以乘坐綠皮火車慢悠悠奔向綦江,然後順著江邊一路前行。餓了就來碗綦江米粉,十分愜意。
▲圖源 | 重慶發布 攝影by廖文浩
所在位置:綦江區沱灣大橋附近
自駕線路:主城—內環快速—蘭海高速—綦江互通—沱灣大橋
公交線路:乘坐綠皮火車5629,從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到綦江火車站
潼南·涪江溼地公園
漫遊涪江兩岸美景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變,綠水青山、水質優良的涪江逐漸成為了紅嘴鷗休閒、棲息地。
連日來在潼南區溼地公園涪江邊的江面上,近千只可愛、活潑的紅嘴鷗,吸引了許多市民「強勢圍觀」。
▲圖源 | 潼南微發布
與其匆匆而來、匆匆而返,不如在潼南涪江慢遊一晚。
涪江兩岸溼地公園眾多,江上建有金佛大橋、蓮花大橋、涪江大橋等多座藝術橋梁;在涪江遊覽航道上,有「江心島」「大佛寺」「三塊石電站」等十幾處著名文化景點。
▲圖源 | 潼南微發布
所在位置:潼南區涪江流域
自駕線路:主城—內環快速—成渝環線高速—潼南互通—潼南大道—潼南涪江大橋
▲圖源 | 圖蟲網
紅嘴鷗今年大量聚集出現,大概和重慶長江生態改善有關。因此請大家愛護環境,如果冒失趕走紅嘴鷗,它們明年可能就不再來了。
小貼士
市民在觀賞紅嘴鷗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 市民如果賞鷗請全程配戴口罩,觀賞中避免飛沫接觸,賞鷗結束後請立即洗手;
▶ 保持10米以上的觀賞距離,更不要站在鷗中間拍照,不要大聲、齊聲喧譁;
▶ 紅嘴鷗為野生動物,不鼓勵投喂,過多投餵會改變它的習性;
▶ 紅嘴鷗是具有遷徙習性的野生動物,可能攜帶各種自然環境中的病菌,請不要觸碰、撫摸、驚嚇及在周邊玩水,更不要隨意捕捉;
▶ 不要接觸鷗的糞便和羽毛,包括勿踩踏鷗鳥的糞便,以免攜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