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燕子是屬候鳥,以昆蟲為食體型較小,羽毛以黑色為主也稱之為「玄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農居的房梁上或屋簷下。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裡,人們盼望著期待著燕子。燕子是有靈性的,它帶走了秋天的微寒,帶回的是滿滿的春天。當河冰消融、草芽綠、柳條青、花兒開,你的夢中有一對燕子以呢喃的情歌對唱時。你就發現燕子真的來了~

燕子長什麼樣?
燕子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較常見。家燕前腰慄紅色,後胸有不整齊橫帶,腹部乳白色。金腰燕體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種燕腰部慄黃,非常明顯奪目,下體有細小黑紋,易與家燕相區別。習性亦與家燕相似,但大都棲息於山地村落間。

樸素的燕子從來不與那些花裡胡哨的鳥們靠近。它們總是以那身烏黑漂亮的羽毛吸引著你的視線。在天空蔚藍色的背景中,燕子黑色的身影格外醒目。人們羨慕著它們是天空的寵兒,只有它們可以接近雲的高度,俯瞰地的遼闊,來去於天地之間。

燕子的美麗真是與眾不同的,如果你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它,就會被它的美所徵服。它們的頭、背、翅與尾是烏黑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泛出一抹隱隱的、瑩瑩的碧光,像塗了油一般;胸腹是白色的,與黑色相配起來,就像紳士禮服下的白襯衫,爽利而率性。在色彩的世界裡,黑與白本是兩種矛盾的顏色,只有搭配得恰到好處的時候,才能化解這種矛盾,顯現出獨特的魅力。燕子的羽毛就是黑與白極度和諧的典範,黑色略多,白色偏少,黑色居外,白色居裡,而且界限圓潤流暢,使得這個小精靈看起來鮮明卻又簡潔,如生在鄉間,天真、活潑卻又不失淳樸的少女。如果有一天我能化為一隻飛鳥,我情願化為自由歡快的燕子。

燕子是鳥類中的飛行健將
「身輕好似雲中燕」突出了燕子輕捷婀娜的身姿。看到燕子在微風中撲閃著輕盈的身姿,該是何等的喜悅啊。燕子的翅膀長而尖,尾呈剪刀狀,身體靈活,善於飛行,是鳥類中的飛行健將。相傳漢成帝的兩個妃子乃同胞姐妹,一曰飛燕一曰合德,兩妃子的花容讓成帝龍顏大悅,從此夜夜笙歌,皆因飛燕合德之腰身纖細,難怪後人要以身輕如燕來形容女子,大概皆因之而起吧!

聽說燕子戀舊是真的嗎?
燕子是十分戀舊的,聽說燕子有著驚人的記憶,無論遷飛了多遠,哪怕隔著千山萬水,它們也能夠靠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返回故鄉。當看到兩隻燕子老在門樓下飛來飛去相互嬉戲,頗有幾分浪漫的味道。回憶起童年才想起它們是在探尋合適的地方做窩,幾天後果然就看見它們開始忙碌起來了,銜泥叼草地穿梭在門樓下修補去年的窩。
小時候不懂事,腦子裡總有無法解釋的衝動,過年時看著門樓下的燕子窩,就想用竹竿將它捅掉。老人說「燕壘窩,喜事多,燕子不進愁家門」。 燕子也跟人一樣有家人的吶,家裡少了人,家被人毀房子被人給拆了,它們怎麼過日子呢?它們也會很傷心的……
而我卻固執地認為,冬天燕子都走了,飛去另一片天空,明年春天肯定記不得了。因為有的人走遠了,都記不住回家的路。老人仰頭看著兩隻燕子,語重心長地告訴我,這就是去年的「兩口子」,它們不忘家的。老人也一直堅信著燕子能帶來幸福和平安,是一種吉祥的鳥。

那麼燕子搭窩築巢幹嘛呢?
燕子築巢銜春泥,為了它的育雛做好了準備,然後便生子育雛,過好春日華年。「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翅溼沾微雨,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你試想在飛花微雨的日子裡,尋常人家的園院裡迎來了南歸的燕子,它們在春日溫馨的日子裡,不嫌窮家敝舍,來到尋常人家的院子裡壘窩築巢,給貧寒人家的生活帶來一絲生機和活力。好客的百姓為了迎接新燕,乾脆搭起簾遮,忍受一些不時到來的春寒,只為了讓新燕入住。 「翅溼沾微雨,泥香帶落花」,銜泥築巢的燕子們在微雨中穿行,是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卷,還是希望我們今天的人,更好地珍惜與它們相處的時光,與它們共享逝水流年。
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把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做鳥巢,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一些青蒿葉。巢為皿狀,每年繁殖2窩,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窩產卵4~6枚。第二窩少些,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鳥出殼,親鳥共同飼喂。雛鳥約20天出飛,再餵5~6天,就可自己取食。

燕子低飛天要下雨是真的嗎?
溪水化了,泥土鬆了。一對對燕子在溪水旁梳妝照鏡,他們故意用尖喙或羽翼和溪水開著玩笑,弄得溪水蕩開一圈圈羞澀的漣漪,又互相捉弄著羽翼追逐嬉戲到藍天去。人與燕子儼然是知己,生活裡的燕子與人的生活關係密切。每到天氣陰暗,風雲晦暝,燕子就用它的低空飛行告訴人們:「燕低飛,雨將至」。
快要下雨時,因為空氣裡的水汽含量會急劇增多,很多昆蟲的翅膀被水沾溼後,不能自由地伸展和飛行,只能沿著地面爬動。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蟲也感到很不舒服,都會紛紛爬出洞外透透氣。那麼這個時候就是燕子捕食的大好時機,所以燕子會飛得低以便覓食。在下雨前,氣流比較紊亂,燕子得不到合適的風力使它高飛,因此才會在低空中翻飛不定。

燕子是一種不喜歡單飛的鳥兒,常常是雙棲雙宿,一旦成偶,終生不渝。在生活中人們喜歡以「燕侶」或「燕燕於飛」來形容夫妻情深。燕子築巢的本領或許是在實踐中鍛鍊出來的,一代代的燕子秉承著勤勞,在千百次築巢的實踐中增長著技能,並代代相傳,最終住進了華巢。燕子勤勞的修築窩巢,經營自己幸福生活,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