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如何避免沒有事實依據的「騷擾性舉報」

2020-12-05 浙江在線

2015-06-09 18:29 |上海觀察

近期,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連續刊文,對「加大紀律審查力度、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進行專題評論,最新的一篇文章是6月8日的《創新監督審查方式》。文章指出,形勢發展了,任務變化了,工作方式方法就要跟著轉變。紀律審查工作要「不斷探索創新有效、管用的監督審查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防止一陣風」。

如何創新?在什麼方面創新?文章提出了三個「創新點」:問題線索的規範管理、紀律審查的成本效益、監督執紀的多樣化經常化,三個「創新點」蘊含著不少紀檢監察機關的新思想和新思路。

避免處理案件「平均著力」

從「眉毛鬍子一把抓」到「規範分類」,對反映幹部問題的線索的處置,直接關係到紀律檢查的效率和效益。

不少地方紀檢監察機關對問題線索缺乏有效率的處置,往往存在「平均著力」的問題。比如:一些舉報線索沒有具體事例指向,沒有事實反映,只有主觀定性;或者事實與所指向的個人明顯缺乏邏輯關係。這些線索一般備案即可,但有的地方卻反覆對這些線索進行求證,浪費了人力物力,也嚴重幹擾了相關幹部的正常工作。

比如說,一位縣委領導幹部曾多次因同一事件向上級報告函詢情況,而該「事項」是只有定性舉報而無事實依據的「騷擾性舉報」,讓這位領導連從何說起都不知道。對類似的「騷擾性舉報」,收到舉報的紀檢機關應有一個基本判斷,並根據這一判斷作出合理的第一處置,避免「騷擾性舉報」「騷擾」成功。

因此,根據問題線索所體現出來的事實證明力、與相關人員關聯度、所涉內容嚴重程度,對各方渠道獲取來的線索,進行深入分析和精確判斷,按照擬立案、初核、談話函詢、暫存、了結等五類標準進行歸類處置,便可減少線索處置的「平均著力」問題,自然也可以減少領導幹部因「騷擾性舉報」而影響工作的情況。

其實,對線索在分類處置過程中的創新,不僅是解決平均著力、提高紀檢監察機關工作效率的基本功,同時也體現著經辦人員的擔當精神。是的,「立案」是一種擔當,而「不立案」甚至「備案擱置」也是一種擔當。

紀委「查你」不是「整人」過程

「紀檢機關不是黨內的公檢法」,這一論斷是對公眾思維慣性的一種顛覆,也是紀律審查的本質回歸。

紀檢機關的工作是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遵守黨的紀律情況的檢查,而不是對領導幹部進行法律審查。這本是常識,但卻為世人所混淆,甚至部分黨委書記、紀檢幹部都迷失其中。落馬高官蘇榮就常以「讓紀委查你」來作為「管理幹部」的大招,有這種思維在裡面,「查你」的過程自然淪為「整人」的過程。

正如中紀委網站文章中所指出的以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查辦案件工作有種傾向,總想著務求完美、『吃幹榨盡』,直接把人送上法庭」,「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風險隱患」。

一個真實的例子:多年前,某地一位科級幹部因和一位落馬官員工作聯繫密切而被紀委反覆審查,雖然多次審查都沒有問題,卻仍然一再審查。這種「有罪推定」的「司法審查」已經遠遠超越了紀律審查的範圍,有違紀律審查的職責和相關法律法規。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說過,反腐敗「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紀律審查是在踐行「黨紀嚴於國法」,而不是「黨紀等於國法」。在紀律審查的過程中,應當實事求是,當紀律處分的及時紀律處分,未發現涉及違法犯罪問題的不應反反覆覆「找事」。領導幹部進了紀委能夠「出得來」,並不是紀檢機關的問題,而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清楚紀檢機關的任務和目的所在,知曉紀律審查與司法審查的區別所在,明晰紀檢機關與司法機關的關係問題,自然能分清紀檢機關應當做什麼,自然可以更有效率地開展紀律審查工作。

調離重要崗位也是處分

中紀委文章中對監督執紀多樣化的相關表述,令人眼前一亮。談話函詢、民主生活會說明、調離重要崗位、警示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紀律處分,將這些均視為監督執紀的方式,無疑拓寬了監督執紀的視野和思路。

常有網友調侃:「別把貪官開除黨籍,讓貪官混入我們群眾中來。」或者「別撤他職,我們群眾中不該有這種人。」雖則調侃,但說明紀律處分作為監督執紀的方式已經深入人心,卻也限制了監督執紀手段的多樣化。

事實上,對違反黨的紀律的領導幹部,並非紀律處分一條路可示懲戒與警示、教育,一些尚未達到紀律處分標準、但也屬於違反相關規定的黨員幹部,同樣可以通過相應的方式進行懲戒,如調離重要崗位、轉任非領導職務等組織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其效果及警示意義甚至超過紀律處分。

