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獨門大招:34位「臥底間諜」的秘密

2021-01-10 始皇帝看天下

DAILY INSPIRATION

BBC的五集紀錄片《荒野間諜》(Spy in the Wild)可謂是2017年度最受歡迎的紀錄片之一。這部蠢萌的野生動物「間諜片」,收穫了艾美獎的同時,也收穫了來自全世界觀眾的好評——其中用於偷拍大象的那對「屎徒行者」(偽裝成一坨大象便便&一隻白鷺的攝影機)更是成為了朋友圈的轉發熱門。

BBC到底使用了什麼魔法,總是能捕捉到令人捧腹大笑、津津樂道,或引人感動深思、潸然淚下的珍貴鏡頭呢?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小的SpyCams(間諜攝影機)背後,大大的故事吧。

「Small cameras,

big stories.」

01

53萬公裡

21個國家

8000小時素材

拍攝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無論是從資金、人力還是時間上說,都是一項「入不敷出」的艱辛活兒。

▲ 人氣很高的「屎徒行者」(白鷺攝影機+便便攝影機)

▲ 經典的「便便拉便便」鏡頭——小顆的便便也是一個可遙控的攝影機

《荒野間諜》的拍攝團隊耗時三年,跨越超過53萬公裡,在包括非洲的波札那和肯亞在內的21個國家,拍攝了總時長8000多個小時的海量素材——最終才濃縮成了這短短5集充滿智慧、友情、惡作劇和愛的紀錄片。

▲ 人類始料未及的一場自發追悼:當攝影機猴意外從枝頭掉到地上「死掉」時,整個猴群陷入悲傷

雖然沒有查到《荒野間諜》的確切成本,但望一眼2006年時的《地球脈動》第一部幕後資料,十幾年前的單集拍攝成本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00萬美元。現在融合了更尖端的技術(比如,UHD超高清技術和SpyCams設備),資金投入可想而知。

▲ 「貓奴」猩猩:一隻黑猩猩竟然會「領養」遺棄的小麝貓,「視如己出」般輕柔愛撫

02

34隻昂貴的動物間諜

無數個從未見過的精彩瞬間

只有技術的革新,才能令鏡頭以新的角度講述自然——BBC的格言是:沒有技術,自創技術也要上。

《荒野間諜》中的34隻仿真動物(和靜物),可不是田間地頭唬麻雀的「稻草人」哦,它們都是造價昂貴的SpyCams(間諜攝像機)——由BBC金牌導演John Downer的製作團隊,與數十位各領域的專家協同研發、製作和測試而成的高精尖設備。

▲ SpyCams擁有足夠以假亂真的毛髮和鱗片

從模型製作專家、手工藝師,到機械專家、電子技術專家、攝影專家……各國、各領域的數十位專家集結,施展各自的術業專攻,為BBC定製了這些足以以假亂真的動物間諜攝影機。

▲ 間諜松鼠被搶了松果(機械化一臉懵),還好松果也是攝影機!

SpyCams作為拍攝團隊的主力埋伏在野外,一次又一次地與動物們產生了絕妙的互動,偷拍到了許許多多人類難得一見的精彩瞬間,比如:

▲ 獼猴被小夥伴一爪推下十米跳臺……

▲ 海獺在自己的肚皮上砸開食物貝殼

▲ 接受來自大象鼻子的好奇心

不過,除了看得到的逼真毛髮、神態表情和動態之外,這些SpyCams還具有銀幕前的你所聞不到的天然氣味。

這些氣味可以增加間諜們被動物群接納、甚至喜歡的可能性——畢竟,動物就是氣味相投嘛。

▲ 因為「對味」,攝像機被親吻(甚至被OOXX!)也是常有的事

「每一次部署攝像機,

都是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

不僅如此,每一隻SpyCams背後的部署工作也不容小覷,攝製團隊不僅必須時刻警醒、遵守安全條款,還有時刻在心的道德標準約束:不打擾、不幹涉,只屏息等待。

▲ 工作人員小心部署「河馬寶寶」

令團隊也沒有想到的是,在《荒野間諜》的拍攝全程,僅有兩隻攝影機遭到破壞。一隻幼狼間諜遭到「好奇的碰撞」,一隻陸龜間諜被大象「探索的踩踏」。

「啊呀呀,壞掉了!」

03

30年功力的金牌導演

9部野生動物臥底諜戰片

一件沒有熱愛做不來的事

發明SpyCams的團隊背後的名字是John Downer,他是一位擁有30年野生動物拍攝功力的大師級紀錄片導演、製片人。

▲ John Downer與他的SpyCams

▲ 用於拍攝獅子的Bouldercam

早在2000年,他的團隊就首次開發使用了一個叫「Bouldercam」的、偽裝成巖石的攝影機拍攝獅子,並在《洞穴中的間諜》(Lion: Spy in the Den)中呈現了人類從未見過的珍貴特寫畫面。

