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最近興吃方便麵加榨菜配二鍋頭,這是人民群眾消費降級的表現。
財新數聯9月15日發布的8月伊利消費升級數據報告顯示,沒有哦,消費升級持續穩定,沒有出現大幅下滑,而且,寵物消費升級了。
就在這份報告發布的前幾天,另一份由狗民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提到,今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
這個數據看起來非常「貴」,那麼養一隻寵物到底要花多少錢?經狗民網《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測算,2018年貓狗消費者人均單只年消費金額5016元。另外,報告結果還顯示,養寵消費人群趨年輕化和女性化,75%養貓和養狗的群體以80後、90後為主。
所以,我們找了一些在一線城市漂泊打拼,並且自己養寵物的年輕人,聊聊他們每個月在寵物上花多少錢,還有他們與它們的故事。
貳萬是被富養大的。畢竟佐伊買下貳萬的時候就花了兩萬,這也是貳萬為什麼叫貳萬。
不過,她說,貳萬讓她現在一點也不想生小孩。
「我男朋友特別喜歡狗,勸說了兩年。但其實我從小很怕帶毛的活物,前半輩子沒碰過狗,見到狗就哆嗦。」
養一隻沒什麼毛又長得醜萌的法鬥,是佐伊對男友唯一的妥協,今年6月24日,金牛座的貳萬被抱回家。
自從貳萬進了家門,佐伊開始三天兩頭在朋友圈裡曬貳萬,冰箱裡得空出一整格放狗糧,還有幾排專門買給貳萬的卡士酸奶,佐伊說自己還是喝貳萬吃剩下的半杯。「一開始我都不敢摸它,怕得要死,現在我覺得我是它的媽媽了!每天都要抱抱它!」
克服了怕狗的恐懼,現在能全方位接觸貳萬的佐伊,在男友出差的周末,一個人料理貳萬的三餐,給它撿屎擦尿,帶狗到便利店買東西,走在路上經常能遇到路人誇貳萬可愛,這時候的她覺得「有這個『小孩』還挺驕傲的」。
已經能從養貳萬獲得樂趣的佐伊,覺得養它是一件值得的事,儘管如此,佐伊認為,如果重新選擇,她應該還是不想養狗,因為養起來確實勞錢勞力。「我以前從來不知道養只狗這麼多事,看別人都是不管不顧的,我男朋友很用心。」
佐伊表示,既然養了貳萬,也很喜歡它了,就會陪它到老了。
去年春假,嘉兒找了輛黑車,和朋友兩人一貓一狗,顛簸了五六個小時的長途。這一趟,黑車上載了不止人,還有三隻狗、兩隻貓和一隻託運的兔子。這是牛奶第一次回家過年。
「我覺得,會費這個心思帶寵物回家的,一般都是比較理性的主人。比較懶的主人都寄養在寵物店了,還有些沒良心的直接給點吃的,自己跑回家不管了。」
前年春節,因工作沒回家過年的嘉兒,某天通宵加班後,凌晨五六點天還未亮時,馬路邊聽到了貓叫聲,在一個柱子裡發現了當時只有一個月大的牛奶。
「當時特別小,就手心那麼大,也怕人,但是凍得瑟瑟發抖的。」儘管覺得野貓生存能力還是挺強的,但一邊想到不帶走它可能就領便當了,嘉兒將牛奶包在外套裡帶回了家,用羊奶「奶」大了牛奶,養到了現在。
坐這趟車之前,為了避免幹擾到其它乘客,出門前嘉兒和朋友都給貓狗洗了澡,牛奶放在寵物書包裡,狗抱在手裡,並詢問了身旁的人是否介意。很乖並沒有叫喚的兩隻小朋友,一會睡覺一會好奇地看著周圍,順利坐完全程。
認為寄養很貴所以選擇大費周折將牛奶帶回家的嘉兒,在養貓的開銷上,她覺得自己相比其它養貓的人,算很便宜了,一百二一包的貓糧牛奶可以吃上一個半或兩個月,一百六一箱的貓砂則可以用上八九個月。
柯立從一開始養鸚鵡就在微博記錄它們的日常,不久後還建了一個「玄鳳鸚鵡」的微博超級話題,認識了不少養鳥的同道中人。短短一年左右,微博上不少養鸚鵡的新手一遇到難題都會向她求助。
「工作壓力太大,迫不得已,希望養只寵物緩解一下。」柯立在去年年初,開始養鸚鵡。幾年前,她在花鳥市場看到腮紅雞也就是玄鳳鸚鵡,就喜歡上這種小動物,想養寵物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它。
當時她是通過同城鸚鵡群的幫助接到了現在正在養的鸚鵡,她覺得很有緣分。一開始只想養其中一隻,但是朋友說它有一隻青梅竹馬,不好拆散,柯立就把兩隻鸚鵡都接到家中。
因為工作關係,柯立白天幾乎不在家中,晚上有時候也有工作,想到養狗可能沒時間帶它出去遛彎,她想,鸚鵡應該會是很好的伴侶。
