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鼠」和狗反恐三大武器
《世界新聞報》特約撰稿人 石 剛
倫敦在防範十分嚴密的情況下仍接連遭受恐怖襲擊,除證明恐怖主義的防不勝防之外,也給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為適應恐怖主義戰略戰術的變化,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紛
紛出臺新的反恐策略,在資源範圍內動用十八般武器,甚至涉及到以前的「禁區」。
「鏡子」即攝像頭 反恐鬥爭的主力軍
在恐怖襲擊四起的今天,攝像頭在掌握細節、尋找線索、追拿罪犯方面的功用日漸體現
倫敦地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系統,儘管在防範上困難重重,但6000多個安裝在不同地方的攝像頭還是給後來的追查起到了重大幫助作用。7月7日和21日的兩次爆炸事件中,攝像頭都忠實地將捕捉到的恐怖嫌犯影像反映出來,並為後來迅速抓獲部分恐怖分子提供了證據。
繼英國倫敦和埃及沙姆沙伊赫接連發生連環爆炸案後,美國各地官員紛紛要求增設監視攝像頭,特別是在地鐵等公交系統和其他反恐能力薄弱的場所。儘管紐約公交系統中已設有5000多個攝像頭,但來自紐約州的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仍要求紐約地鐵管理部門加設攝像頭。在康乃狄克州的斯坦福市,市長丹·馬洛伊要求修改1999年該市制定的一項關於在交通系統中限制使用攝像頭的法令,為增加攝像頭鋪平了道路。
實際上,早在倫敦等地發生爆炸事件前,美國一些主要城市為了預防犯罪和加強反恐,已開始增設監視攝像頭。據悉,自去年芝加哥花費500萬美元發起一項安全計劃以來,該市已經在居民區新裝了至少2000個攝像頭。在費城,自警方最近根據攝像頭提供的線索抓獲1名殺人犯以來,該市在治安方面對攝像頭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
在英國倫敦地鐵等公交系統連遭恐怖襲擊後,加拿大也開始重新審查本國的安全警戒措施。交通部一個負責制定安全措施的工作小組建議在公共汽車和地鐵車輛上加裝攝像頭。目前,加拿大只在一些地鐵和公共汽車車站上安裝有攝像頭。
「鼠」即網絡 「隱形反恐」更激烈
網際網路成為反恐鬥爭的橋頭堡,各國安全部門和恐怖組織中的計算機高手在其中上演著一場場激烈的鬥爭
「鼠」即滑鼠——網際網路,由於各國在人員流動、資金控制、重要目標監控等方面下了大功夫,恐怖組織在人員召集及其他準備方面面臨重大壓力,因此,網絡就成為其發動攻擊的主要場所。
反恐專家早就發現:「基地」組織是恐怖組織中最早利用網絡的,它擁有相當數量的計算機專家,其手段高超且善於掩藏行蹤,最關鍵的是他們還不斷改革創新。相比其他恐怖組織,「基地」組織的網絡宣傳聯絡方式總是領先一步。
從打擊恐怖組織的角度來看,對恐怖網站實施監控要好於關閉。美國思想庫蘭德公司研究恐怖主義的專家布魯斯·霍夫曼認為,「對於一名研究恐怖主義的分析人士來說,這些網站很有價值。」
黑客出手助網絡反恐
很早以前,負責英國國內安全的中情五處就有一個計算機專家小組,專門負責監控恐怖組織網站。這些網站雖然被監控,但是仍然可以運行,而且恐怖分子還千方百計地傳遞假信息迷惑中情五處。因此,這種辦法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恐怖分子仍然利用網絡進行活動。
7月7日和21日的兩場恐怖襲擊中,恐怖組織成功利用網絡召集自殺襲擊者和組織行動方案讓英國情報部門深感頭疼。於是中情五處決定將情報搜集的途徑轉移到網絡,其行動方式也由網絡監控轉移到阻止恐怖網站的誕生。
鑑於黑客在網絡上的神通廣大,英國情報部門希望和部分黑客形成同盟共同對抗恐怖主義。因為社會上存在一種共識,如果某個恐怖組織網站在暴露後的幾分鐘內被破壞,這一定是黑客幹的。這是因為,政府組織和專門的網絡公司受法律所限一般都行動緩慢,甚至經常無所作為。7月27日,英國首相布萊爾宣稱政府會關注黑客在網絡反恐戰中的積極作用並給予支持。
除了這些直接的行動外,英國內政大臣查爾斯·克拉克7月13日還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會議上提出,歐盟應該考慮制定凌駕於公民自由權之上的反恐新措施,如強制儲存手機與網絡用戶的使用記錄。他認為儲存手機與網絡用戶的使用信息有助於警方調查恐怖與犯罪分子的行動。
克拉克還在20日向議會通報了英國政府將建立「全球極端分子資料庫」以防範恐怖主義的計劃,這意味著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激進的布道、發表煽動恐怖主義的文章以及建立此類網站等行為都將被看作「不可接受的行為」,有這些行為的人則將被錄入英國政府的「全球極端分子資料庫」。一旦有外國人的名字入庫,英國政府將有權拒絕此人進入英國境內或將其驅逐出境。
網絡便衣都是高手
早在「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就加強了網絡反恐。在紐約警察局,有一支穿便衣的警察部隊,其隊員一天三班都在一個秘密地點辦公,進行著「隱形反恐」。他們熟練掌握各門外語,還了解各國方言和文化知識,並懂得破譯各種密語。他們除了監控一些重要嫌疑人的網上行蹤外,還每天進入國外的聊天室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熱點地區的網民進行交流,搜集可能發生恐怖襲擊的相關情報。僅就工作量而言,他們每天要編譯幾百萬條數據記錄,處理數千封電子郵件。
狗即警犬 受歡迎的反恐成員
金屬探測器在塑膠和化學炸彈面前已漸漸失去作用,嗅覺靈敏的狗成為「尋彈專家」
在英國系列爆炸案發生近兩個星期後,倫敦地鐵就出現了一支新的安全警戒力量——嗅探犬隊伍。警官們帶著28條經過特殊訓練的警犬,在日客流量達300萬人次的倫敦地鐵來回巡檢,以避免再次發生恐怖襲擊事件。
這些巡邏警犬大多是西班牙獵犬和拉布拉多獵犬,它們經過專門訓練,能夠靠嗅覺識別炸彈或者製造炸彈的材料。按照英國警方的說法,它們在過去曾數次成功地找到了被安置的炸彈從而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雖然有人懷疑這種做法能否有效地保障安全,尤其是在覆蓋面積達1350平方公裡的整個倫敦地鐵系統內只有28 條警犬,而且有些炸藥也很難被警犬識別出來,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對它們表示歡迎。因為人們已經被警方沒完沒了的緊急疏散弄得精疲力竭,這些可愛的狗也許會使人們的心理得到一絲安慰。
在防備森嚴的新加坡,也有一支由170隻警犬組成的防恐部隊,專門在各出入境關卡負責監測爆炸物或危險物質。這些警犬曾在警營內接受為期3個月的訓練,除了在室內模擬房間外,它們還在戶外、森林或者荒棄的建築物內接受訓練,以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經過嚴格訓練後,這些警犬會被派往機場和各個關卡進行偵測爆炸物的工作,以保護新加坡人免受恐怖威脅。
恐怖襲擊的多樣性決定了反恐手段的適時更新,每次恐怖爆炸的背後都透露出恐怖分子的狡詐和陰險,而每次「亡羊補牢」式的新型反恐措施的出臺都註定了其背後的無奈,反恐之路仍很漫長。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中心)
(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