在這之前,傳統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大都是由人類攝影師潛伏或是以架設攝影機的方式拍攝的。

▲ 用「Bouldercam」拍到的獅子特寫

SpyCams的革新拍攝,令一系列野生動物「臥底諜戰片」開始精彩續集,比如:《樹林窺探》(Bears: Spy in the Woods)、《叢林間諜》(Tiger: Spy in the Jungle)、《企鵝群裡有特務》(Penguins: Spy in the Huddle)、《冰上偵探》(Polar Bear: Spy on the Ice)等等……

▲ 大象便便攝影機2003年的銀幕首秀

而大家很喜歡的大象便便攝影機,其實早在2003年的《象群中的窺探》(Elephants: Spy in the Herd)中就秀過處女作啦——畢竟,嚴謹的科學研究表明,這是大象最不想踩到的東西。

▲ 《荒野間諜》中的水下臥底們

2014年時,13位全新升級的「動物臥底」已經能夠潛入水下、快速遊動,讓我們得以進入海豚們的生活,在《臥底海豚幫》(Dolphins: Spy in the Pod)中,看見這些聰明動物們私密的生活。

▲ 動物們對SpyCams,總是充滿友好的好奇

我們與許許多多的可愛生物們,分享著這顆巨大的星球。大大小小的動物鄰居在這個危險而美麗的星球上,以欣喜、悲傷、智慧、同情或是惡作劇的方式,充滿愛地生活著。

野生動物紀錄片的重點,一直在於以更好的方式陳述發生在自然界的真實故事——猩猩會溫柔照顧被遺棄的小麝貓,狐獴丁丁和疣豬彭滿真的會成為朋友,土撥鼠在田間熱吻,緩慢的樹懶似乎也擁有慢熱的友誼……

而無論是John Downer的SpyCams,還是Alastair Fothergill的深海潛水器,都是人類為了探索這顆大行星,想要更接近自然、動物的生活甚至內心的真誠努力。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是一件沒有熱愛根本做不來的事。

附錄

5部值得一看再看的

BBC野生動物紀錄片

地球脈動 1&2

Planet Earth I&II

從南極到北極,從非洲草原、熱帶雨林,到荒涼峰頂,兩部耗資巨大的《地球脈動》堪稱紀錄片中的極致之作,它們將無數非凡生物以絕美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藍色星球 1&2

Blue Planet I&II

運用尖端的科技和自創的深海拍攝技術,兩部《藍色星球》帶我們前往了海洋世界。在這個令人敬畏的未知領域,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

生命

Life

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獻禮。BBC用大自然中發生的130多個故事,展現自然界生命的繽紛多樣,以及動物們為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生存本領。

獵捕

The Hunt

《獵捕》集中展現了雨林、海洋、草原、極地的動物們在覓食過程中的戲劇時刻,還包括人們前所未見的南美水瀨和座頭鯨的獵食行為。同時也記錄了各路科學家、環保人士對保護動物所做的努力。

冰凍星球

Frozen Planet

耗資巨大、耗時五年製作的《冰凍星球》,以季節的變化為主線,捕捉了正在逐漸溶解的地球兩極很多珍貴的畫面——這很可能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去記錄下這些場景。

「在紀錄片領域,

也許只有BBC可以超越BBC了。」

真的真的要謝謝BBC充滿熱愛和巨大能量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用不止息的熱情和能量,記錄下這顆星球上的美好與溫柔,他們以自然的真實巨變,提醒著每一個人一起保護我們可愛的家

