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70年代的
《超人》四部曲與
扎克·施奈德導演2013年的
《超人:鋼鐵之軀》之間,曾有可能出現其它版本的《超人》電影麼?你知道
尼古拉斯·凱奇、
《木乃伊》系列男主角
布蘭登·費舍與「孔雀」
馬特·波莫等人都曾有機會出演超人麼?你知道包括
約翰尼·德普、「寡姐」
斯嘉麗·詹森甚至
小羅伯特·唐尼等人,都曾傳言與《超人》電影產生過聯繫麼?
近年來,我們最熟悉的
亨利·卡維爾,在為《超人:鋼鐵之軀》和
《正義聯盟》穿上緊身衣前,他其實還差點拿下另一個飾演卡爾-艾爾(超人在氪星上的名字)的機會,那也是一個讓超人在大銀幕上重生的機會。在
J·J·艾布拉姆斯拍
《星際迷航》和《星球大戰》前,也是遠在DCEU之前,他曾創作過一部史詩級的《超人》電影劇本,包括兩個版本,差點就拍出來了。
蒂姆·波頓當導演,凱文·史密斯等人寫劇本,
尼古拉斯·凱奇當超人——計劃失敗
他們都以某種形式撰寫著關於「超人之死」(Death of Superman")的劇情,這段漫畫在1992到93年間收穫了無盡的人氣,和超高的銷售額。
蒂姆·波頓曾被指為本片導演多年,
他還選定了尼古拉斯·凱奇為主角,後者隨後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凱奇主演的
《勇闖奪命島》和
《空中監獄》都成了熱賣大片。自那些構想崩塌後,華納兄弟就開始謀求其它的可能性,事實上,他們做了兩個打算。
沃爾夫岡·彼得森當導演,
《七宗罪》編劇寫劇本——計劃被雪藏
第一個就是我們下文會詳細講的艾布拉姆斯所寫劇本,另一個則是《蝙蝠俠大戰超人:瘋人院》(Batman v. Superman: Asylum),暫定由
《七宗罪》的安德魯·凱文·沃克擔任編劇,導演則是執導《空軍一號》《特洛伊》的沃爾夫岡·彼德森。在能同時復甦「蝙蝠俠」和「超人」這兩個系列的情況下,為什麼只做一個系列呢,對吧?然而後一個卻始終未見天日,顯然華納兄弟把它雪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了。
2002年7月,艾布拉姆斯第一版劇本完成,
本打算做成三部曲,進入前期製作
說回艾布拉姆斯的這部劇本,2002年7月26日,他遞交了第一版劇本,簡單地命名為《超人》。這個版本的第一稿,已經進入了多個前期製作的階段,項目定名為《超人:飛越》(Superman: Flyby),展現了很多與多年後重啟版《星際迷航》系列相似的元素,正是這些元素使後者成為了票房贏家(儘管口碑兩極分化)。
就像在《星際迷航》中一樣,艾布拉姆斯很少留白,就是為了確保每個與超人起源有關的元素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或許過於直白了),同時每段關係也用近乎折磨人的細節全都解釋清楚了。這些「艾布拉姆斯式過度解釋」遍布了他整個第一稿:Ty-Zor說白了,就是佐德將軍……但除了身為反派,他還是超人怒氣衝衝的表兄;
克拉克·肯特的眼鏡不是偽裝,其上面特製的鉛斑,是為了幫助年輕的超人控制自己的「鐳射眼」能力;克拉克是個沒有明確專業的大四學生,直到他在一次聯誼會上,遇到一個名叫露易絲·萊恩的播報專業學生後,他才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超人歸來》裡面,克拉克像跟蹤狂一樣盯著露易絲這一點可被罵得不輕。);
喬納森·肯特(克拉克的養父)在第一次聽說克拉克變為超人後,便突發心臟病死亡;喬-艾爾(克拉克的生父)在幾十年前就曾來過地球,以確認肯特夫婦是否有能力撫養自己的兒子……大概都是類似這種。如同「鋼鐵之軀」一樣,「飛越」展現了氪星上的巨型機器人、戰服,還有像玩具一樣隨時待命、被高瞻遠矚的喬-艾爾巧妙揮動的「雷射槍」(這個角色在劇本的某一處還被稱為「國王」)。
艾布拉姆斯在劇本通篇都做了非常多的筆記,除了批註、角色性格和布景方向,還有背景音樂和其它建議。他筆記的其中一條還寫著:「在氪星上的所有戲份都要說氪星語……我們隨後會做出這樣一種外星語」,並要求在重要對話中添加字幕。當這些草稿的摘要出現在網上後,大家反對的點,主要集中在一些跟現有漫畫理論產生偏差的地方。
這些問題裡,排在第一的是,超人被派到地球上,不是為了逃離他們星球的毀滅,而是為了躲避他邪惡的叔叔(喬-艾爾的弟弟),卡塔-佐(Kata-Zor),這根漫畫就是背道而馳的!小夥伴們,要知道……那是2002年,當時的好萊塢正沉醉於
《黑客帝國》、《星球大戰前傳》和
《指環王》等三部曲系列作品的成功之中。
這就是說,「飛越」本來是打算做三部曲的。而第一部是以氪星的王位繼承人卡爾-艾爾為中心的故事,他必須應驗一個神秘的「預言」。草稿裡還有更多類似的設計,包括氪星上的一些小角色,比如Predius,艾布拉姆斯保證「在這個系列下一部電影出來之前……我們是不會認識這個角色的。」當然,Ty-Zor還是想辦法來到了地球,騷亂如預料般隨之而來。
超人跟Ty-Zor(以及他很像忍者的三個親信Baz-Al,Caan,和Alta),還有他們巨大的戰爭機器之間的戰鬥,不只限於大都會和Smallville小鎮(哥譚市也被提及),
甚至還對吉薩金字塔群,以及巴黎聖母院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跟這個劇本一比,「鋼鐵之軀」甚至包括
《變形金剛》系列,看上去都像是獨立電影了。而且這麼說吧,如果你覺得「鋼鐵之軀」的結局富有爭議性,「飛越」會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