起初養寵物是想治癒自己,但是後來她發現寵物也離不開她。平時要密切關注「奶黃」和「麻子」的健康,及時清理和餵食。「所以我一直跟想養鸚鵡的小夥伴說要想清楚了,覺得麻煩就不要養了,要對生命負責。」
不過相比貓狗,養鸚鵡的花費要低一些,鳥籠、玩具、食盒、飲水器這些算是大頭支出。之後主要花費是在糧食、保健品、藥品,柯立說,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支出。
在公司裡照料狗是郭宇一項工作任務。
前年,郭宇的公司新設了一個寵物組,一隻兩個月大的薩摩耶Foamy則成為了他們的「模特代言」兼「產品試用」。
將Foamy領回公司的郭宇,便也擔當起「狗經紀人」的工作,也因此養出了感情。
去年底,由於公司經營不善,寵物組解散,在Foamy陷入了即將被送養的境地,郭宇決定自己來養它。
沒有了公司的報銷,郭宇得自己出錢養狗。之前,養狗是工作,他詳細整理了一系列在Foamy身上的開銷,類目包括食品、清潔、醫療、保健、出行、居住、零食、玩具、食具。
17個月總共消費了16067.85元,食品佔比最高,約65%,6535.55元,其次是清潔和醫療,分佔33%和26%。
「路人總會問,養這狗要不少錢吧。」每次出門遛狗,Foamy總會吸引到不少路人,郭宇也總會遇到不少這樣的詢問,「其實還好,只要不生病就不算花太多,平均下來每個月大概五六百塊,花得最多的一次是皮膚病,大概花了一千塊。」
郭宇覺得,養狗最大的問題不是錢,而是不能離家超過一天,出遠門一定要找寄養,每天還得花半個小時遛狗。
比起養狗帶來很多的麻煩事,郭宇說,平時乖乖的Foamy很治癒,尤其是Foamy的天真無邪,無論對誰都一樣好。
郭宇表示,養狗讓交友圈也變廣了,出門遛狗會遇到其它遛狗的人,加了不少狗友群。
非凡的貓是在微博上領養的,還「領一送一」,他原本只想領養一隻貓咪,但對方說兩隻貓咪是同胞兄弟,不好分開,所以一下抱倆。
這兩隻貓讓他想起不久前養的兩隻小奶貓,因為當時太冷,奶貓又小就離開了母貓,所以兩隻小奶貓不久後就生病離去。年初辭職後領養兩隻貓咪時,他很猶豫,怕照顧不好貓咪,但是想著領養也是幫助貓咪,他說,這也算是緣分。
非凡沒給貓咪起名字,平時就喊「貓仔」,只有去寵物醫院才會給它們名字,橘貓叫奶黃包,灰貓叫小籠包。
兩隻貓仔最擅長在家裡搗亂,抓沙發、到處扒紙箱是它們的日常,每天早上還去吵醒他。「誰知道呢,後悔,巨坑。」不過非凡還是說既然養了就要負責任。
非凡說自己窮養貓,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只有一開始給貓咪打疫苗和絕育會多花一些。「只要貓貓不生病就還好。」之前貓咪生病,他會去寵物醫院買藥,現在自己都可以給自家貓咪看病,對症下藥,所以之後貓咪生病,都是他自己配藥。平日裡多了一些貓砂,貓糧,一個月下來也就百元左右。
詠兒給垂耳兔小殿下購置了一套全新的「家具」,這是她養的第二隻兔子,在第一隻兔子「逗B」的生祭領養的。
養小殿下的時候,她總會想起逗B。「但是它們性格完全不同,逗B安靜,小殿下很活潑。」詠兒給小殿下買了全新的寵物設備,不會讓它用逗B的,「我不想讓它只是替代逗B。」
詠兒很喜歡之前的兔子逗B,給它辦過婚禮也辦了葬禮,當時逗B離去,詠兒很難過,她哭了好幾天,說感覺就像失戀一場。
「以前以為養兔子蘿蔔青菜就可以。」但是自己養了之後就覺得兔子比貓貓、狗狗還要照顧得更加細緻,「因為兔兔的生命比貓狗脆弱,所以飲食方面要更加注重。」
詠兒會給小殿下買一些進口兔糧,給它供應的草是無限的,偶爾要給它餵養一些零食,也會讓它吃適量的蔬果。花費多少她沒有統計過,預計一個月要200多。
詠兒最喜歡小殿下看著她的時候,感覺很萌,她說兔子會讓人的心融化。
最近,她還想著要給小殿下和逗B畫一張畫像,讓它們同框。詠兒說想到逗B還是有些憂傷,「人走茶涼,寵物走了,除了主人誰還會去懷念。」
最初來深圳打工的蘇打,並沒有打算自己養貓,因為一個美好卻留有缺憾的邂逅,讓她開始養了貓。
2016年的某一天,準備出門看電影的蘇打,在家樓下遇見了一隻流浪的小奶貓,「那時它很乖地站在大門口前,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回來還看到它,我就帶它回家。」
回來時又遇見它了,但是它膽小又怕人,蘇打沒辦法靠近它,便買了食物放在地上,奶貓等她走遠了才敢上前吃。就這樣,餵了四天,每一天奶貓都靠近蘇打一點點,蘇打想,第五天就帶它回家吧。