相關焦點

  • 這部豆瓣9.4分的《荒野間諜》,忍不住要跟娃一起看!
    紀錄片《荒野間諜(Spy in the Wild)》,是『動物臥底』系列的又一次裡程碑式力作。BBC帶著《荒野間諜》再次重回視野,而這一次,則是臥底陣容的全面開掛。在全新紀錄片中,BBC一次性派出了34位「間諜」潛入動物世界。
  • BBC當間諜上癮!繼潛入企鵝群之後,他們又想在哪裡安插臥底?
    拍一部好的紀錄片,真的真的非常耗費心血。比如說,為了貼近拍攝到企鵝真實的生活狀態,BBC當年派出約五十人組成的攝影團隊,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對生活在熱帶秘魯的洪堡企鵝、生活在亞南極海島上的跳巖企鵝,以及生活在寒帶南極的帝企鵝進行了跟蹤拍攝。
  • BBC又出神作!動物世界激萌上演「無間道」?
    從拍攝「黑科技」再到動物們的「真情流露」,這部名為《荒野間諜(Spy in the Wild)》的2017年開年巨作,堪稱紀錄片界的一股「清流」。先來感受一下這畫風:   呆萌的土撥鼠:   要知道,這可是BBC金牌紀錄片大師John Downer帶領他的團隊,在20多位科學家和野生動物專家的指導下,花了3年時間,行走超過20萬公裡,奔赴21個國家的31個地區,用8000小時的素材濃縮而成的!
  • 「動物臥底」攝像機:偽裝成便便,為企鵝生蛋,被烏龜不可描述
    說到BBC的紀錄片,裡面強大的神奇自然景象總是令人驚嘆~在他們的紀錄片裡,動物們的日常簡直顛覆了我們的三觀,絕對不是咱小時候看到的《動物世界》!我相信你一定很好奇,這些鏡頭都是怎麼拍出來的?為了逼真,這坨可以變焦的便便,還有味兒~看到一坨奔跑的翔,想必大象的心情也很複雜吧……更絕的是,這坨便便攝像機還有一個獨門絕技:翔能拉翔···然後這小就可以滾著去偷拍了~在2007年拍攝《大遷徙:角馬群裡的間諜》時,攝製組更是採用了各種偽裝術接近角馬。
  • 這麼逼真的動物紀錄片,原來是這麼拍出來的
    《地球脈動》更是BBC的巔峰之作,對於這套經典的無以復加的紀錄片,觀眾們更是評價說「天下紀錄片千千萬,我只服BBC」……BBC在13年推出了紀錄片《臥底企鵝幫 》,據說當時臥底企鵝幫製作團隊為了偷窺這些蠢萌的南極居民想方設法。
  • BBC攝像機賣萌 打扮成企鵝間諜被瘋狂求愛
    2月1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最新的野生動物系列——3集紀錄片《企鵝間諜》(Penguins - Spy in the Huddle),節目播出後立即引起了觀眾的熱捧,有觀眾直呼:「動物賣萌也就算了,連攝像機都開始賣萌了!」原來為拍攝這部紀錄片,劇組製作了17臺機器企鵝,並在它們身上安裝了50種不同的「眼睛」(鏡頭),然後將這些「企鵝間諜」放入野生的企鵝群落中。
  • 攝像機也賣萌 偽裝企鵝拍攝BBC紀錄片
    》由17臺「企鵝間諜」身上所帶的50種不同鏡頭拍攝而成。詹姆斯·邦德和「企鵝間諜」有很多相同點:他們都穿禮服,都潛入岌岌可危的地方,竊取第一手情報。2月11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最新的野生動物系列——3集紀錄片《企鵝間諜》(Penguins - Spy in the Huddle),節目播出後立即引起了觀眾的熱捧,有觀眾直呼:「動物賣萌也就算了,連攝像機都開始賣萌了!」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豆瓣高口碑紀錄片推薦22:荒野間諜,貓科動物的故事,歷史的拐點
    豆瓣評分:9.4《荒野間諜》是英國BBC電視臺製作的電視紀錄片,由John Downer執導,2017年月1月13日開播。BBC團隊腦洞大開的各種拍攝「機器」拍攝動物——拍群居的猴子和體型小巧的松鼠,他們用了一個外形與之接近的智能攝像機混入其中;體型巨大的大象難以「仿真」,就把攝像機藏在大象自己的糞便裡;除了偽裝成同類、糞便,BBC還選了一個「天敵」的類目,用一條「間諜眼鏡蛇」去試探狐獴的反應。他們拍到了群猴哀悼「死去」假猴的感人場景;拍到了灰松鼠搶「仿真松鼠」堅果的「沒節操」行為;狐獴同伴間互相保護的「義薄雲天」。
  • 豆瓣9.4分,這部紀錄片是把動物世界拍成了荒野間諜
    BBC拍攝的這部紀錄片那是厲害了,堪比碟中諜,可能它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人類的套路了吧。自從開播以來好評不斷,紀錄片的風格大變呀,這是不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呢?BBC團隊把攝像機進行各種偽裝腦洞大開的拍攝動物——拍群居的猴子和體型小巧的松鼠,除了偽裝成同類、糞便,BBC還選了一個「天敵」的類目,用一條「間諜眼鏡蛇」去試探狐獴的反應。他們拍到了群猴哀悼「死去」假猴的感人場景;拍到了灰松鼠搶「仿真松鼠」堅果的「沒節操」行為;狐獴同伴間互相保護的「義薄雲天」。荒野間諜的特點就在於它的拍攝角度很新奇。
