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熟悉的配方,卻是不再喜歡的味道 | 的士速遞5

2021-01-09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李嘯天

記憶,有時候讓人著迷,有時候又是騙人的。

有些電影,像007系列,自1962年第一部《諾博士》上映以後,雖經歷50餘年卻長盛不衰。配方還是熟悉的配方,套路還是熟悉的套路,香車寶馬、英雄佳人,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局,但觀眾依舊喜歡,一再重啟,依舊熱賣,上映一部狂賺一部。類似的還有《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常拍常新,不懼重啟。甚至還有大IP像《終結者》《鐵血戰士》這種,儘管重啟失敗,還要繼續再次重啟下去。

有些電影,像《玩命速遞》,三部曲建立了一個品牌,有模有樣,但換了主創的《玩命速遞4:重啟之戰》就沒有玩得轉,辜負了IP的價值。現如今,重啟版的《的士速度5》也沒有飆起來,也有些類似,有些可惜

《的士速度5》才不是爛片

其實,《的士時速5》並不算一部難看的影片。在喜劇片當火的暑假檔,這部法國喜劇片算是加了一把火,可惜當頭撞上了《西虹市首富》,沒能撼動開心麻煩改編自好萊塢的喜劇片。

作為法國片,《的士時速5》很法國,影片中飄蕩著濃鬱的法式喜劇風,還有來自地中海城市馬賽的鄉土氣息,以及烏龍組合在破案過程中遭遇到的種種囧事,無不讓人捧腹大笑,尤其是喜歡法國電影的觀眾,更會深諳其中之妙。

飆車+喜劇+偵探,《的士時速5》有一個不錯的故事框架,而且完成度也挺好,故事緊湊,剪輯得當,高潮迭起,烏龍不斷,笑料層出不窮。

影片主角是經典的雙人組合,外地來的神勇警探搭檔本地傻瓜計程車司機,一莊一諧,戲劇衝突性明顯,再搭配上一幹呆萌的地方警察,面對著策劃精明還擁有一手飆車特級的匪徒,整個破案行動從一開始就讓人捧腹不禁,笑著看完全程。

說到底,法國人向來骨子裡充滿了浪漫與自信,體現在《的士時速》系列裡就是時時都洋溢著天真爛漫,但這一性格的另一面,則意味著隨性與頑固。如果任性而為,自以為浪漫自信,旁觀者感受到的則可能是食古不化或不解風情、不思進取,這也是《的士時速》系列一路走低的緣由之一。

不過,說《的士時速5》沒有創新,實在是冤枉了主創們,其實本片在致敬經典的同時也進行了翻新。這些玩法匹配了法國人的胃口,也滿足了頗具國民性的法國本土觀眾的懷舊情懷。但對法語圈之外的人來說,那些創新遠遠不夠,所有的創新似乎都在一個小格局裡打轉,與全球視野中電影發展的大格局來比,簡直沒有什麼變化,而且炒剩飯。

熟悉法國片的觀眾,自然會看得會心一笑。不過,對於近些年才成長起來的新影迷來說,靠臺詞與笨拙劇情折騰出來的法式劇情,說是喜劇,卻讓人笑得有些尬。想笑又不能開懷,覺得有趣的同時又覺得有些無聊,硬撓式的喜劇總覺得沒撓到痒痒肉,讓人笑姿僵硬,《的士速遞5》就這麼有些不尷不尬起來。終於,沒能推動票房的高企,而是尬在那裡,眼看要黃,票房要失利。

《的士時速5》與前作都有哪些聯繫

儘管《的士時速5》是重啟之作,但依舊有前作編劇呂克·貝松的加持,他依舊是聯合編劇之一,影片出品也依舊是歐羅巴電影公司。新主創對中國觀眾來說有些陌生,但也絕非無名之輩,而是來自編自導自演為一體的才子型選手弗蘭克·加斯堂彼得。看著加斯堂彼得一個光頭,挺不起眼的樣子,但人家做的可不差。