但是,第五天,它沒有出現。
雖然機會渺茫,蘇打想著會不會有人帶它回家了,然後會幫它找領養,於是在網上狂刷領養信息,卻沒有看到這隻小黑貓。此時,蘇打看見了一則領養信息,是一隻田園貓媽媽生的三胎小貓,或許出於想要彌補與小奶貓錯過的遺憾,蘇打領養了其中的老二。
後來,蘇打的好朋友懷孕了,她養的美短也來到蘇打家裡。蘇打說,養兩隻貓還好,一個月基本費用差不多兩百,就是鏟的屎比較多。
與這兩隻貓相遇也是美好又幸運的事,蘇打說,曾有過非常不開心在床上默默哭的時候,一般很少上她床的哥哥,那一次跳上了她的床,慢慢走向她,並在她身旁睡下,讓她瞬間覺得好暖。而粘人的弟弟,從小都要等蘇打睡它才睡,蘇打每天洗澡,都會在門口等她。
每次跟家裡視頻聊天,曼曼的爸爸總會問一句,「包包最近怎麼樣了呀。」曼曼養的一隻英國短毛貓成了她和父母的聊天日常。
有時曼曼想讓好朋友去深圳找她也會借著包包的名義,「來深圳找我玩,看包包呀。」
曼曼今年畢業後,就把她大四時開始養的貓咪——包包帶回了家,爸媽都很喜歡包包。之後她去深圳工作,包包還是在老家山西那邊,曼曼說她實在太想念包包了,掏出工資讓爸爸把貓咪寄過來深圳。
「當時在機場看到它就很開心啊,但是想到它搭了兩天飛機就很心疼。」一開始養包包的花費多,之後它長大了就不怎麼花錢,曼曼預估一個月大概三百多。
包包是曼曼的朋友在她大四時送給她的。當時還是一隻小奶貓,很討人喜歡,曼曼的室友都很喜歡它,有時候她的朋友還會特意去她宿舍看包包。
曼曼有時候總會覺得包包很笨,她說包包可能聽力和視力都不大好,有時候拿食物吸引包包它都沒有反應。「而且它跟別人玩嗨了,會興奮到咬人。」曼曼很苦惱包包愛玩又不知輕重。除了這一點,包包有時候還喜歡跑到床和牆之間的縫隙,自己又出不來,這又讓她確認「包包很笨」。
曼曼把包包帶到深圳租的公寓,她每天下班就會想回去看包包,「一下班就想到家裡有貓等我回去就很開心。」包包平時都很高冷,但是一到她上下班時就特別粘人,圍著她轉圈,想要曼曼摸它。
「去年五月份開始養娜娜米。前公司有個寵物組,養了一隻狗和一隻貓,特別可愛,天天都要進去看一眼,後來遇見娜娜米流浪到公司門口,就鬼使神差地領養了。」
娜娜米是奈奈養的一隻黃色博美犬,這也是她第一次養寵物。
「當時也猶豫了,因為沒錢,怕養不起。我有點小潔癖,也怕生活上不習慣。」奈奈坦言,最開始確實也後悔了,覺得花錢又費精力,每天都要打掃,成了一名「鏟屎官」。
不過,慢慢地就習慣了,她說,現在也離不開娜娜米了,因為她一個人在深圳。
養狗應該是一件費錢費力的事情,奈奈身邊人也這麼覺得,「同事群裡天天哭窮,會說你還養狗呢,我把自己養好就不錯了。」
奈奈表示,最初置備養狗的所有東西時花錢,之後主要的開支便是狗糧、零食和玩具。只要狗狗不生病,不需要去寵物醫院看病,她大概每個月在狗狗身上花一百塊左右。
對奈奈來說,擁有娜娜米是一件幸運的事。除了最初的不習慣,現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它的那一瞬間,奈奈覺得工作上的不開心立刻煙消雲散。最讓她感覺被娜娜米治癒的時刻,便是一邊摸著它一邊看著它吃飯,娜娜米會過來親她一下,「感覺好蘇」。
比起狗狗離不開她,奈奈覺得自己離不開娜娜米,「和朋友聊天一般都會提到她,朋友圈有一半都是她的信息。」
財新數聯報告指出,養寵物的經濟內核,是人寵互伴的精神消費,一隻三萬塊的寵物貓和一隻流浪貓之間的消費差距在情感的天平上被拉平了。
流行雲養雲擼雲吸貓貓狗狗或其他動物的當下,養寵物實際上已經不能歸為單純的物質消費,尤其對孤身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即便「養不活」自己,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寵物。對他們來說,它們已經上升到「朋友」或者「家人」的性質。
「在貓貓狗狗的溫柔時光中,年輕人逐漸化解掉對生活的不滿與孤獨,找到自我的存在感,找到一種切實的治癒方式。」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琬茜 陳楚紅
製圖:陳楚紅
來留言說說你和寵物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