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記得初次接觸繪本,一股稚氣之感湧上心頭。但一路走來卻發現,原來小繪本裡蘊藏著大智慧。它包孕著深刻的生命智慧和樸素的哲學道理。《石獅子》便是這樣一本頗具哲理的繪本。
它是由澳大利亞著名女作家維爾德與插畫家伍迪拉聯袂創作的。
作者瑪格麗特·維爾德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奶奶」。她的作品主要講述愛與心靈成長的主題,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富有象徵意義的典型物象的抓取與塑造,創作感人肺腑的故事,從而反映兒童的心理現實與生活現實,具有觸碰心靈的力量。《石獅子》是其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插畫家裡特娃·伍迪拉,澳大利亞著名跨界藝術家。其作品兼具濃鬱的當代現實主義風格和魔幻主義色彩。2014年,她與維爾德聯袂創作的繪本《石獅子》,一經出版便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響。次年,該書入圍「2015年澳大利亞童書協會年度圖畫書」。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價值與意義的偉大寓言,故事圍繞石獅子「復活」展開。講述了石獅子於「復活」的剎那間,在追尋美好生活和挽救他人生命的兩難抉擇中,做出了犧牲理想救贖他人的重大決定,頌揚了他大寫的一生。石獅子的故事引發了我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入思考。生命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是輕於鴻毛的死去?
亦或是重於泰山的長逝?《石獅子》給了我們答案。
一、活出生命的色彩
故事中的主人公石獅子只有一次短暫復活的機會。在復活的那一剎那,他的身體有了溫度,血液自由的在身體裡湧動,就連尾巴也擺動自如......一切都是所期望的樣子,真切又美好。
但是,短暫的生命只允許它去做一件事情。是去嚮往的林蔭深處肆意奔跑,疾撲跳躍,盡情享受生命的美好;還是在他人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救他人於水火。
在理想與現實的抉擇間,石獅子遵從了真實的內心,選擇了後者。他奮力將裝有小男孩的籃子送到了溫暖的圖書館,挽救了他的生命。
面對他嚮往的街道和公園,石獅子也毅然放棄了。在生命的最後,他又拼盡全力將莎拉拖進了圖書館。姐弟二人得救了,而他自己卻永遠無法完成馳騁森林的心願。
可是,當滴水獸問他現在的感覺如何時,他的回答卻是:「我覺得自己沒有白活。」
是的,對於石獅子來說,他找到了生命真正的意義,那便是--沒有白活。
二、 魔幻現實的構圖方式
伍迪拉善於採用魔幻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在圖畫中傾力展現不易被人察覺的內心世界,使其筆下的石獅子情緒飽滿熱烈,惟妙惟肖。 故事開始時,我們所看到的石獅子是一隻面目猙獰、目光犀利、獠牙鋒利的石獸。他周身鐵青,在灰藍色的天空以及慄棕色房屋的映襯下,顯得那樣兇猛,給人以恐怖、兇惡之感。
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石獅子的表情也隨之發生變化。當雪夜裡,小女孩莎拉冒著嚴寒,將裝有弟弟的籃子放在石獅子身邊時,石獅子眼角低垂,神情是那樣的憂傷,只因他擔心那對孤苦伶仃的姐弟。
雪越下越大,天越來遇冷,當小女孩和弟弟即將被凍僵時,石獅子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關切之情,他眉頭緊蹙,張大嘴巴號啕大哭,豆大的雨點順著臉頰奔湧而出,好像要用哭聲引來人們救助那對可憐的姐弟。
或許,是他的愛心和善良感動了上帝,竟真的復活了,他成功救活了姐弟倆,而自己又變成了那隻沒有生命的石獸。
可從那天起,石獅子身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孩子們總喜歡在圖書館的臺階上逗留,摸摸石獅子長長的鬣毛。
畫面中出現了這樣溫馨的一幕:淡藍色的天空下,小男孩和小女孩緊緊地抱著石獅子,仿佛依偎著自己的媽媽。而石獅子的眼睛微微閉著,臉上也露出淡淡的微笑,似乎在享受著這份天倫之樂。在藍天白雲、青草綠樹的映襯下,石獅子周身泛著一層金色,似乎閃爍著愛的光芒。
細細品讀不難發現,繪本《石獅子》中,無論是次要人物的選擇亦或是場景設置,都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首先是「本」讀的那本書。在故事開始時有這樣一幕,「本」在石獅子身邊讀著一本悲歡離合的故事書。
而故事的結局也定格在「本」坐在石獅子身邊讀書的那一瞬間。
為什麼要讀這樣一本書悲歡離合的故事書呢?它的兩次出現又有什麼深意呢?記得「老付」曾在「拆書」中曾說,繪本中的每一個點都有深意,都是學問。所以我想,這本書的性質似乎暗示故事的感情基調--哀婉而悽美。
再來看看石獅子。他沒有出現在公園門口、沒有出現在法院門口,而是出現在圖書館門前,一個通往象牙塔必經的路上。那裡有天真爛漫的孩子,有飽腹詩書的智者,有一切美好的東西。特定的場景設置,使石獅子的形象被賦予更深層的意義:智慧的守護者。所以繪本中,圖書館出現的地方大多以在黃色為主,湛藍的天空下,一縷陽光打進圖書館的甬道上,溫暖而靜謐,似乎閃爍著知識的光芒。
故事一開篇便向我們介紹了主人石獅子,「圖書館門外的臺階上蜷縮著一隻石獅子。它看上去栩栩如生,兇猛而又無情的樣子讓孩子們一見到它,就飛快地跑開了。」可見,石獅子是令孩子們害怕的怪物。而到了故事的最後,「從那天起,孩子們總喜歡在圖書館的臺階上逗留,摸摸石獅子長長的鬣毛。」是什麼讓孩子們改變了看法呢?沒錯,是真誠的付出與給予,是真心的幫助與愛護,是無私奉獻的愛。愛改變了孩子們的態度,愛讓石獅子覺得自己沒有白活。
繪本《石獅子》文筆堅實,語言精煉,圖畫考究,手法獨特。圖文的有機配合衍生出無限張力,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情感飽滿熱烈,故事感人至深。正如畫家伍迪拉所說:「雖然我的畫充滿了視覺象徵意義,但我希望它成為一扇理解世界的鑰匙。」認真細讀,便能發現圖文間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感受作者於行雲流水間滲透出的,對生命意義和價值選擇的深入思考。
善良的石獅子用實際行動譜寫了自己輝煌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正如溫斯頓·邱吉爾所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特殊的時刻,他就是為此而生。這個特殊的機遇,如果他能把握,將使他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個只有他才有能力完成的使命,此時,他將感受榮耀與偉大,這是屬於他的輝煌瞬間。」於石獅子來說,那一瞬間的「復活」便是永恆,生命僅這一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