在《的士時速5》裡,前四部所有的喜劇元素與喜劇效果都在,狂野飆車與警匪鬥智同樣在。配方還是熟悉的配方,味道還是熟悉的味道,主創們給出的近乎是原汁原味的菜餚。在法國,本片就大獲全勝,在上映後連續兩周蟬聯票房冠軍。只是,在中國才顯得有些水域不服

電影還是熟悉的電影,但中國的市場卻變了,《的士時速5》生不逢時。

《的士時速5》說是重啟,也可以看作是續集,它與《的士時速4》的故事在情節上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前四部的男主角丹尼爾遠遊美國,將他的在第四部中駕駛的那輛白色標誌計程車407送給了自己的侄子艾迪。因此,儘管前作裡的男主變了,但作為核心的那輛計程車407還在,它依舊是影片的絕對核心。能飆、能變、能飛翔。而且,前三部中丹尼爾駕駛的那輛406,在本片中作為車模也亮了下相。

前四部中的雙主角設置,依舊存在。只是身份設定做了轉換,前作中是一名神勇的計程車司機搭配一名搞笑的廢材警察,這部片中警察變身為神勇蓋世,計程車司機反倒成了搞笑廢材了。但一莊一諧的搭配沒有變,還是一個負責飆車與打鬥,一個則負責搞笑。

儘管是重啟,但依舊有舊作中的角色回歸。前作中的警局局長吉爾伯特變身已變身為了馬賽市的市長,而且警局中的阿蘭探員依舊在。他們依舊保持了原角色的性格特點,依舊不按常理出牌,把搞笑進行到底,讓新故事對舊作的致敬更直觀了些。比如前局長曾經喜歡為警方的行動命名,像「紅色警報」「白雪行動」之類,這次這位新任市長再次為任務起了一個「黑手黨」的名字。

作為重啟劇,與第一部一樣,兩片都是在賽車場見到了劫匪以及座駕,主角超車並激怒對方,如此類似還有很多。

原作最大的功勞之一在於捧紅了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當年的《的士速遞》是她的演藝生涯的起點,在此之後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成為了國際影壇上的重磅角色,與多位重量級大導都有合作,並多次榮獲演技類大獎,成為紮實的實力派演員。本片的男主角弗蘭克·加斯堂彼得看起來也有走紅的潛質,何況他編導演全行。

《的士時速5》何以就失利了呢?

說來,《的士時速5》的失利算得上意料之中。畢竟,市場變了。20年時間,連世界的模樣都已經發生了巨變,文娛市場的需求變動更是大得多。而《的士時速5》還是沿用當初《的士時速》的配方,這就為失利種了種子。當初的《的士速遞》可以拿出來反覆看,但現在你拿現在的技術去拍一部當初的模樣出來,那肯定不會看了。人,就是這樣奇怪的動物。

007系列之所以能夠一直火,就在於它很能審時度勢,成片的屬性跟著市場需求變動而不斷變動。20年前,科幻題材的影片盛行一時,於是布魯斯·皮爾斯南演繹下的007系列作品,就變得非常高科技,很有科幻的模樣。而到了丹尼爾·克魯格的時代,世界影壇的主流回歸了硬橋硬馬的動作流,於是新的系列影片立馬變得更能打,新007從布魯斯南的風流倜儻變成了克魯格的肌肉猛男,新作品系列也隨之變成了動作片。

其他像《星球大戰》《碟中諜》等常更常新的不老劇,也隨時代變化而變化,儘管用的還是一貫的IP,但演繹的已經是全新的故事,無論故事還包裝,都已不再是舊時的模樣。

《的士時速5》的失利就在於太拘泥於前作,陷入其中沒有走出來,在過於致敬中迷失了自我。

其實,同為飆車系列的《速度與激情》在這方便就做的非常好。最初的《速度與激情》,前兩部還是小規模的警察臥底辦案的故事,到了第三第四部就開始有了跨國的概念,將故事線延展到了美國之外。等到了第五第六部,又搖身一變成為了犯罪片。再往後,到了第七第八部,再一次升級,成為了間諜片。賽車的元素一直有,而且是標配,但除了第三部以賽車為中心外,其他故事賽車都是講故事的手段,而不是喧賓奪主。整個系列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行調整,以最大程度適應市場的需求。而且,即便在男主角保羅·沃克意外身亡後,還依舊能夠繼續飆下去,甚至還誕生了衍生劇。

