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MK工作室】,經原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說起柯尼斯捲毛貓,那就不能不提英國的柯尼斯,因為那正是柯尼斯捲毛貓的來源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柯尼斯捲毛貓的有關人文歷史知識吧。
柯尼斯捲毛貓簡介
柯尼斯捲毛貓,英文名叫Cornish Rex,作為一隻捲毛貓,它的智商可是比較高。柯尼斯捲毛貓既能夠適應人們乘車出行,也可以陪伴孩子或者老人一起住在房子裡,是人們較為理想的寵物之一。
捲毛貓分為柯尼斯捲毛貓、德文捲毛貓、塞爾凱克捲毛貓、拉波貓四種,在這其中的柯尼斯捲毛貓渾身擁有著類似波浪的捲毛,大大的耳朵和眼睛。
由於柯尼斯捲毛貓不易掉毛,所以它也可以和有一些對其他品種的貓具有過敏反應的人一起生活,因此,柯尼斯捲毛貓也是大家所公認的「臥室貓」之一,既容易親近人,又不會嚴重掉毛,方便打理。
柯尼斯捲毛貓的來源
柯尼斯捲毛貓這一品種最早始於1950年7月21日的英格蘭康瓦爾郡的博德名摩爾。據有關記載,英國國內的貓一般有著較為沉重,體型健壯的特點,但是這隻普通的紅白花農場貓剛剛產下的一窩小貓裡面,卻有一隻小貓表現出了與此迥然不同的特點。
這隻「奇異」的貓咪是一隻紅色虎斑公貓,它一生下來便擁有著十分細長的身材和觸感柔軟的尾巴,同時,這隻紅色虎斑公貓的耳朵十分巨大,而它的頭部卻又十分狹長,它的毛就像波浪一般整個鋪向全身,連鬍鬚都是捲曲的形狀。
當這只不同尋常的紅色虎斑貓誕生之後,它的主人恩尼斯摩爾太太認為這是一個不太正常的寵物,於是,恩尼斯摩爾太太把它的這隻貓帶去了獸醫那裡,並想要獸醫給這隻奇特的貓做去勢手術。但幸運的是,這隻貓最終並沒有做去勢手術,因為那位獸醫判斷出這隻小貓的不同是基因突變所造成的結果,因此,獸醫勸說貓主人不要給它做去勢手術,而是用這隻小貓來培育一個新的品種。
在遺傳學者A.C.Jude的幫助下,培育新品種的過程開始進行,Jude博士在實驗的過程中意識到這只不同的小貓是一種基因突變的產物,因此,Jude博士建議應該用這隻小貓與生育它的母貓進行交配,以此來鞏固它那奇特的外貌特徵。
於是,他們利用這隻紅色虎斑公貓,讓它與生下的母貓進行交配後產下其他的捲毛貓。在實驗中,那一窩生下的三隻小貓裡面有兩隻都保持了原來的外貌特徵,都是捲毛的。
恩尼斯太太把原來的那隻小貓取名為卡利邦克,並且恩尼斯太太還做出了一些其他的嘗試,她將卡利邦克和緬甸貓、暹羅貓還有其他英國的短毛家貓等進行交配,交配結果表明,這種基因突變是隱性的,後來他們又對卡利邦克的後代做了一些其他的實驗,這些實驗表明,兩隻捲毛貓進行交配後,最終只能生出一隻帶有捲毛特徵的後代。
那些新生下來的小貓既不屬於短毛貓,也不能將其歸入長毛貓的家族,因為研究表明在實驗性的發育中生出的小貓也有許多並沒有捲毛,不過,根據遺傳法則理論,柯尼斯捲毛貓和同類生出的小貓都有捲毛這一特徵,而後來的人們也正是根據貓是否有捲毛這一特徵來判斷其品種。
而且,因為這一新品種是在柯尼斯的捲毛貓家族中首次發現的,所以,人們把這一新品種稱呼為柯尼斯捲毛貓。
在培育新品種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還有時間,因此,最初的那隻捲毛貓的主人沒有繼續提供金錢來支撐這一繁育計劃,並且將這隻捲毛貓和它的母親做了安樂死。
但是,捲毛貓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終結,那隻捲毛貓的後代中有一隻幸運的小貓被出口到了美國,以此繼續柯尼斯捲毛貓的繁育。而在英格蘭當地僅存的此類品種的捲毛貓也是來自於那隻後來被出口至美國的小貓的後代,但是,這兩次留在英格蘭本地的貓卻在發展過程中顯示出了與美國的裡克斯貓不同的特點。
柯尼斯捲毛貓的人文知識
柯尼斯捲毛貓是在德文捲毛貓之前被人類發現的,由於柯尼斯捲毛貓與德文捲毛貓都屬於捲毛貓,因此,在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這兩種貓是近親。但是在後來的實驗中,人們最終發現它們並不是近親,沒有血緣關係。
作為一隻柯尼斯捲毛貓,因為其奇特的外貌特徵和頗為好動的性格,所以人們也常常賦予這種柯尼斯捲毛貓以各種不同的稱號。比如說,有人因為柯尼斯捲毛貓的耳朵很大又是捲毛便叫它「小外星人」,也有叫它「小怪獸」的,也有人根據這種柯尼斯捲毛貓十分好動的特性而稱呼其為「貓咪中的靈緹犬」。
還有些人認為柯尼斯捲毛貓走路的姿勢十分優美,於是又把它叫做「名模」。總之,柯尼斯捲毛貓受到了不同人的喜愛,因此也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稱號。
自從柯尼斯捲毛貓在1950年誕生之後,直到1976年時,柯尼斯捲毛貓才正式被貓協會所承認。一般而言,很多純種貓都帶有一些遺傳疾病,柯尼斯捲毛貓也沒有例外,在柯尼斯捲毛貓這一品種當中,有一些貓咪可能會帶有甲狀腺和心臟方面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在柯尼斯捲毛貓的身上並不突出,但確實存在。
柯尼斯捲毛貓這一品種雖然出生在現代,誕生時間也不算很長,但是,柯尼斯捲毛貓們的平均壽命卻是比較高的,一部分柯尼斯捲毛貓的壽命可至二十歲。
在1956年,也是當柯尼斯捲毛貓誕生六年之後時,當時有一本叫做《Life》的雜誌上面刊登了一篇有關於卡利邦克和它的一個後代的文章和照片,在這之後,全世界有許多人就開始注意到了柯尼斯捲毛貓這一貓的新品種。
1957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叫做佛朗西斯·布朗雪利的人又從恩尼斯摩爾太太那兒進口了兩隻捲毛貓,這兩隻柯尼斯捲毛貓分別是卡利邦克的兒子潘德裡斯·卡索爾和卡利邦克的孫女勒莫那·寇佛。而在勒莫那·寇佛從英國發運之前,寇佛還曾經與其父親波爾杜進行了交配。當然,這種近親繁殖主要是為了能夠鞏固品種的原有特點。
後來,運往美國的勒莫那在那裡成功地生下了一窩4隻的小貓,而其中的兩隻也正是後來美國每一隻柯尼斯捲毛貓的祖宗。
今天,我們對柯尼斯捲毛貓的一些人文歷史知識等進行了做了一些介紹,相信你們一定已經對柯尼斯捲毛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
參考文獻:
[1]錢鈺:《神奇的捲毛貓家族》;
[2]《柯尼斯捲毛貓:喵星球的宇宙範兒美髮師》 《寵物世界雜誌》;
[3]《柯尼斯捲毛貓 引領潮流50年》 《寵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