而民主生活會上作說明、警示教育等也作為監督執紀的方式進行明確,同樣有著新意。預防違紀、教育為先,正面教育與紀律處分,本就是紀檢工作的一體兩面;對經查不實的相關舉報在民主生活會上進行說明,或者對自己所涉問題的相關情況進行說明,對監督執紀方式有開拓意義。

當前,紀檢機關的工作,在理論層面及制度層面已經有了廣泛共識,但在技術層面和思維層面,依然有著許多可以創新的空間。中央紀委的重頭文章,不僅僅是點出了一些可以發掘的創新點,更是對紀檢工作創新思維的一次提醒和號召。

1433845793000

相關焦點

  • 連戰抱金孫 馬英九:「連爺爺」終於有「事實依據」
    連戰抱金孫 馬英九:「連爺爺」終於有「事實依據」 2008年02月13日 15:1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 雙刃劍中傷舉報人如何被保護
    2014年9月19日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凡是實名舉報的,優先辦理,及時回復。」去年,中紀委新聞發言人崔少鵬曾如此表示。不少地方政府及紀檢監察部門也紛紛出臺條例或舉措,鼓勵實名舉報者。然而,比起「獎賞」,實名舉報者們更期待的是法律層面上切實有效的保護,為實名舉報做出制度上的配套。
  • 張馨予嫁給《神犬奇兵》軍官,中紀委這樣評價
    就比如這次被中紀委紅頭文件點名表揚的"全網黑小達人"--張馨予!2018年8月5日,演員張馨予在微博放出一組結婚照,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張馨予到底是誰,有什麼作品。卦姐記得上一次張馨予這麼高調的上熱搜還是因為LD出軌事件中,被媒體朋友拍到在與LD同一小區找狗的她。這麼說起來,她也算是和狗狗有緣分。
  • 「二把手」受賄獲刑 舉報兩任「一把手」被認定不實
    我們今天來,是專程對你的舉報進行答覆的。」近日,在江蘇省溧陽監獄會見室內,當服刑人員劉某看到該省淮安市淮安區檢察院的三名幹警時,竟一時愣在那裡沒反應過來。  今年50多歲的劉某原是淮安區某單位的「二把手」,2014年7月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在被調查期間,為爭取立功機會,劉某舉報原單位前後兩任「一把手」有貪腐問題。但檢察機關初查後發現舉報不實,遂沒有立案,劉某對此不服。
  • 紀檢「大老虎」現身中紀委反腐大片 他們都是誰?
    深讀注意到,這是繼2016年10月17日到25日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8集播出之後,中紀委推出的第二部反腐力作。  據中紀委網站介紹,專題片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中篇《嚴防「燈下黑」》,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
  • 中紀委副書記劉金國「關照」家人:我誰都不管
    劉金國的母親陳惠英老人坐在炕邊與記者閒聊  10月25日,中紀委召開十八屆四次全會,劉金國當選中紀委常委、副書記。這位59歲的新任中紀委副書記履歷紮實,他的清廉做派和接地氣的行事風格也頗受關注。
  • 舉報這些行為最高獎兩萬!
    舉報有獎襄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森林公安局日前聯合發布通告在全市範圍內實行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全面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野生動物市民遇到食用這些野生動物的行為,同樣可以舉報,按照規定就能獲得獎勵。● 一、舉報方 ●按照規定,舉報人可採取實名或匿名,通過當面舉報、電話、信件等方式進行舉報,舉報方式如下:1.舉報電話:襄陽市公安局,110;襄陽市森林公安局,0710-3481910。
  • 河北保定市主城區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條【法律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關於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公安部《關於修改〈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的決定》、《河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 非法集資沒有證據如何去報案,非法集資沒有證據怎麼辦?
    近年來非法集資騙局日益增多,有賣原始股的、有基金投資的、有消費返利的......那麼,作為非法集資的受害者,非法集資沒有證據如何去報案,非法集資沒有證據怎麼辦?網友諮詢:非法集資沒有證據如何去報案,非法集資沒有證據怎麼辦?
  • 中紀委網站:中國石化推進涉案財物清理 追回140餘萬國有資金
    10餘年來,紀檢監察組沒有簡單地「一放了之」,一直在研究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設法提取款項,落實前期辦案成果。2019年,中管企業被賦予監察權後,中管企業使用監察權能否順利查詢?紀檢監察組組織專項工作小組加強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中管金融企業紀檢監察組聯繫,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依法使用監察權查詢,摸清了上述存摺(單)餘額狀況,發現一張存單資金未被取出,另一張存摺資金已被提取銷戶。
  • 中紀委通報公安系統9人被查,今年落馬的警界副部級老虎已達3個