《的士時速5》實在應該虛心向《速度與激情》學習下,畢竟同為飆車題材的影片,兩個系統差不多同時起步,甚至最早的《的士時速》比最早的《速度與激情》還提前三年出世呢。說到底,還是《的士時速》系列整個都努力在螺絲殼裡做道場,並沒有暴露出過大的野心,兜兜轉轉,小打小鬧,結果系列的發展一直一路走低。現在重啟版的《的士速遞5》,依舊沒能走出舊作的窠臼,沒能與時俱進,還是顯出它的小氣來。想改變,步子又不夠大,於是就尷尬了。

結果,除了法國人看本片能夠自嗨之外,片中的元素在其他市場上並不受用。情理之中,在中國市場基本上已拋棄了這部片。

飆車戲究竟該怎麼玩?

上面已通過《速度與激情》系列的走向說明了一下飆車戲究竟怎麼玩才好。目前來看,也就一個「速激」系列做的相當不錯。其餘的飆車系列,都明顯顯出了疲態。

《的士速遞》系列就不說了。《玩命快遞》系列,是傑森·斯坦森打開的局面,隨後一招鮮連吃三部之後,見好就收,還算成功。但《玩命速遞4:重啟之戰》強行上馬,又沒能在格局上有質的飛躍,沒有足夠的創新,故事從一開始就顯露出疲態,無法把局勢提升到新境界,簡直與《的士速遞5》如出一轍。結果,只此一部,沒能繼續下去。

吃剩飯註定是沒有前途的。同樣是傑森·斯坦森,他還有一部《死亡飛車》,也是一部讓人腎上腺激素飆升的飛車Cult片,看得人熱血沸騰。在這第一部之後,出品方又出了兩部,構成了一個三部曲,但後作毫無創新,完全是在吃老本,無論人設還是故事,都近乎一致,最終草草了結,成為了一個不太成功的三部曲。

還有《極速賽車手》與《極品飛車》,分別改編自動漫與遊戲,飆車戲很炫酷勁爆,但故事卻過於孱弱,最終也沒能走遠。賽車固然很燃,但作為一部兩個小時上下的影片,沒有故事支撐的賽車,會顯得過於乾癟。畢竟,若大家只為其中的賽車戲醉倒,那還不如直接看動漫、打遊戲了呢。電影,歸根結底,還是要講故事。

重啟的飆車類影片,近些年最成功的莫過於《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本片中各種機車大衝撞,看得非常過癮。但歸根結底,飆車也只是手段,飛車的背後末世下的生存遊戲及影片展示出來的濃厚的環保意識及宗教版的救贖情懷,才是《瘋狂的麥克斯4》真正成功之處,飛車只是講故事的手段,用來增添可看性而已。

暑假檔中的一些經驗與教訓

千萬不要覺得給了觀眾應有的元素,觀眾就必然會喜歡。

中國暑假檔中,有兩部片看起來非常相似,結果卻截然不同,這就是《西虹市首富》與《猛蟲過江》。

看起來,兩部片都由喜劇大咖擔任主創並主演,沈騰與小瀋陽在中國喜劇屆都是呼風喚雨式的人物,兩片中兩個人都是主演,且一個人擔任製片人,一個人擔任導演,兩者都是實際掌控者;其次,兩部影片的故事也非常類似,都是講一名屌絲因緣際會,要去繼承一筆意外財富的故事,其間經歷了各種鬧劇,笑料百出;再有的巧合,就是兩片的女主角居然都是宋芸樺,重要配角都有九孔與李立群......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西虹市首富》票房一路狂飆超過了20億,而《猛蟲過江》則堪堪過了2億。兩片的差異之處,在於《猛蟲過江》過於小家子氣,而且還存在著地域黑,自我作踐的結果不僅讓觀眾無法感同身受,還看著過於彆扭,實在無法接受,拍個喜劇最終還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說白了,不是觀眾不接受,實在是主創人員沒有擺正心態,過於自以為是,自以為能夠主導市場,結果卻被市場直接拋棄。