  • 《荒野間諜2》:混得最差的特工們
    BBC紀錄片《荒野間諜》(Spy in the Wild)被稱為「動物臥底」系列的又一次裡程碑式力作,就是把這種「主觀鏡頭」用到了極致。機器動物只是模擬,有些逼真,有些甚至可以說是粗製濫造,觀眾卻如臨其境,就是因為間諜們與動物「平等的視角」。
  • 跟BBC紀錄片團隊相比 狗仔都弱爆了
    《企鵝間諜》  等動物們的出現,攝影師們可以在草叢裡趴一星期;等一次遷徙,他們可以扛著攝像機穿越一整片非洲大草原……  說到紀錄片,BBC紀錄片必須擁有姓名。BBC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是全球電視紀錄片的播出鼻祖。  而《地球脈動》與《藍色星球》兩個系列,更是BBC傾力神作。
  • 《企鵝間諜》:BBC在企鵝群裡放了一個特務
    大腹便便,憨態可掬,激萌的企鵝圈粉無數《企鵝間諜》,BBC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製作了17臺身上安裝有攝像頭的機器企鵝,作為「企鵝間諜」放在野生的企鵝群中。這人造機器企鵝,在帝企鵝中穿優雅穿梭滑行,還做上了帶頭大哥被野生帝企鵝所接受的它,還能有幸拍到野生企鵝在同類面前展示出來的這種帶風的六親不認步伐還有這看起來有板有眼的呆萌姿態,惹得旁邊的野生企鵝們止不住好奇窺探演戲要做全套,不僅要做只企鵝還要做一隻會下蛋的企鵝再瞧瞧這穿梭在初生鵝群中的胖小子,是哪家的可以把孩子養得這麼好這些人造機器企鵝的「間諜
  • IPTV倡"地球一小時"播《企鵝間諜》紀錄片
    IPTV倡"地球一小時"播《企鵝間諜》紀錄片 今年,百視通更推出多部趣味性自然主題紀錄片《企鵝間諜》、《忍者蝦》等,在百視通微電視(微信號:ubestv)上免費播放,以加強環保理念的推廣。   史上最萌紀錄片揭秘企鵝家族情感世界   一連3集的《企鵝間諜》記錄了南極帝企鵝、跳巖企鵝以及秘魯洪氏環企鵝,這三種企鵝族群的的生存與繁衍形態。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對孩子來說,好的紀錄片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世界的奇妙之處。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看這些經典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信深處的奇妙境界。
  • 韓劇MBC新劇《愛我的間諜》的演員們在幕後相處得很好
    韓國MBC新劇《愛我的間諜》的演員們在幕後相處得很好! 《愛我的間諜》是一部懸疑愛情喜劇,講述了一個女人無意中捲入間諜世界的故事。劉仁娜在劇中飾演婚紗設計師姜雅凜,她兩次結婚,都意外嫁給了臥底間諜。神話的文晸赫(Eric)飾演姜雅凜的前夫全智勳,是一位在國際刑警組織工作的魅力十足、深不可測的特工,而林周煥則飾演她的現任丈夫戴立賢,是一位高智商的企業間諜,具有競爭意識。《愛我的間諜》的製作人員對三位主演的團隊合作和化學反應讚不絕口,不僅在劇中大放異彩,在幕後也點亮了片場。
  • 超可愛的紀錄片!BBC出品!超Q超萌的企鵝故事!
    今天21要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超!級!可!愛!的!《企鵝群裡有特務》看這優秀的豆瓣評分:9.6這部紀錄片主要記錄了三種企鵝的生存狀態,時間主要聚焦在企鵝們養育下一代的這段時間。這部紀錄片除了上面三種主鵝公外,還有一個超萌看點。那就是企鵝群裡的「特務」。BBC在隱藏攝像機上,真的是個小機靈鬼。這次的間諜攝像機,也是相當酷了。
  • 揭密10位神秘間諜作家-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兩次世界大戰中,尤其是「二戰」期間,間諜活動非常重要。數十位小說家和其他作家曾經都做過間諜或者情報人員。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破譯密碼、傳送情報,甚至改變了歷史。但這一切都是保密的,直到戰爭結束,作家們的間諜生涯才被披露出來。
  • 熱播紀錄片《Planet Earth》背後:BBC的偽裝攝像頭如何以假亂真
    近來,BBC的高分動物紀錄片《地球脈動2(Planet Earth)》隔三差五的刷屏。前幾年,BBC還陸續出過幾次紀錄片講動物攝影的,《Animal Camera(動物攝影)》、《企鵝間諜》等,揭秘各種動物拍攝手法。
  • 細數影視劇中的臥底,於曉光帥氣,趙立新真實,最後一位經典!
    作為動漫推理劇,《名偵探柯南》已經伴隨了我們二十多年的時間,其中的「黑衣組織」老大卻還未現身,只是作為組織中流砥柱的琴酒身邊的那些臥底幾乎全部亮相,惹得一眾網友不禁調侃:「組織裡除了臥底就是叛徒,琴酒傷不起啊~」那麼,臥底作為一種非常危險的職業,影視劇中有哪些經典的臥底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