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澳集團35周年慶典上,鄭金泉(右)正式將集團交棒女兒鄭明鈴。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李文) 企業如何傳承與創新,是當前不少民企遇到的共性問題。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肩負促進「兩個健康」工作,利用自身組織優勢,挖掘民營企業傳承創新的典範及樣板,充分發揮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平臺作用,推進年輕一代非公人士健康成長,助力民企發展。
民企傳承新模式
內部創業「PK」勝出接「帥印」
「此項重要決定首先是來自於時代的巨變,如何讓年輕一代把握住千載難逢的機會,其次是多年來機制的建立逐步形成,這項決定讓我感到無比自豪與驕傲……」在海澳集團35周年慶典結束的第二天,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監事長、海澳集團原董事長鄭金泉,給廣大員工發了一封感謝信,希望員工一如既往支持集團新的傳承人。就在前一晚的周年慶上,他正式將集團交棒女兒鄭明鈴,卸下自己在集團的所有職務。同時,海澳集團將慶典節約的款項捐給市光彩事業促進會,用於對口幫扶甘肅臨夏的貧困村。
如何更好地將海澳的精神和基因傳承下去,鄭金泉思考了20多年。從決定到最後付諸實踐,海澳集團進行了10多年的準備。鄭金泉告訴記者,首先從組織建設開始,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保障團隊的與時俱進,為此,海澳集團為內部員工、職業經理人建立了一個創業平臺。女兒鄭明鈴的接棒並不是所謂的「子承父業」,更不是內部「欽定」,而是通過層層「PK」脫穎而出。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黨組書記陳永東在慶典上說,海澳集團創新的二代傳承機制,也為我市廣大民企提供了一個相互探討、借鑑的經驗。
鄭明鈴從海澳集團子公司的行政助理幹起,後來進入集團內部的創業平臺。鄭明鈴拿出自有資金入股海澳集團旗下二級公司廈門市興興海油品配送有限公司,進行團隊重組、制度優化,更引入「網際網路+」業務模式,最終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公司銷售額和淨利潤均實現連續三年超50%的增長,位居平臺創業項目首位,出乎了鄭金泉和職業經理人的意料。後來,經過海澳集團董事會認可,鄭明鈴將經營興興海獲得的獎金及分紅轉成集團股權,進入集團董事會,並於去年8月被正式任命為集團總裁。其創業機制在進一步優化之後,成為集團的企業家孵化中心,力爭在內部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創業者,讓每一位優秀員工都有創業的機會,讓每位創業者都能成為潛在的傳承人。
完善培養機制
推進年輕一代非公人士健康成長
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十分關注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問題,探索助推非公企業新老傳承和持續發展的方式和舉措。近年來,廈門總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積極發揮平臺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教育培養引導機制,努力培養一支政治上明方向、經營上有本事、責任上勇擔當、組織上有活力、文化上有內涵的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隊伍。
今年5月,在青年工作委員會平臺的基礎上,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成立廈門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以下簡稱「市青企聯」),繼續引導會員發揚新時代優秀青年企業家精神,以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企業做強、做實、做好、做久;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會員提供學習、交流和發展的平臺,為會員創造成功的機遇。成立之初,市青企聯現場向廈門市光彩促進會捐贈10萬元,用於甘肅臨夏精準扶貧行動。此後,市青企聯積極響應市工商聯(總商會)號召,組織考察團前往甘肅考察並捐贈,廣大會員企業家以自身企業捐贈、個人消費扶貧等方式,截至目前已向臨夏地區捐贈近100萬元。
市青企聯在市委統戰部、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的領導下,建設成為年輕一代企業家健康成長的平臺,引導年輕一代非公經濟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爭做「愛國、敬業、守法、誠信、貢獻」的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