市場的不斷發展,《的士時速5》卻奉出的是一碗過時的雞湯,還因水土不服,無法走心,最後只能淪為市場過客,枉費了弗蘭克·加斯堂彼得的一片苦心。按說《速度與激情》的範·迪塞爾是個光頭,《玩命快遞》的傑森·斯坦森也是個光頭,《的士時速5》的弗蘭克·加斯堂彼得還是個光頭,本著「光頭定律」,弗蘭克·加斯堂彼得也該火一把,結果現實比人強,弗蘭克·加斯堂彼得這顆光頭就是沒能火起來,可惜!

7.5

的士速遞5(2018)

相關焦點

  • 的士速遞5:風光已過,不再回來,這個結局很好
    從時間線來看,1998年的第一部《的士速遞》(Taxi),算得上這類影片的引領者。該系列此後出了2000年第二部、2003年第三部、2007年第四部。然後沉寂了。然後時隔11年,2018年迎來第五部。可以說,「的士速遞」稱得上飆車電影的經典IP。然而《的士速遞5》在中國大陸上映以來,一周票房僅三千萬出頭,隨著《愛情公寓》《一齣好戲》《巨齒鯊》等超能打的競品開畫,它要攀升票房已幾無可能。飆車電影沒落了?未必,要知道2020年才會推出的《速度與激情9》,現在就有很多影迷翹首以盼呢。
  • 《的士速遞5》這年頭不是光頭都不好意思說會開車!
    今日時隔11年的法國飆車喜劇《的士速度5》重新打開引擎,想想看第一部上映的時候還是在1998年,比《速度與激情》還要老,今年這個20歲的電影繼續延續著以往的火力回來了。雖然同為《的士速遞》系列,但是導演和主演已然換人,畢竟20年過去了,當年的薩米·納賽利也都57歲了,為了融入新鮮血液主演方面迎來了弗蘭克·蓋思堂彼得和馬利克·班澤拉,前者也身為該片的導演,而且也是一個光頭型男。
  • 《的士速遞5》換主角後評分從7跌至5.4,法國電影大IP終於被毀
    顯然不是,細細解構,你會發現《的士速遞5》的失敗其實是一種客觀的必然。《的士速遞》早就在走下坡路這不單單是的士系列遇到的問題,絕大部分的系列電影都有類似的問題,就是遭遇觀眾的審美疲勞,評價一部不如一部。早在二十年前,的士系列的第一部可以說是市場上的一個驚喜,把喜劇、賽車、犯罪破案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旗幟鮮明的風格電影,這得益於編劇呂克貝松的功力。
  • 法國奪冠世界盃等了20年,我們看了《的士速遞》20年
    20年了,法國重新世界盃奪冠,而小編近期也發現了一部法國經典電影迎來了第五部,它就是赫赫有名的《的士速遞》系列。《的士速遞》最早上映的時間是1998年,距今正好是20年,一代人的記憶,隨著這部詼諧幽默的法版速度與激情而慢慢變成回憶,如今,《的士速遞5》能否找回那段久違的歡樂時光呢?那還看的從這部系列電影談起。
  • 《的士速遞》系列大盤點!你不知道的原來有這麼多
    《的士速遞》想必大家一定並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嗎,他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20年之久,話不多說,就隨小編一起盤點一下你不知道的這個系列電影的臺前幕後吧!《的士速遞2》於2000年3月號上映,影片全長88分鐘,北京晨報這樣評價這部影片:全篇充滿了讓人瞠目結舌的畫面,各式各樣的撞車和追逐場面令人目不暇接,此外,全篇劇情緊湊而且笑點不斷,法國式的幽默一直與好萊塢式的幽默大異其趣!
  • 同是《的士速遞》,幽默又不失耀眼的劇情,評分卻不在一個等級
    都說法國人很幽默浪漫,其實,法國人的喜劇電影更是幽默浪漫,20年前,皮雷導演的法國喜劇電影《的士速遞》豆瓣評分7.8分,如今弗蘭克·蓋思堂彼得導演的《的士速遞5》豆瓣評分才6.1分。都是幽默又不失耀眼的劇情,評分卻不在一個等級,這是為什麼呢?
  • 伯納爾·法西:《的士速遞》搶戲警察局長,何以專注一部戲二十年
