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裡,二哈已經被貼上了「逗逼」和「拆家小能手「的標籤,一個稍微不注意,家裡的枕頭、紙巾以及家具都得遭殃。但是其實二哈的原名是西伯利亞雪橇犬,由於西伯利亞冬季的氣候極端,所以雪橇是人們出行和運輸物品的重要交通工具,雪橇犬對於西伯利亞的人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顛姐查閱了百度百科關於二哈的記載,其中有一條引起了顛姐的注意。在1925年阿拉斯加的一個小鎮上,在兒童間流行著一個名為白喉的傳染病,當地的醫生都對這個疾病束手無策。只有遠在1600公裡以外的城市擁有著對付這種疾病的抗毒血清,1600對於1925年而言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就算放在現代,不眠不休的開車都得開上十幾個小時。由於疾病的擴散速度很快,鎮上的居民決定使用雪橇隊運輸血清,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雪橇隊將原本二十幾天的路程,縮短到了五天以內。這個故事最後被翻拍為電影,也就是今天顛姐要給大家介紹的電影《多哥》。
故事的主角多哥,它從小身材對比於其他的雪橇犬比較的矮小,主人認為它不適合當雪橇犬,但是多哥從小性格活潑,總喜歡給主人搗亂。
哪怕是被主人關在籠子裡多哥也能挖地三尺逃出來,有一次在主人訓練雪橇犬的時候,多哥跑來搗亂,導致主人被帶進了河裡,為此主人決定將它送給別人,在主人還沒為擺脫這個小麻煩而喜悅幾天的時候,多哥一次次的從領養的家庭中逃出。
最後主人將他送給了一個貴婦,並且叮囑她,多哥很會逃跑,要做好防範措施,儘管女主人將房間的各個出口都堵住了,多哥還是撞破了玻璃逃了出來。主人看到了滿身是血的多哥,倍受感動,決定讓多哥嘗試當雪橇犬,沒想到的是多哥天生就有領導氣質,很快它成為了整個雪橇隊的領頭犬,並且在雪橇比賽中為主人贏得了很多的榮譽。
1925年,白喉傳染病在上百個兒童中流行,已經有幾個兒童喪生了。只有遠在1000英裡以外的血清能救兒童的性命,但是一場罕見的暴風雪使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無法進到小鎮,為了拯救這些兒童的生命,鎮長請求多哥的主人利用雪橇犬運輸血清,而此時的多哥已經12歲了,狗狗的12歲相當於人類的七十幾歲,主人不想讓多哥在冒險,但是看到醫院中可憐的孩子們,主人心軟了,他帶上了多哥開始了徵途。
為了節省時間,主人決定帶領雪橇隊冒險走冰面,由於暴風雪視線的能見度非常低,主人差點將整個雪橇隊帶往懸崖,幸好多哥及時發現,但是爪子也因此受了傷。在歸來的途中,他們再次冒險走冰面,但是此時冰層裂開了,主人將多哥拋向對岸,多哥憑藉著一己之力將整個雪橇隊拉向岸邊。成功將血清運送到了小鎮。到了最後,多哥已經奄奄一息,醫生斷定多哥已經時日無多,但是多哥還是憑藉著頑強的生命力陪主人度過了四年。
影片的最後,多哥失去了一條腿,雪橇隊有了新的領頭狗,主人想讓多哥在家中休息,但是在聽到雪橇隊出發的時候,多哥還是瘸著腿,跑向雪橇隊,它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繼續陪著主人,繼續為主人做貢獻,哪怕只有三條腿。
其實狗狗在很多時候,它並不僅僅是我們的寵物,它們也能幫助人類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導盲犬,它們是盲人的眼睛。警犬它們是警察的鼻子,還有影片中的雪橇犬,它們為人們奉獻著自己的一生,忠誠、無所畏懼。而對於狗狗而言主人就是它們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