    會後至今,中紀委已通報公安系統9人被查  小編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客戶端發現,7月9日至8月18日,光是被中紀委通報的公安系統官員就有9人,分別是:    根據最新的部署,試點地區將「對舉報線索逐一梳理篩查,把那些指向明確、事實清晰的線索篩選甄別出來,及時移交紀委監委調查處理。」同時,讓拒不交待問題的違紀違法幹警受到從嚴處理,讓那些主動坦白、真誠悔過的幹警得到寬待。  官方消息披露,在學習教育期間,試點地區已經有五六十名幹警主動向組織說明自身問題。
  • 釋永信遭實名舉報是「大老虎」 少林寺報案稱誹謗
    中新網7月27日電 嵩山少林寺官方網站今日公布一份報案材料,稱有人在網上發布實名舉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老虎」的帖子系惡意侮辱和誹謗。
  • 中紀委:紀檢幹部是「孤獨人群」,不能和商人老闆勾肩搭背
    中紀委:紀檢幹部是「孤獨人群」,不能和商人老闆勾肩搭背 中紀委網站 2015-11-02 08:16 來源:澎湃新聞
  • 賽麟汽車王曉麟回應貪汙指控:誣告,沒有一件是事實 舉報人:歡迎與...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張北「王曉麟被誣告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居然說我們的車沒有技術也沒有價值,我們所獲得的成就足以反駁他們的說法,即便是非專業人士都能看得明白。」6月10日,賽麟品牌創始人史蒂夫·賽麟與媒體連線直播,公開回應賽麟汽車前員工喬宇東實名舉報之事。與史蒂夫·賽麟一起進行連線直播的還有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
  • 如何打擊蠅貪?中紀委網站:點名道姓通報,有情節有看頭
    中紀委網站9月20日消息,在中央紀委網站,此類通報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今年以來,按照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部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大通報曝光力度。這些通報,都在釋放一個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信號——全面從嚴治黨,正在向基層延伸。
  • 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被舉報吃虎肉,回應:沒有的事
    近日,有網友舉報某地野生動物被食用販賣拉人情?救助中心被舉報迅速否認,公安已介入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員和商人勾結,違法販賣一二級野生動物,製作和銷售各種動物標本高價販賣。舉報信中提到,該救助中心甚至會在救護的野生動物還沒有死亡的情況下,就將其送到「標本廠」進行殺害和製作。留下來的野生動物的肉體,也都被利用起來,或食用、或販賣、或拉取人情。12月16日,該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否認了上述舉報,當地林業局表示已經收到了舉報信息,目前公安機關正在調查中。
  • 遊戲廣告如何避免被「職業打假人」碰瓷?
    後因證據不足,法院沒有支持玩家的訴求。 但這沒有阻止遊戲廣告打假產業鏈的擴張,打假團隊開始轉變策略,以遊戲運營者、遊戲廣告發布平臺、廣告代言人共同侵權為由,提起了網絡侵權責任糾紛訴訟,要求「退一賠三」。
  • 俗語「竹子開花,趕緊搬家」,此話並非是迷信,是有事實依據的!
    我們認真的去深挖這句俗語的意思,會發現老祖宗說的這句話,是完全有事實依據的。我們先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在竹子開花後,竹葉不僅會變得枯黃,還會大面積脫落,竹竿也會隨之變得枯黃髮黑最後腐爛。因為老祖宗缺乏科學知識,所以對這些反常的事情感到敏感與困惑,這句俗語也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但絕非是迷信的說法。
  • 一周反腐看點:新年開始沒幾天,中紀委又有大動作--上觀
    新的一年剛開始沒幾天,中紀委反腐工作就有大動作。1月4日11時,中紀委一分鐘內同時通報4隻「老虎」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消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發現,中紀委上一次的類似通報還在6年前。2015年10月16日13時,中紀委一分鐘內通報南寧市委原書記餘遠輝,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潘逸陽,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原局長楊棟梁,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被「雙開」的消息。去年主動投案的首「虎」為「假自首」這次被同時處分的四「虎」,都於去年被查。
  • 蘇州除蟲公司將帶您了解如何祛除紅蟻
    蘇州除蟲公司將帶您了解如何去除紅蟻由於南方的空氣、溼度等地理條件,昆蟲在南方繁衍生息,近年來,南北方貨物運輸頻繁,隨著南方工作人員的大量湧入,也帶來了紅蟻等有害生物,主要通過貨櫃、包裝等運輸。紅螞蟻比普通黑蟻小一點,呈黃紅色,這些洞穴通常是住家的隱蔽之處,就像牆上的裂縫,一般沒有經驗的居民很難判斷出來。那麼究竟紅蟻通過什麼途徑進入了居民的家呢?例如,在居民搬遷之前,他們的房屋裡沒有發現紅蟻。再比如,在購物和搬家的過程中,交通工具會帶來什麼。另外,建築材料也有紅蟻,可以隨家裝飾,裝修後帶回家中。或者在新建小區時,也許可以改變紅蟻的巢穴,「遷移」到居民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