    導語:今年8月在國內上映的法國賽車題材幽默喜劇《的士速遞5》在時隔十一年之後並沒有給我們帶來驚喜,相反帶著懷舊情懷的影迷看過電影之後失望而歸,紛紛吐槽其為爛片。在經歷主角陣容大換血之後,曾經瘋狂的計程車司機丹尼爾和笨警察艾米利安統統缺席,加上劇情老套無亮點,觀眾極難適應,口碑差也是情理之中。
  • 還記得《的士速遞》那位瘋狂計程車司機嗎?原來戲裡戲外判若兩人
    寫在前面的話:時隔十一年,今年8月3日登陸全國院線的《的士速遞5》爆笑上映,有人將這部由呂克·貝松擔任編劇和監製的賽車動作片與《速度與激情》作比較,相對於後者的大腕明星和豪車而言,法國系列電影《的士速遞》似乎只有兩個主角組合:爆改的白色標緻計程車和瘋狂的帶有幽默感的計程車司機。
  • 演員陣容大洗牌的《的士速遞5》已經淪為爛片,拿什麼能拯救你?
    導語:擁有法式幽默的動作喜劇片《的士速遞5》在闊別十一年後重新與大家見面,原本以為這部笑料多多的賽車電影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可是影迷們自始至終沒有找到瘋狂計程車司機和愚笨馬賽警察這對烏龍搭檔的身影。第五部電影主要以情懷和創新為基調,但是給人感覺這個轉型非常失敗。
  •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一條狗的使命2》開始萌化你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一條狗的使命2》開始萌化你 原標題: 5月17日,該片的續集《一條狗的使命2》將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地區同步上映。15日,這部電影在武商摩爾國際影城舉行武漢超前看片會,電影延續了上一部作品中人類與寵物狗之間輪迴與重逢的主題,溫情的故事再次讓到場觀眾收穫不少感動。  沒有好萊塢一線大明星,卻在中國內地奇蹟般地獲得6.08億票房,好萊塢萌寵電影《一條狗的使命》曾在2017年帶給中國觀眾不少感動。
  • 當村上春樹書寫大歷史:《刺殺騎士團長》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這也讓許多熟悉村上春樹的讀者感到好奇,這位經常被評價為走「小確幸」路線的日本作家,是否能夠把握得住這類沉重題材?小說又是怎麼體現日本侵華戰爭、怎麼評價南京大屠殺的?今年2月,《刺殺騎士團長》中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譯介出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村上春樹將筆端伸向大歷史,他的小說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嗎?
  • 熟悉的老味道,5款東北老式糕點,流動的時光熟悉的味道!
    比如,兒時吃過的糖葫蘆老冰棍、老蛋糕等,總是出現在腦海中揮之不去……要說如今,各式各樣中式和西式的糕點可謂是琳琅滿目,雖然也香氣撲鼻、美味好吃,但是卻總是感覺缺少了什麼,後來才漸漸發現是少了那份醇厚、質樸的味道。第一個:老式大餅乾。餅乾很大很厚,一般都是2-3個小孩子掰開一塊分著吃。那時候,拿著餅乾,邊吃邊玩邊跑,皮的很呢!
  • 王俊凱上線更新戴南瓜頭面罩的搞怪自拍,粉絲:還是熟悉的配方
    不過話又說回來,小凱的這個自拍方式似乎讓人感覺到很熟悉了,畢竟像這種把臉擋起來的自拍,他也不是第一次拍攝了。王俊凱上線更新戴南瓜帽的搞怪自拍,粉絲,還是熟悉的配方。時間到回到2015年,但是正值中二男青年王俊凱同學日常和大家分享自拍的時節,不過當時的他也是戴了個帽子,還是個黑色的帽子,把自己的整個臉都擋起來了,就和今天南瓜帽子是一模一樣的呢。沒有想到時間過去就要三年了,俊凱各方面都進益了,唯獨在中二這件事情上是「越來越二」了。
  •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溏心3》金句風暴來襲,強度10級!
