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怎麼防範?一圖帶你看懂防控措施

2021-01-21 網易

2020-02-08 20:25:25 來源: 一圖看懂

舉報

  

  隨著我們對病毒認識的加深,一些我們曾經忽視的傳播方式也浮出水面,今天又多了一種方式「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其實是指病毒附著到飛沫上以後,有一部分因為重力的緣故跟飛沫一起沉降,附著到了地面和物體表面;又另一部分則因為飛沫的水分蒸發,只剩下病毒和飛沫核飄散在空中。儘管如此,他們的傳播距離和停留時長依然有限,並且在病毒失去活性以後就會失去感染力。目前在醫院等高病毒容量的場合需要格外注意。

  有研究表明,增加空氣溼度,會讓水分子帶著病毒一起沉降,有助於緩解氣溶膠傳播。另外,換氣通風也是一種辦法。

  至於接觸傳播就是老生常談了,洗手,消毒,洗手,消毒,別亂摸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不僅飛沫和接觸傳播……
    2020年2月8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毒與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義、閔行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杭文權,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上海市最近發生的一部分病例為家庭聚集性的案例。
  • 新冠肺炎新增氣溶膠傳播,普通人應注意什麼?最新科普來了
    發布會上,曾群強調進一步加強家庭內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
  • 新冠肺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在空中,形成氣溶膠...
    今天下午2時,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強調進一步加強家庭內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 氣溶膠傳播?關於新冠,你該知道這些
    關於「新冠病毒」,你到底知道多少,或者誤解了多少呢?以下幾件事,希望你一定要看一看。關於氣溶膠傳播新冠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飛沫傳播距離很短,一般在 1-2 米內,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普通外科醫用口罩可阻擋90%的飛沫傳播,已經可以有很好的防護作用,並非一定要帶N95口罩。
  • 研究發現飛沫最遠可傳6米,是美疾控推薦社交距離的3倍多
    新冠病毒的載體可以傳播多遠?有多少飛沫會變成氣溶膠顆粒?在新冠預防措施方面,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為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提供急需的指引。為此,有研究團隊專門研究了環境的溫度、溼度及空氣流通速度,會對飛沫傳播產生怎樣的影響。9月10日,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期刊《Nano Letter》刊登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在溼冷條件下,飛沫最遠可傳播6米。
  • 柳葉刀-呼吸病學 | 通風不良的空間中的小飛沫氣溶膠與SARS-CoV-2...
    全球的醫療衛生機構都在尋找有效措施,防止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SARS-CoV-2)的社區傳播。雖然關於社區傳播影響因素的數據不多,但普遍認為SARS-CoV-2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感染者的呼吸飛沫。[1]已經證實,講話和咳嗽時產生的微小飛沫(直徑從亞微米級到接近10微米)含有病毒顆粒,[2]而且病毒可以在氣溶膠裡存活3小時並保持感染性。
  • 「鼠疫防控」什麼是鼠疫?是怎麼傳播給人的?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在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被列為甲類傳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是國際性檢疫傳染病之一。人與患有或死於鼠疫的野生動物接觸才有可能得病,通過跳蚤叮咬也可得病,肺鼠疫病人也可稱為傳染源。鼠疫是怎麼傳播給人的?
  • 淡水魚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別信!
    淡水魚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目前研究證明,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能感染魚類。對於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而言,魚和水如其他的物體表面一樣,只是可能『暫時存在』的地方。」專家表示。
  • 北京這些小區有確診或疑似患者,大家做好防範!
    2月6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十六次會議,對疫情高發區計劃返京人員,提前聯繫告知暫不返京,對已返京人員嚴格落實居家觀察等措施;做好確診病例信息公開。這一期內容,筆者為大家整理一下,出現已經確診和疑似感染病例的小區,大家注意做好防範。
  • 新型冠狀肺炎症狀及其傳播途徑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主要症狀為:發熱(≥37.3℃)、乏力、乾咳嗽;嚴重症狀為:呼吸窘迫、濃度血症、凝血功能障礙;感染傳播途徑:1、直接傳播;(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2、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3、氣溶膠傳播。
