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隨著美蘇冷戰局勢的日益加劇,蘇聯的蘇-24戰鬥轟炸機已經無法滿足空軍需求,因此,蘇聯決定研發一款新型戰機來取代蘇-24戰機,經過十年研發,終於在1986年成功研製出蘇-34戰鬥轟炸機。
蘇-34前身為蘇-27
由於當時蘇聯經濟狀況差,蘇聯政府決定選擇對已有戰鬥機進行升級,因此機動性能出色、航程極佳、載荷巨大的蘇-27UB型戰鬥機被選中擔任升級優化的主角。
第一架原型機命名為蘇-27IB試驗機,於1990年4月進行首飛,但是由於蘇聯解體,所以進一步測試的項目被擱置。直到1992年,蘇-27IB原型機在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正式向公眾展示,表現出極佳的機動能力。
隨後俄羅斯對戰機的各項性能做出進一步優化,終於在1994年12月,首架蘇- 27IB戰鬥機正式首飛,隨後被正式命名為蘇-34戰鬥轟炸機,這代表新型戰機可以進入量產階段。又經過多年的優化,在2000年左右,蘇-34戰鬥機開始量產,2004年通過俄羅斯空軍測試,由於受到經濟等問題的制約,正式服役的時間拖到了2014年,截止到2018年12月,俄羅斯空軍共有蘇-34型戰鬥機120架。
外觀呆萌,形似「鴨嘴獸」,實力卻不容小覷
蘇-34為最出名的就是它的外觀,由於採用並列雙座設計,使得頭部變大,為減小飛機體積所以將頭部設計為扁平型,因此被稱為「鴨嘴獸」。儘管外表呆萌,但其實力卻不容小覷。蘇-34戰鬥機空重達22.5噸,最大武器載重8噸,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相當於220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裡,實用升限為15000米。
蘇-34延續蘇-27的氣動布局
蘇-34延續蘇-27UB的氣動布局,但更新了機身結構,這是為滿足其並列雙座座艙的設計,同時可以容納更多燃油和龐大的電子設備。蘇-34保留了蘇-27UB強大的機動性,提高偏航穩定性。蘇-34擁有和蘇-33類似的鴨翼,鴨翼能夠減弱飛行時產生的顛簸,還能提高戰機的機動性和恢復戰機的氣動平衡 。
蘇-34主起落架相當粗大,安裝有串列雙輪,使飛機在跑道上起降時減少顛簸,畢竟和同期其他戰鬥機比起來,蘇-34的重量可不輕。尾梁也增加了直徑和長度,內部裝有附加設備和系統,飛機還配備有兩個減速傘。固定進氣口設計簡單並且降低了重量,在強大的AL-31FM1加力渦扇發動機配合下,使蘇-34在海平面速度可達1400公裡/時。蘇-34機身堅固,可有效抵禦各類武器攻擊。戰機座艙採用鈦合金製成,可有效保護飛行員和機上重要系統不受傷害。
由於蘇-34的特殊性能,這款戰鬥機以前並不對外出售,僅供俄羅斯內部軍隊裝備。早在十幾年前,法國《軍事》雜誌曾披露,為了使飛行員在執行遠程任務時更加舒適,蘇-34內部還設有小型的廁所和廚房,甚至還有按摩系統,這在當時曾引起熱議。除了創新的並列雙人座椅,還設有極為罕見的馬桶和廚房,這款戰鬥機的創新能力可謂是極強。難怪有網友稱其為俄羅斯航空工業的驕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