    由內地資源和平臺加持,傾兩地之力炮製的TVB50周年臺慶壓軸劇集《溏心風暴3》,11月27日在內地騰訊視頻與香港同步首播:李司棋、夏雨、關菊英、米雪等靈魂人物回歸,家族撕逼場景再現,吵吵鬧鬧的大家庭,直搗癢穴的溏心金句,還有那句「無論什麼爭鬥爭執,最後一家人總會齊齊整整,家不能散,以愛圍家」的大口號……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數碼寶貝重啟,第一集來了,熟悉的配方,卻差了點味道
    《數碼寶貝》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童年,系列作中的第一部更是不可超越的經典,數碼寶貝的重啟版動畫也是2020年最受期待的四月番,現在,它終於來了,在看第一集的時候,心情也是很激動,八神太一、光子郎,嘉兒還有阿和,熟悉的角色沒有變,但是看完之後總感覺差了那麼點味道
  • 釣魚技巧,釣鯪魚的5種常見餌料配方
    我們會取榨油後剩下的花生麩餅與片狀的花生麩進行結合,首先需要將花生麩餅在前一天給分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將麯酒滴上幾滴,密封捂制一個晚上,當第二天我們準備垂釣的時候,將製成的餌料捏碎,與片狀的花生麩混合就大功告成了,這款餌料有著麯酒的清香也有著花生的香味,非常受鯪魚的喜歡。
  •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第134集:謝芷倫為何喜歡馬貫東?
    那一刻,林美香就喜歡上秦博思。這是《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第134集,Mandy喜歡上秦博思的場景。《愛回家之開心速遞》Mandy就屬於後者,她不再選擇有錢的,而是真心體貼專一。Mandy說「我要腳踏實地,找個老實人當我的男朋友」。秦博思就是這樣的人。
  •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中秋節要團團圓圓,可惜馬貫東和謝芷倫已離開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到第三個故事,在經歷了前面兩次做月餅的慘痛經驗後,熊家人都怕了根叔的腳踩月餅,根叔也站出來說不再做月餅,但似乎又忍不住腳。果然,在初戀冰室,龍敢佳在推銷初戀月餅,但月餅味道一般。根叔馬上示範一次給佳叔看,月餅味道很好吃,群姐聞到香味也過來吃。但在知道是根叔做的後就馬上吐出來,並拿出上年根叔做腳踩月餅的視頻出來。根叔看到群姐這麼生氣後也就離開,晚上在辦公室清理腳皮,遺憾沒人欣賞他的腳踩月餅。
  • 廣西柳城特產「牛臘巴」,香辣爽口,是柳州人童年裡最熟悉的味道
    對於柳州人來說,這小小的牛臘巴,是童年裡最熟悉的味道。廣西柳城特產「牛臘巴」,香辣有嚼勁,百吃不膩,深受很多消費者的歡迎。 切好後就需用獨家的配方進行一段時間的醃製。製作牛臘巴的一個關鍵環節是配製醃製牛肉的原料。食鹽、薑汁、八角、甘草、料酒等20多種食材與牛肉的配比很講究。各廠家生產牛臘巴風味略有不同,一個原因就在這獨家醃製上,配方不同,出來的味道就不同。而這個醃製配方可就是製作牛臘巴的大師傅的不傳之秘了。
  • 狗狗很喜歡聞的5種味道,人類卻很難接受!
    狗狗對味道的敏感程度,是眾人皆知的。它們可以分辨大約200萬種不同氣味,尤其是對一些酸性的物質更為敏感。狗狗很喜歡聞的5種味道,人類卻很難接受!1、主人的拖鞋、襪子味道很多狗狗都對主人的私人物品情有獨鍾,比如拖鞋、襪子,等經常要用的日用品。甚至有的狗狗還喜歡收藏主人的髒內衣褲。在主人的衣服上打滾睡覺,是它們覺得很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