  • Science:雪貂和貓對新冠肺炎高度易感,通過飛沫傳播!狗易感性低!
    雪貂各器官樣本檢測結果 SARS-CoV-2可在貓間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貓、狗與人類密切接觸,因此了解其對 SARS-CoV-2 的易感性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 19)的控制有重要意義。
  • 韓立明:嚴密防範精準施策確保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韓立明:嚴密防範精準施策確保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市長、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指揮長韓立明強調,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和全省會議最新部署以及全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各項要求,嚴明責任、細化措施,因時因勢、精準施策,堅決守好外防輸入關口、切實防止疫情反彈,有力有效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市領導楊學鵬、胡萬進、常和平、沈劍榮出席。
  • 研究表明:甲流病毒主要靠飛沫傳播
    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教授今天(9月8日)宣布,中國疾控中心與四川疾控中心對四川省某旅行團甲型H1N1流感暴發調查得出結果,本次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談話
  • 馮子健:不可輕視無症狀感染者傳播效率,防控措施應完全一樣...
    馮子健:不可輕視無症狀感染者傳播效率,防控措施應完全一樣 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2021-01-1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
  • 九江萌寵主人注意防範!「犬瘟熱」市區傳播,獸醫稱不會傳染人
    獸醫稱,這是一種在狗和貓之間傳播的疾病,死亡率相當高,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傳染人。九江萌寵主人需注意防範,避免自家貓狗被傳染。8月8日中午,筆者在殷女士家中見到了患病的「多多」,它是一條黑色土狗,剛剛一歲。「多多」非常乖,但是精神狀態不怎麼好,見到筆者和主人進來,它搖了搖尾巴又在牆角趴著了。
  • 甘肅省疾控中心發布一月防病提示——天寒地凍 重點防範呼吸道傳染病
    省疾控中心發布一月防病提示——天寒地凍 重點防範呼吸道傳染病出行做好檢測 資料照片甘肅省疾控中心日前發布一月防病提示說,目前正值冬季,小寒、大寒節氣來臨,天氣寒冷,市民應重點防控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和病毒感染性腹瀉。此外,嚴寒地區還應注意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 加強疫情防控 太圖調整開放服務措施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新變化和省、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有關通知,按照上級有關部門和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的要求,結合太原市圖書館實際情況,1月13日,該館在其公眾號上發布關於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公告顯示,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太原市圖書館在市政府批覆的《太原市圖書館疫情防控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做出調整,即日起採取下調預約人數、調整入館流程等防控措施。
  • 為防飛沫傳播,日本遊樂園呼籲遊客坐過山車「在心裡尖叫」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飛沫傳播,該遊樂園要求遊客在坐過山車時避免尖叫,而是「在心裡尖叫」。報導稱,除了要求強制戴口罩以外,禁止尖叫的規定是為了防止可能攜帶病毒的飛沫以每小時80英裡的速度從嘴裡飛出。而為了鼓勵人們不尖叫,遊樂園讓乘客們在拍攝照片時擺出最「嚴肅的表情」,並在網上分享,「表現最好」的人還能獲得免費的一天通行證。
  • 擔心寵物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首先你要了解「人獸共患病」
    人獸共患病如何防範?什麼是「人獸共患病 」? 「人獸共患病」是1979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命名,從人畜共患病(zoonosis)這一傳統提法而來。於是,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人畜共患病」這一概念擴大為「人獸共患病」,即:人類和脊椎動物之間自然感染與傳播的疾病。「人畜共患病」的概念醫學界已不再使用。
  • 羊駝抗體可滅新冠具體怎麼回事?病毒可能長期存在
    阻斷人傳人,就要讓它不具備人傳人的條件,也就是說把傳染源隔離起來,把傳播途徑切斷。這也是我們過去採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封閉小區、收治和隔離患者等的原因,用這些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無症狀感染者怎麼發現?怎麼治療?  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判斷主要是靠核酸檢測,以後還會有抗原檢測、抗體檢測,這些檢測方法是甄別無症狀感染者有效的手段。